连日来,随着气温回暖,茶青白化度越发明显,正安县流渡镇7000余亩白茶纷纷进入采摘期,茶农正忙着让春茶“第一篓”抢“鲜”入市。
走进流渡镇新桥村车上组白茶基地,春风吹来,满坡茶树芽尖上的露珠慢慢褪去,一批批茶农背着竹篓拉开采茶序幕。她们蹲下身子,双手在茶树上不断飞舞,一提一捏间,“一芽一叶”便落入竹篓。
“我在家带娃儿读书和照看老人,这几天茶叶可以摘了,在村里动员下,想着自己也有采茶经验,正好可以来打零工贴补家用。”新桥村村民向敏说,采摘茶青一天能获得100元以上劳务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我和三个邻居都来采茶了。
与茶农一起奔跑的,还有党员干部。为提高茶农种茶收入,流渡镇认真落实“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工作要求,立足全镇茶产业优势,依托“强村富民公司”——正安县众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茶农”模式,组织产业导师、村级后备力量到田间地头当“跑跑”,开展技术服务和茶叶收购,确保群众田地头采茶、田地头卖茶,降低茶青产、销两端滞留风险,进一步让利于民,并持续开展党政领导上门服务企业,引导企业合法化市场化经营,确保稳价格、稳收购。
“我们采摘的是一芽一叶,一定要轻提、轻捏,千万不要按压茶树,以免损坏枝丫,影响茶青产量。茶青采好以后要注意避光保存,我们将每天上门收购。”在采茶现场,公司负责人吴军向茶农讲解采摘知识。
“我种了8亩白茶,平均日采茶青80斤,平均价格100元每斤,公司来土地头收购,不仅价格和企业一样,还节约运输成本和时间,相当于每斤茶青能给我增加收入1元钱左右,挺好的!”新桥村种茶大户钟全龙说。
接下来,流渡镇将持续用好“强村富民公司”,在茶产业上拓宽销售渠道、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上门服务,大力加强茶管护、茶青采摘技术指导,并积极探索定点收购、茶叶粗加工等模式,提高白茶附加值,竭力让群众种茶提质增收,把“茶”文章变为群众致富的“指尖交响曲”。
通讯员蒲渐坤
来源:贵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