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山岗染绿,茶芽噙露而生。3月17日清晨,安徽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的乌牛早茶正式开园采摘!茶农们争分夺秒,抢摘今春第一抹嫩芽,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茶抢鲜战”。
晨光微熹,茶园里的忙碌身影
清晨的凌笪镇下吴村高山茶园,采茶工们早已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茶垄间,他们腰系竹篓,指尖翻飞,抢摘今春的第一抹嫩芽,乌牛早茶作为特早生茶树品种,比普通绿茶早上市15-20天,芽头娇贵,最佳采摘期只有8到9天,素有“江南第一春”的美誉。
采茶工吕大姐手指在茶尖轻巧一捻,一芽一叶的“雀舌”便落入篓中,她笑着说:“今天还有点冷,茶叶还有点小,我们一天最多能采两三斤,不过,现在的茶叶肯定很香,因为是刚刚上市的早茶!”
乌牛早茶的“早”秘诀
俗话说“雪落高山,霜打平原”,农场负责人黄永新介绍,为了防止早茶遭遇倒春寒,乌牛早茶特意选种在坡度45度以上的茶山上,陡坡地形能让冷空气顺坡而下,避免寒霜冻伤茶芽,采摘的鲜叶经过摊晾、杀青、理条等多道工序,最终化作清香的“明前茶”。
去年,农场的干茶产量突破6吨,产品远销苏浙沪高端市场,黄永新自豪地说:“这个茶叶叫乌牛早,为什么早一点呢?是因为种植的时候经过专家的引导,从安徽大别山引进的,赶早市,种植要求坡度要达到45°以上,不然容易倒春寒,这个茶叶效益很好,不愁卖!”
小茶叶撑起大产业,乡村振兴在路上
近年来,凌笪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完善茶产业链,打造本土特色品牌,如“兔子岭”“伍员雪珍”“上马石”等,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让“小茶叶”撑起“大产业”。
郎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汪浩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更加深入地把我们的茶产业引向标准化发展的道路,增加农户的收益,为乡村振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来源:郎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