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
巴西、中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等全球12个国家24处新认定的遗产地代表出席仪式,其中包括中国4处农业文化遗产。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颁发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新增遗产地当地社区代表出席授牌仪式并获得证书

▲新增遗产地-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安溪县委常委、县茶管委常务副主任肖印章
到场接受
由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颁发的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并在会上就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做了阐述。

除颁授证书以及
举行新认定遗产地特色技术交流会以外,活动还安排了遗产地美食品鉴环节,并举办沉浸式体验展,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真切领略世界各遗产地的别样风情。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参观安溪茶艺表演展示等活动
据悉,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认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来保护相关景观、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和文化。截至目前,粮农组织已认定了24个国家的74个系统及遗产地。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有1000多年种茶历史,300年前铁观音在这里发现命名,在长期的种茶和制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园生态系统管理、茶叶采制工艺和茶的相关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复合农业系统。

这里是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茶树短穗扦插无性繁殖的诞生地、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起源地,也是乌龙茶文化传向世界的源头。

食物与生计安全
安溪铁观音茶种植系统通过实施“茶树—乔木—草本作物”的复合栽培,不仅生产了茶叶和与茶相关的加工品,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林和果畜产品。
围绕铁观音茶叶种植不断扩大的产业链,采摘、加工和销售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便利,提供了工作机会,遗产地农民人均收入的72.6%来源于茶产业。

农业生物多样性
遗产地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茶树品种100多个,其中6个被国家认定为优良茶树品种。这里有258种野生陆地动物和940种维管植物。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茶山在水源涵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气候调节、养分循环和水土保持。

当地传统知识与技术
遗产地茶农运用当地的传统茶树品种,采用了“茶乔间植、套种绿肥、梯壁留草”的自然农耕方法;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彻底解决了茶树繁育容易产生变种的世界难题。
创造了“半发酵”乌龙茶制茶技艺,需要历经3大阶段、10道工序、36个小时精心焙制,其中技术最为精湛的工序——摇青,赋予了安溪铁观音茶独特的“兰花香”和“观音韵”。

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
在遗产地,茶文化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里既有激动人心的技艺切磋——斗茶和茶王赛,也有茶艺、茶歌、茶舞、茶诗词;茶俗还贯穿到当地的婚嫁、敬老、祭祖等多个领域。早在宋元时期(10-14世纪),安溪茶从泉州港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英语“tea”的发音来自于泉州方言“茶”的发音。
茶叶合作社和茶叶协会在遗产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女茶师传习所聚集了所有爱喝茶的女性来研究这门手艺,传授茶道,以茶为依托帮助女性就业和创业。

景观特征
根据自然条件,遗产地人民创造了一个立体复合生态茶山景观,“山顶水源林,山腰茶中有寨、寨中有田,山脚为河流”,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茶园呈现四季不同的美景,在几千年的茶叶种植历史中,独具特色的制茶作坊记录了安溪茶人种茶、制茶、售茶的发展史,以及与茶文化相关的古建筑景观。

长期以来,安溪县一直高度重视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并采取了保护措施:积极开展保护发展制度建设,实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茶山生态修复和茶园绿色防控,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制茶技艺传承,支持开办民间茶文化传习所、建设大师名匠工作室。

2019年9月,第六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高级别培训班在安溪召开,2021年4月,12个驻华国际组织的外交官走进铁观音发源地交流保护经验,以及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定会保护好、传承好,为小农生计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生态智慧。
来源: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安溪融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