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种植、生产、加工茶叶历史源远流长,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近年来,江城县充分挖掘茶文化历史底蕴,发挥帕卡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经济价值,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2024年,江城县完成茶叶产量18900吨,综合产值达30.18亿元。

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

初春的江城依然带着点点寒意,在位于江城县国庆乡田房村阿卡洛垛村民小组的江城阿卡庄园内,几名茶客正围在火堆周围,翘首以盼地望着正在陶罐里煮制的帕卡茶,迫不及待想要品尝几口驱散身上寒气。

帕卡茶是江城县最具地方特色的茶品之一。“帕卡”是哈尼语的译音,意为“老叶子”。帕卡茶是普洱茶系列茶品中一种传统而古老的茶,要经过鲜叶清洗、蒸青、煮青、晾晒、二次蒸制、冲制压实、晾干、包装8道工序才能制作而成。用沸水煮制后,帕卡茶的香气更足。目前,帕卡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

阿卡庄园是江城县以帕卡茶为主要销售产品的龙头企业。据阿卡庄园负责人蔡浩丽介绍,2024年,阿卡庄园共收到近20吨的帕卡茶订单,金额近1200万元。帕卡茶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秋后新鲜的老茶叶子,大部分都是向县内茶农收购。由于对茶叶的品质要求高,所以阿卡庄园向茶农收购茶叶的价钱,根据茶叶的品质而定,要比市场高出20%至50%,收购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

收到的茶叶订单多,茶叶制作数量大,用工需求量同步增长。陈改英是阿卡庄园的员工,是土生土长的阿卡洛垛人,在阿卡庄园打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平日里,我们一起打工的人大概有30至40人。在收茶、做茶的时候人数会比现在更多。”陈改英告诉记者,她每个月的工资是4000多元,在庄园打工一年到头的收入能有近5万元。

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

在挖掘非遗项目经济价值的同时,江城县也非常注重非遗项目的传承。“在县茶特中心(江城县茶叶和特色生物发展中心)要求下,我们会不定期对员工和周边茶农进行帕卡茶制作技能培训。同时,我们也积极配合人社部门,承接多次茶叶制作技能培训。”据蔡浩丽介绍,阿卡庄园成立至今,已培训茶农1万多人次。

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

创新,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产生更多生命力、产生更多经济价值的主要条件。传统的帕卡茶,筒长在30至33厘米左右,直径在5至6厘米左右,重量约150至200克,体积相对来说较为庞大,不便于携带。2018年,在收到顾客关于将帕卡茶制成缩小版更方便携带、饮用的建议后,在江城县茶特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和配合下,蔡浩丽研发生产了体积更小、重量仅有8克的产品小帕卡,一经推出就受到粉丝们的广泛好评。2024年,阿卡庄园共销售小帕卡6000盒左右,价值19万元。

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茶 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产业发展

“帕卡茶,是江城县宝贵的财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帕卡茶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让帕卡茶为江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江城县茶特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 者丨廖智若愚 青文盛 刘思瑞 部分图片来源于“江城发布”

来源:普洱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