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三杯香”飘出浓浓“共富味”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泰顺“三杯香”飘出浓浓“共富味”

说起泰顺县的农产品,最为人熟知的要数“三杯香”茶叶。

芳菲四月,万绿吐芽。每年清明节前后,是“三杯香”采摘、加工、上市的重要时期。作为“三杯香”主产地的泰顺县,今年当地茶企并不担心“三杯香”的加工和销售。“我们公司新建了四条由电脑控制的茶叶加工流水线,满负荷生产的话,今年可生产50吨左右干茶,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都在等着我们的新茶上市。”泰顺县廊桥村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廊桥村茶业)负责人徐永高说。

实际上,泰顺县有一定规模的茶企,近几年都“装备”了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茶叶品质较以往手工加工有较大幅度提升,在全国赢得大批客户、揽获大量订单。

力推茶产业现代化,技改补贴高达五成

作为我市知名绿茶品牌的“三杯香”,在加工环节过去一直由人工完成,尤其是中高端“三杯香”基本上由制茶师手工制作。“产茶季,炒茶师傅一天只能炒出几斤干茶,整体产量很低。”徐永高说。

手工制茶不仅产能跟不上,而且当前制茶师群体整体老龄化,即使制茶师工资水涨船高,日工资超过500元,但还是很紧缺。徐永高介绍,由于制茶师每个人的技艺不同、精神状态不同,导致制作出来的干茶品质参差不齐,“以往我们都要细分等级销售”。

浙江御茗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御茗茶业)总经理叶斌表示,对于低端茶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机械化的加工设备,并不担心加工产能,但是目前中高端茶叶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原来手工制茶的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有几百年历史的泰顺“三杯香”在过去走向全国的步伐缓慢,跟其产能无法跟上也有一定关系。

泰顺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蔡顶晓表示,为推进茶产业发展,泰顺县做了一系列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落实好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和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之中欧互认地理标志泰顺三杯香品牌提升建设项目,从2020年开始腾出专项资金培育、扶持龙头茶企,前后共投入扶持资金逾亿元。

“我们公司新建厂房和新引进的制茶流水线,总投入要800万元,其中制茶流水线投入400多万元,按规定最终获得175万元技改补助。”徐永高透露,这么高的补助,让茶企也更有信心进行加工设备的升级。

作为泰顺县龙头茶企之一的御茗茶业,在2018年夏天新建厂房时,就准备将生产设备一步升级到位,该公司最终获得泰顺县相关补助1500万元。“有两条全自动茶叶加工流水线去年刚建成,今年产茶高峰期,我们公司不担心产能,预计全年产能达到两三百吨干茶。”叶斌透露。

蔡顶晓坦言,御茗茶业在这次“升级”中投入数千万元,符合政府补助要求的项目都能获得50%的补助。

泰顺县的茶企愿意投入大笔资金提升自身生产技术,主要还是去年该县组织10余家茶企到省内的新昌等茶叶生产基地考察,发现当地不少茶企均是用现代化设备加工茶叶,不仅产能大幅上升,而且茶叶整体品质也提升很大,于是不少泰顺茶企考察归来后马上响应升级设备。

机器换人产能提升,茶叶品质更有保证

泰顺县的茶叶以绿茶和红茶为主,其中绿茶“三杯香”是该县的拳头产品。

“三杯香”的采摘和加工,廊桥村茶业的现代化制茶设备发挥了大作用,一条生产线一天可加工一两千公斤茶青,从周边几个村收购的茶青很快就加工完了。徐永高说,一两千公斤茶青让制茶师傅一天内加工成干茶,需雇上百个制茶师才能实现,仅劳务费就要花费数万元。

叶斌也称,其公司新上马的两条电脑控制的茶叶加工流水线,一条制作“三杯香”等绿茶,另一条制作红茶,每天每条生产线可让上千公斤茶青变成干茶。

机器制茶产能大幅增加,但茶叶品质有保障吗?在不少人眼里,手工生产的东西要比机器生产的要好,尤其是茶叶,一直以来以手工加工为主,大家更是认为机器生产的不如手工制作的。对此,徐永高坦言,好的制茶师确实能加工出高品质的茶叶,但是高技艺的制茶师并不多,无法形成大批量生产,即便雇佣到大量高技艺的制茶师,但是他们在产茶高峰期的工作强度下,加工技术也无法保持一致,进而影响到茶叶成品的整体品质。比如,茶叶加工要点是火候控制,制茶师是凭借体感来控温,火候不够或过猛均会影响茶叶成品品质。

廊桥村茶业、御茗茶业等泰顺茶企的现代化茶叶加工流水线,在生产过程均是由经验老到的制茶师事先设置好温度等程序,制作出来的茶叶成品在外观、形状、色泽、香味等方面均要比手工加工的高出不少,而且加工损耗较小,整体品质统一。徐永高说,他也一度担心机器加工的茶叶的品质能否让客户满意,于是先将一些机器加工的茶叶成品送给客户试喝,结果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这让他更坚定了机器制茶的信心。“今年,山东、云南等地的客户均加大了订购数量,他们都认为流水线加工出来的茶叶更好。”

叶斌也表示,用传统手法加工绿茶,在杀青环节往往会让茶叶成品带上“烟”味,该公司引进的现代化制茶流水线,杀青环节会使用天然气加热,不仅节能环保,而且不会使茶叶成品带有“烟”味。

在廊桥村茶业的生产车间里,徐永高开机演示了绿茶制作流水线的过程,在炒制过程中,22台炒茶机统一由电脑设定温度、翻炒次数等细节,一旦其中一台炒茶机出现故障,立即发出警示,故障炒茶机的茶叶半成品也不会混入同一批次加工的茶叶中去。同时,这套茶叶加工流水线还可实现茶叶物理上的提亮、脱毛、筛选等工艺。“手工加工茶叶,炒制环节的温度难以控制到位,也无法进行脱毛处理,所以多数手工加工的茶叶外观不怎么好看。”徐永高坦言。

蔡顶晓认为,一个地方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在加工环节大量采用现代化设备是必然趋势,不但可以提升茶叶本身品质,而且也会减少劳动力成本和食品安全风险,毕竟现代化制茶设备可减少人为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现代化制茶流水线在生产车间的人员就几个,不少环节是封闭式生产,从鲜叶杀青开始至茶叶成品均是在流水线上完成,不会出现乱堆放半成品的情况。

叶斌透露,由于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茶叶标准化高,该公司计划加大线上销售力度,计划和“东方甄选”等头部直播间展开合作,让更多“三杯香”茶叶卖到全国各地。

品牌提升赋能发展,实现共富更有底气

目前,泰顺县有100多家茶企,200多个专业合作社,逾9万亩的茶园,茶产业综合产值已超12亿元。这几年,泰顺县引导头部茶企“鸟枪换炮”,只是该县茶产业加速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泰顺县围绕“三茶融合、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全力推进茶产业现代化发展,促使“三杯香”品牌价值飙升至19.14亿元。

蔡顶晓表示,该县的茶产业不仅加大了加工环节的升级力度,在茶园布局、品牌推广等环节也开足马力提升,比如实施茶旅融合,将茶园景区化,挖掘茶文化,增强“三杯香”美誉度。目前泰顺县已推出“东溪乡采茶舞曲诞生地——万排中国美丽茶园精品旅游线路”,并在2021年荣获“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路线”;同时,该县还建成茶旅观光茶园10多个。

“最近3年,我们对‘三杯香’的品牌推广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总共已投入1000万多元。”蔡顶晓透露,泰顺县对“三杯香”的推广不再只是参加各种农业博览会或茶博会,而是直接到“三杯香”主要销售城市举办推介会。另外,还另辟蹊径提升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如投入170万元在上海的动车组上以“三杯香”品牌冠名专列动车。

当然,泰顺县茶产业加速产业化也离不开科技的驱动。泰顺县科技局综合科负责人包艳颖表示,早在2018年开始,该县就跟温科院茶产业服务团队合作,研发新产品,攻克制茶新工艺;在2020年,该县又借力省科技厅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解决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至今已解决种植、加工等环节的难题12个。

从这几年泰顺县发展茶产业的路径看,也是践行“两个先行”的一种体现。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振兴、实现共富的底气更足了。

叶斌表示,茶企不装备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公司年产能根本无法达到两三百吨,也无法让该公司合作茶农获得更多的收入。该公司年茶叶销量是自身产量的一倍左右,超销部分的茶叶均采购自泰顺当地的其他茶企,这也是间接让当地茶农增收。

“由于往年泰顺县的茶叶加工能力有限,不少外地茶青收购商贩涌入泰顺抢购优质茶青,同时采取压价的方式,让泰顺当地茶农丰收也不增收。”徐永高称,该公司将厂房布局在雅阳镇下村后,附近几个村共千户茶农都不用担心茶青的售卖了,而且价格也有保证。“茶农的收入稳定了,他们管理茶园也会更用心,不会乱用农药,茶叶农残问题也不会出现。”

“三杯香”香飘万里!泰顺县正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中的这丛“枝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金叶”。

(来源:掌上温州客户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