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历史的距离,新书推介会《走出深山的普洱茶:百年前的云茶旧事》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我们和历史的距离,新书推介会《走出深山的普洱茶:百年前的云茶旧事》

在现代普洱茶市场复兴之初,杨凯先生就敏锐地意识到普洱茶将成为文化现象,身体力行地对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开始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号级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与流变》《茶庄茶人茶事》等专著,每一部著作都是研究云南茶史的必读经典。

新出版的《走出深山的普洱茶:百年前的云茶旧事》,延续了杨凯以往的写作风格,字斟句酌间说的是严谨可靠的正史,叙事间却处处流露着对宏观历史中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关怀。全书共分“昆明茶馆散记”“茶诗漫读”“茶史茶庄记”“过眼录”四个章节,以及附录“云南茶业重点城镇茶庄表”。

8月18日下午,由云南省图书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主办,云南美术出版社、昆明紫者茶业有限公司协办的《走出深山的普洱茶:百年前的云茶旧事》新书首发式在云南省图书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举行。现场邀请到的嘉宾有: 王敏正博士、云南日报编委王永刚、漫画party社长张军、云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于重榕、人文茶道主理人王迎新、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沈行岗、云南省民族茶文化协会执行会长陈玖玖、紫者茶业创始人苏岚等。茶界文化研究者、茶人、作家和来自媒体、出版社的代表与书友们欢聚一堂,在曼松茶与荷花清香的下午茶中,共度新书推介会的悠悠时光。

新书首发式上,王敏正博士发言时表示,在农业的大范畴里,普洱茶这一品类的产业潜力不容小觑,其历史悠久,工艺与口感独一无二,市场潜力巨大。而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各位茶文化研究者的贡献密切相关。

王敏正博士

云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于重榕也认为,杨凯先生一方面是出版界的前辈,另一方面也是云南茶史资深研究者,两种身份的叠加,让杨凯先生对云南茶文化不断做着贡献。“杨凯老师走访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茶山古迹,与云南茶叶历史的见证者们深入交流,通过融合档案和戏剧的手法写书,不仅充满了阅读趣味,也更深入地传递了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

云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于重榕

作者杨凯在为大家介绍自己的新书时,结合书中每一篇章的创作思路,和大家真诚地分享了一些创作历程和心意。譬如,第一章关于老昆明茶馆历史的梳理中,大胆地尝试了史料与文学作品如汪曾祺的散文等结合的叙述,可读性与趣味性得到增加,亦不失史学该有的严谨态度。

《走出深山的普洱茶:百年前的云茶旧事》作者杨凯

第二章内容是以茶诗为角度来讲述普洱茶历史的。作为北方人,杨凯发自内心地感慨,云南的文化和云南的茶文化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的云南茶诗,既有云南人自己写的,也有自外地到云南来当官的人写的。无论如何,这些诗如今大多都埋没在浩瀚的烟海中。但这些茶诗并非不吸引人,只是如今人们生活在快节奏时代,这样的时代对于用词深刻隽永的诗来说,是错位的时空,大家沉不下心来去阅读,去感受,去体悟。所以这次写书,也是为了深入浅出地把茶诗讲给大家听。杨凯也坦言,这其中还有许多事宜是没有讲清楚的,希望这本书能够抛砖引玉,让大家重拾“茶中之诗”,在诗中找到自己更多的解读。

再说到第三章,是围绕茶史茶庄记展开的。由于云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边地疆域,历史文献记载难免会有所欠缺。而这些文献古籍所欠缺遗漏的,却在英国、法国的一些博物馆里有很多关于普洱茶详尽可考的记载,杨凯说,这突然的重大发现给予了自己莫大的创作动力。再者,茶史茶庄本是逝去的历史,逐渐遥远难以触碰,可当往昔茶庄茶号的后人就出现在眼前时,才会顿然明白,或许,对历史的追寻本就不是一个唯一答案,而是一种解释,它力图在过去中为当下找到某种关联,一切思想与历史同步,瞬时变得通透而鲜活。

最后,杨凯针对新书中的附录做了补充,“大家如果看了我之前的几本书,或者说对普洱茶有一些了解但不够全面的话,这本书的附录能够帮助大家把我们对普洱茶的知识织成一个网。”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杨凯与紫者茶业创始人苏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沈行岗,茶文化领域研究者李明、王迎新等人士以及现场的书友、新书中的采访对象等进行现场互动交流。

杨凯与紫者茶业创始人苏岚对话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