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尊  以“三茶统筹”为抓手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天下茶尊 以“三茶统筹”为抓手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双江自治县坚持“以茶立县,以茶强县”,以百亿元茶产业培育为目标,以“三茶统筹”为抓手,全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brand_alt_markbrand_alt_mark

一、双江自治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双江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国土面积2157平方公里,辖4乡2镇2农场,总人口16.48万人。双江因茶而闻名,是“世界古茶树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全国最美茶乡”“全国茶产业百强县”“云南省茶产业十强县”,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评定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县境内的勐库大叶种茶是具有明显地域特性和独特品质的农产品,于上世纪六十、八十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良种,被茶界专家誉为“云南大叶种茶的正宗”“中国大叶茶的英豪”。

全县有茶园总面积32.15万亩,可采摘面积24.37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12.9万亩(取得有机认证6.92万亩,取得有机转换认证面积5.98万亩)。建成勐库大叶种茶种质资源圃1个,建成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秀美茶园”1个3787亩,建成全国“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1个、省级“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3个、市级“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8个。启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申报茶园全域绿色认证面积27.31万亩,2022年11月2日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纳入第二十七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单位名单,目前正在开展全面创建工作。

全县现有SC认证茶企102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5户,规上企业17户;有茶叶初制单位3855户。2022年,毛茶产量2.1万吨,毛茶平均价格93.69元/公斤,平均亩产93公斤8713元,实现农业产值19.71亿元;精制茶产量1.66万吨,精制茶平均价186.38元/公斤,实现加工产值31亿元;三产产值24.29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达75亿元,茶叶税收1451万元。全县共有涉茶农户3.6万户13万余人,实现茶农茶叶人均纯收入8300元。

brand_alt_mark

二、双江自治县“三茶统筹”工作推进情况

(一)成立了一个领导机构。为保障“三茶统筹”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切实把我县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双江自治县于2023年4月在全省首家成立了“三茶统筹”研究院,聘请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茶叶专家徐亚和担任院长。同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人民政府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双江自治县“三茶统筹”研究院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保障。

(二)出台了一个规划方案。县委政府创新性提出:以培育百亿元茶产业为目标,“抓两端(茶叶精制和名山头茶规范)、一聚集(引导茶企向园区聚集发展)、四个有”(群众有收入、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地方有形象)持续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的总体思路;出台了《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江自治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2023.2025年)的通知》和《双江自治县2023-2025年“三茶统筹”发展规划》,进一步厘清了茶产业发展思路。

(三)实施了一批项目工程。加强茶文化、茶科技的研究、推广和普及。举办第七届中国冰岛茶会”和“茶香双江·相约南亚”等推介活动,打造了唯一的官方抖音账号“中国双江冰岛茶荟”抖音平台,积极推进双江茶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出版了一批宣传双江自治县茶文化的书画作品,《茶宫殿--双江普洱茶记》一书已顺利发行;完成双江自治县“三茶统筹展览馆改造建设及线上参观:在景亢村挂牌云南省作家协会双江文学创作基地”;邀请来自国内的文坛名家齐聚双江,参与“冰岛的召唤茶山行活动;依托冰岛茶品牌的影响力,努力建设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三产交融”的冰岛古茶山茶旅研学度假区茶文化生活圈,构建“冰岛三小时茶生活方式”,这些都大大提升茶香双江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构建了一个涉茶标准化体系。为推进双江自治县茶产业标准化进程,双江自治县不断加大茶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宣传实施力度,同时出台了《勐库大叶种茶团体标准》,确立了勐库大叶种茶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检测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标准化要求,积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并参与涉茶标准化工作,从而推动社会团体、产业联盟、企业等针对全产业链重点环节规范制定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加强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三、双江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

(一)茶产业管理较为粗放。一方面茶园基地绿色化和管理水平不高,茶园管理重建轻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全县有茶园总面积32.15万亩,但有机茶园面积只有12.9万亩(取得有机认证6.92万亩,取得有机转换认证面积5.98万亩);另一方面,初制所规范化程度不高,全县3855户茶叶初制中大多数茶叶初加工仍处于“家庭”式、“作坊”式,加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规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品牌效应不够凸显。虽然发布了“动库大叶种茶公共品牌标志”,勐库大叶种茶地理标志农产品审批管理信息系统也已上线运行,但在品牌的使用上,企业更注重自身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忽视公共品牌的推广使用,“勐库大叶种茶公共品牌标志”和“勐库大叶种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率并不高。

(三)茶科技支撑不足。大多数茶企在茶树品种研发和保护、茶园建设、安全生产、茶叶加工、产品功能化、网络营销、大数据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缺乏本土创新型人才和技术,龙头带动不强,精深加工及新产品研发滞后。另外,茶农科技应用水平低,产业带头人、领头雁、匠心茶人尚未形成矩阵优势这也是大多数产茶区不容忽视问题。

(四)茶文化挖掘不充分。茶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开放利用不够,与双江特色文化融合不紧密,茶文化产品开发创新不足,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交流、特色餐饮、休闲康养等融合度不高,方式方法简单,茶旅融合的精品路线打造少,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质量差,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导致不能把茶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

brand_alt_mark

四、推动双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产业让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棵棵茶树也铺就了一条条乡村产业振兴路。“三茶统筹”理论研究有亮点作为工作目标以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强化文化引领、科技支撑,深化产学研、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加快构建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茶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要提升茶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茶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千百年来的对外传播过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是茶树原产地,双江是茶树起源的核心区,双江茶文化建设必须回答的一个命题,就是茶树原产地先民早期发现茶、认识茶、利用茶的方式,以及世界上最早“茶人”对茶的意象方式和精神境界,回溯久远的茶历史境域,我们要从茶的五个方面来丰富和完善双江茶文化方式。一是打造茶文化体验区。要以游客为中心,围绕双江勐库古茶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森林公园生态步行栈道、改扩建公园道路和野生古茶园保护系统、野生古茶科普园、勐库大叶种茶树标本”陈列室,设置2-3个天然休闲景点,打造“世界大叶茶树探源之旅”精品线路,打造茶文化“初元文化”体验区;要以冰岛茶谷(南勐河)沿线村庄为重点,挖掘采集经济时期“嚼嚼饮”“生食茶”,用火时代“青叶竹筒汤”、原始“烘烤茶”,新石器时期“竹筒茶”“蒸烤茶”等用茶方式,建设古茶园农业“遗产文化”体验区。二是打造少数民族茶文化观光区。收集整理一批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民族种茶故事传说、用具图片,挖掘整理一批少数民族茶礼茶俗和茶文化特色茶歌、茶舞,开发一批具有双江少数民族茶文化特色的茶艺服饰、土陶茶具、竹木饰品等文创产品,布局一批茶文化路标、路牌、广告墙体、茶雕塑等茶文化景观,通过编辑图书、拍摄宣传片、搬上舞台、专柜销售等方式宣传推广双江少数民族的茶文化,依靠科技手段,努力形成双江茶创意产业。三是打造冰岛古茶山茶旅研学度假区。依托冰岛茶品牌影响力,建设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三产交融”的冰岛古茶山茶旅研学度假区茶文化生活圈,构建“冰岛三小时茶生活方式”;打造古茶园周边“层叠式山水景观光影”文化,建设“冰岛茶荟·茗山夜话”茶文化户外公园,丰富冰岛老寨茶园景观内容,为茶人回归自然、茶山探秘、户外饮茶、散步游戏、陶冶性情、康养怡乐、茗山夜话提供冰岛“名山模式”。

brand_alt_markbrand_alt_mark

(二)要构建现代化茶产业体系。按照“抓两端、一聚集、四个有”要求(两端:茶叶精制和名山头茶规范;一聚集:引导茶企向园区聚集发展;四个有:群众有收入、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地方有形象),持续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做强产业主体。一是抓好茶产业特色经济圈建设。牢牢抓住一个“特”字,在夯实云南省“一县一业”和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产业)示范县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第四批市级古茶园、古茶树申报划定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古茶树保护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古茶树(园)信息数字化建设,建立县级古茶树资源档案数据管理平台,提升古茶树智能农业管理水平和远程技术服务能力,促进古茶树保护利用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抓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立足“勐库大叶种茶”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绿色有机茶叶基地认证,全面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打造全域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到2025年全县绿色茶园面积达27万亩以上,有机茶园面积达15万亩以上。三是抓好茶叶专业合作社培育建设。积极引导规模以上茶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强化茶叶经营主体与茶农建立紧密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功能互补、利益共享、运行高效的现代茶产业组织体系。到2025年茶叶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达23户以上,市级以上茶叶专业村达15个以上。四是抓好勐库大叶种茶加工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勐库20万亩茶园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在勐库茶区建立勐库大叶种茶交易市场、毛茶加工示范区建设,逐步解决“家家点火、户户冒烟”问题,集鲜叶交易、干茶交易、检测加工、信息发布、市场监管于一体,吸引双江及临沧等临近乡镇茶农鲜叶进场交易,实现“产+加+销”无缝对接,通过同场交易、优质优价,引导茶农加强茶园管护,规范采摘标准,提升种茶效益。五是抓好茶产业优势集群经济圈建设。支持茶企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造提升精深加工装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引导茶企扩大快消品、袋泡茶、小包装产品等加工比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快茶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区域产业优势集群的形成,建立“生产-加工-仓储-商贸”协同发展的茶产业特色经济圈。

brand_alt_mark

(三)要强化茶科技的开发应用。当今之中国,正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茶科技是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助推器。一是加强茶园基础设施。支持改良低效茶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全面推行茶园绿色化生产。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智慧茶园建设模式。积极开展茶园碳中和研究,引导乡镇、村对有条件的地块打造低碳生态茶园样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动库大叶种种质特性并建立示范基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茶园病虫害,实现茶园的绿色化、有机化发展。二是加强智库平台建设。面向省内外集聚茶科技专家作为智库人选,组成专家团队,以研讨交流、专家咨询、政府顾问、规划论证等形式,为全县茶科技发展规划、茶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茶科技如何发挥对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等进行建言献策、提供咨询参谋,提供茶专家智力支撑。例如:可依托江用文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原特色农业专家服务小院、双江茶产业科技服务团、中国勐库大叶茶创新中心、中国勐库大叶种茶研究中心,开展茶叶全产业链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建成动库大叶种茶大数据服务中心,全力提升全县茶叶产业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动库大叶种茶种质资源优势,鼓励科研院校、企业等培育优质专用型新品种。三是加强精英人才队伍培养。持续培养行业“领头雁”、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匠心茶人和乡村振兴带头人,构建双江茶产业大师园和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三茶统筹”领军人才培训。实施“金炒手”“匠心大师”“茶山游学解说员”“最美茶艺师”“民族茶文化传承人”培训工程,为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四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集成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地方资源为优势,利用低等茶原料开发茶类及含茶衍生品,用数字化技术呈现双江茶特色。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围绕双江茶产业健康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全面系统的开展勐库大叶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brand_alt_markbrand_alt_mark

(作者单位双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来源:沧江文艺 刀玉龙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