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景迈山 守望千年茶香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普洱市景迈山 守望千年茶香

在云南省普洱市,有一座享誉海内外的茶山——景迈山。2023年9月17日晚,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众多政协人13年来的不懈努力和默默付出分不开。他们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申遗材料,与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共同挖掘景迈山古茶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终于换来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千年茶香熏陶景迈山儿女

景迈山茶树的历史已有千年。在这里,茶树被一代代传承下来,爱茶、护茶、敬茶的优良传统早已根植于每个景迈山儿女的心中。

普洱市政协委员仙贡,是生活在景迈山上的傣族女子,她见证了景迈山茶文化的繁荣。她的家就坐落于景迈山茶林之中。她告诉我们,景迈山的茶文化景观的形成,除了自然因素外,更是当地群众将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是用心去种植、传承和发展的结果。

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景迈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游客和茶商纷纷前来,景迈山古树茶的价格也逐年上涨。当地居民通过销售茶叶,经营餐饮、客栈、土特产等多种方式,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仙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她还在山上开设了农家乐,将茶文化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如今的景迈山,已经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茶林,是景迈山群众的生产场所;茶叶,是他们的生活来源;茶园,更是他们的美好家园。在名为“奉祖家园”的客栈火塘边,伴随着“滋滋滋”的烤茶声,仙贡无比坚定地说,希望守护茶山的人都能保留这份初心,让古茶树依旧充满活力,滋养生生不息的景迈山人。

仙贡与景迈山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自然与文化、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故事。在这里,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寄托。  

以提案之力守护茶文化瑰宝

何春,这位生长于普洱市的拉祜族女性,在担任第十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连续10余年提交关于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她用智慧和勇气,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2008年,何春就意识到申遗的重要性,首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呼吁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她提出,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但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正在申报茶园类遗产,而我国尚未拥有以茶文化为主导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我国的相关部门不尽早采取行动,可能会让我们有优势的传统文化项目旁落他国。

何春的提案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对景迈山的热爱,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她知道,申遗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责任还在后面。她建议,加强宣传,合理采摘古茶,让村民自觉参与到保护中来;做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保护中发展;政府要加强管理,做好服务等。

如今,景迈山古茶林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它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何春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守、关于责任、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她的行动,展示了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也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用“法律之剑”守护古茶林

景迈山千年茶树见证了历史变迁,茶文化在此生根发芽,成了这片土地的灵魂。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在保护这片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当地政府和居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张溯,一位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工作的普洱市政协委员。他于2017年来到景迈山时,看到的是许多村民急于建房,导致了大量“违建”的出现,古茶树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威胁。那时,他没少和村民周旋。因为,保护古茶林不仅是为了历史,更是为了未来。

为了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难题,张溯和他的团队开始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他们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沟通,解释政策,争取理解和支持。

随着时间推移,相关工作逐渐理顺。张溯感触最深的是,申遗成功后,当地采取“管理局吹哨、各单位报到”措施,由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统一指挥各相关执法单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此外,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奖补办法的出台,也有效地激发了当地居民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如今,云南省、普洱市相继颁布实施专项法律3部、规章制度7部,完成了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对景迈山各要素的保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回望申遗历程,张溯表示,他将继续努力,加强消防工作,确保景迈山古茶林的安全。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这片古老的茶林,进一步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茶香中的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

漫漫申遗路上,政协委员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反映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他们还积极宣传申遗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普洱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张国华曾以提案的形式就申遗文本中申遗的文化内涵、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不够提出建议,希望充分展示多元民族文化价值。

申遗成功后,景迈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游客络绎不绝,茶产业蓬勃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双重压力。政协委员们提出,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景迈山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倡导发展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鼓励当地居民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2024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通道”现场,省政协委员、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向大家分享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带动群众增收、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绿色发展的成绩。他说,申遗成功后,景迈山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林茶共生”的文化景观以及尊重自然、人地和谐的生态智慧被世界所认知、认同。当地人对自己的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更自信的坚守、更自觉的表达。

在政协委员们的努力下,景迈山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得到了改善,文化得到了传承。更重要的是,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展望未来,普洱市将继续发挥景迈山独特的优势,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参与到整个申遗过程中的政协委员,将持续关注景迈山的发展,为其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本报记者 张莹莹 董荣蓉 通讯员 李茜茜

来源:云南政协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