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茶何以香飘千年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浮梁茶何以香飘千年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1000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为浮梁茶作了最好的代言。穿过历史烟云,我们去品茗那杯香飘千年的浮梁茶。

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又将拉开大幕,高岭·中国村大唐茶市也将喜迎八方来客。作为景德镇本土茶,浮梁茶已成为瓷博会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2010年,“浮梁贡茶”作为江西唯一入选的农产品,被特选进入上海世博会。而在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浮梁茶一举夺得茶叶类金奖,更是近代以来浮梁茶的高光时刻。

实际上,在历次高规格茶博会上,都不乏浮梁茶的身影。久负盛名的浮梁茶何以香飘千年?今天的浮梁茶又演绎着怎样的发展故事?


浮梁县千亩茶园。

公元816年的一个秋夜,被贬谪至江西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夜送宾客,听闻琵琶女漂泊江湖的遭遇后,挥笔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诗中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使得浮梁茶名声大噪。

浮梁产茶始于汉代,到了唐代,这里已是全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古代茶叶贸易集散地。当时的浮梁商贾云集,茶叶贸易十分繁荣。每年采茶时节,当地和外来的商贩便云集在浮梁、婺源等产茶大县,抢购茶品。

据唐人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同为唐人的王敷在《茶酒论》中这样写道:“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可见,浮梁在那时已成为重要的商品茶集散地。

从唐宋到明清,描写浮梁茶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见证了浮梁茶的经久不衰。汤显祖在《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一文中就曾这样描述:“今夫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浮梁之瓷,莹于水玉。”寥寥数语,道尽了当年浮梁茶市之盛。

历史上的浮梁茶,不仅享誉盛名,更是地方重要经贸产品和朝廷重要的税源。

唐末,婺源、德兴、浮梁、祁门四地生产的茶叶都在浮梁集散,浮梁茶市由此走向顶峰。当时,全国一年的矿产税收不及浮梁一个县的茶税,浮梁也因此成为全国缴税最多的县。

浮梁古县衙内的展板清晰地记录了从唐至清不同朝代茶税征收的规定。清朝的茶叶税收,很大一部分来自出口。1886年,茶叶出口占当时清政府外贸总量的八成左右。在当时,浮梁就是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茶叶货源地。


农户晒制新采摘的茶叶。

我国是产茶大国,很多省份都种茶产茶。偏居赣东北一隅的浮梁,茶业为何如此兴盛?

首先是自然和区位条件优越。浮梁与江西其他地方一样,地形以连绵起伏的丘陵为主要,土壤多呈弱酸性,气候温暖湿润,光照适宜,非常适宜茶叶种植。

在古代,浮梁的茶叶以水运为主,而浮梁拥昌江之利,浮梁茶经昌江沿水路西进,通过鄱阳湖和长江对外运输。因此,水运便利的浮梁,形成了繁盛的码头。随着茶市的繁荣,当时,茶叶已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变迁。唐开元年间以后,随着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饮茶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旧唐书》曾记载,当时“茶为食物,无异米盐。”

饮茶之风的盛行在文人交往中也有体现。“茶圣”陆羽隐居上饶茶山寺时,就经常与当地知名人士孟郊、戴叔伦来往。在陆羽所著《茶经》及其他同时代的史书著作中,也都描写了当时饮茶风气之盛。当时江西官设驿站中,特别设有茶库,以备来往官客消渴解乏。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浮梁茶的盛行。在古代,浮梁茶售价相对低廉,但产量很大。正因如此,普通百姓才能消费得起,才有了“闾阎村落皆吃之”的盛况。

唐末浮梁茶市的繁荣,还受到当地陶瓷业兴起的带动。景德镇地区的瓷器自唐末五代兴起,陶瓷贸易繁荣了当地经济,提高了当地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同时,饮茶器皿的市场需求和对外茶叶贸易,也促进当地的瓷器交易。


口感醇厚的浮梁红茶。

浮梁茶并不是一直处在巅峰。明清以来,尤其是清末,浮梁茶在中国茶市逐渐失色。

到1911年前后,浮梁县境内的茶商茶号约为200户,而到了1936年,浮梁茶号仅存60余家。受到战争波及,浮梁茶业备受摧残,到1941年,当地茶号一度所剩无几。

此后,浮梁茶陷入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沉寂期。

新中国成立后,浮梁红茶迎来了一段短暂的黄金期。当时,国家抽调了茶界泰斗黄崇焘、发酵能手潘国太等人,研发出的一级工夫红茶“孚钉”出口苏联,这款茶被确定为“祁红珍品”,至今仍为茶界所称颂。

可惜的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生产工艺被荒废,许多制茶人改行,“孚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浮梁茶几经沉浮。

直到本世纪初,部分国营茶厂经过改制转轨,一批新兴茶企涌现,浮梁茶才得以重回大众视野并逐渐恢复往昔地位。

一组荣誉可以说明。浮梁茶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前100位”榜单第19位,入选中国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名单;浮梁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古树红茶核心产区”称号,获得“中国茶业百强县”“茶业品牌建设示范县”称号……

目前,浮梁县有茶企90余家,2022年,浮梁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0.22万亩,茶叶生产总量1.3万吨。据统计,浮梁县常住人口约28万人,其中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茶产业。

穿过历史沉浮,经过一代又一代浮梁人的努力,今天,浮梁茶正在重拾它的历史荣光。


工人在单机采茶作业。

走过历史烟云,经历市场沉浮,浮梁茶终于又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创新工艺。从中唐到清代,随着人们口感的变化,浮梁茶不断推陈出新,先后经历“片茶”“散茶”、绿茶等主要品类。清同治甲戌十年,浮梁开始改制工夫红茶,该茶以“外形美观、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闻名,大量售至浔汉、上海,声誉大振,于是全县改制红茶。

浮梁工夫红茶,与斯里兰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岭茶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高香茶,享有盛誉。

千百年来,浮梁茶一直在改进制茶技艺的路上。今天的浮梁红茶,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溢味醇爽,叶底明亮,在国际市场上有“高档红茶”的美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整合资源。原来,浮梁茶质量、工艺、品牌都不统一,呈现出“小而散”的局面,长期在中低端市场徘徊,竞争力不强,知名度不高。

后来,浮梁成立浮茶集团整体运作“浮梁茶”公共品牌和核心资源。随着资源的整合重组,浮梁茶品牌经营和生产工艺管理进入了新阶段。拥有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的浮梁茶,迎来了握指成拳的机遇。

在202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浮梁茶品牌评估价值达28.23亿元,与武夷山大红袍、福州茉莉花茶一同被评为最具品牌资源力的三大品牌。2022年,“浮梁茶”品牌评估价值达31.18亿元,2023年达33.07亿元。

融合发展。当前,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锚定农文旅融合,浮梁县规划建设了一大批乡村茶文化旅游线路,打造观光茶园和茶产业研学基地,推动茶园景区化种植,推出一批集茶叶种植、管护、采摘、制作于一体的旅游体验项目,推出《大唐茶市奇妙夜》等实景演出,建设塔里茶宿集等茶主题实训基地。

还开展丰富的茶文化节庆活动,天祥茶号开山节、浮梁茶主题摄影节、春茶发布会以及各类评选活动,好戏连台,吸引八方游客。

而近年来推出的“中国浮梁买茶节”,更是将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据统计,去年以来,浮梁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0多亿元。

来源:当代江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