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 做好一片茶叶子 富裕一方百姓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汉中 做好一片茶叶子 富裕一方百姓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时强调,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茶产业是汉中的传统优势产业,据史料记载,汉中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三千多年来,一片绿叶历经岁月沉浮与时间打磨,在天汉大地积累起氤氲的温度、历史的深度与文化的厚度,“冲泡”出一片新天地。

每到采茶季,我市各个茶园都会吸引诸多游客前往观光体验。图为今年初春时节,汉中市伞铺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南郑区红庙镇罗帐岭茶园,体验以茶为主题的亲子研学游。朱媛媛摄

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目标,全力把茶产业打造成全省单项冠军产业,让茶产业成为汉中的特色优势产业、绿色生态产业和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截至去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32.4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4万吨,综合产值370亿元,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省第一。60多万人通过茶产业脱贫增收,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以茶富民擦亮名片促振兴

山地连绵起伏,因势赋形、山水互映,茶园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盛夏时节,站在宁强县汉水源村茶海山巅,茶叶基地尽收眼底,仿佛一片绿色海洋。

汉水源村村支书王光俊跟往常一样,来到茶园剪枝、施肥,做日常管护。

“一年四季都有活,采茶叶、割草、施肥,靠着这片茶山周围村民几乎都有了收入。”王光俊说。

作为汉江源头的汉水源村,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前几年村里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流转河道两岸千余亩土地种植茶树,既涵养了汉江源头的水土资源,又促进了当地百姓增收。

高山云雾出好茶。在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优质的自然资源为茶叶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也让“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变为可能。

每年采茶季,小河庙村村民朱青都会到村上的万亩茶园采茶,一个月至少会有3000多元的收入。这种既能稳定增收,又能兼顾家庭的灵活工作方式,吸引了茶园周边很多妇女和老人前来务工。

“我们按照‘基地+合作社+茶农’的模式,带动茶农、茶企增收。同时,联合当地琼熙、汉唐等多家茶企、合作社,共同打造地域品牌。”勉县沔水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石瑜介绍,过去一年,共生产销售绿茶、红茶等各类茶叶130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直接、间接收购茶农鲜叶160万公斤,促进10余家茶企、合作社创收800余万元,带动2700余户茶农户均增收3000余元。

天汉茶飘香,名扬遍四海。如今,全市130多万亩茶园,既是一项富民产业,也是向世界递出的一张靓丽名片。“汉中仙毫”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绿茶类唯一金奖,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小茶叶正成为乡村振兴“金叶子”。

以茶兴业农旅融合闯新路

行走在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肖家坝村玉皇观茶园内,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味。放眼望去,翠绿茶园铺满山坡,亭台楼阁相映成趣,茶山花海游人如织。该茶园是“生产+体验+旅游观光”模式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茶园,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玉皇观茶园按照“生态优化、茶脉渗透、文脉串珠、村企联动、组团发展”总体思路进行打造升级,通过改善环境基础设施,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建成集中连片高产茶园。其中,千山生态茶园已成为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的名片,被认定为“国家有机茶标准化种植基地”,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5.2万人次,用一片叶子点亮了茶旅融合的“诗与远方”。

茶产业赋能文旅康养,文旅康养反哺茶产业。该村以茶为媒,建成7.5公里旅游产业环线,修建了星空茶宿、火车餐厅、火锅茶社、停车场等设施,茶园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周边居民周末休闲娱乐好去处。

茶旅一体化发展丰富了旅游业态,也带动了茶乡人民共同致富。玉皇观茶园年产名优茶叶220吨以上,产值9500万元,带动农户1200户。肖家坝村以本地特色茶产业为依托,充分与餐饮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多途径带动了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收入。

从一抹绿色到一方美景,生态茶园释放出的发展红利,叩开了农旅融合的帷幕,让汉中茶产业振兴闯出了新路径。“近年来,我市相继建成江塝茗园、东裕茶叶养生谷、城固山花茶舍等为代表的20多个茶旅深度融合示范点。其中,镇巴怡溪春生态茶园、宁强千山玉皇观茶园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茶园。‘东裕—枣园湖—樱桃沟’入选全国精品茶旅热线。”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玉俊说。

以茶为媒科技赋能强品质

茶氨酸压片糖果、γ-氨基丁酸压片糖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压片糖果……近日,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三种用茶叶提取物作为新资源食品原料的压片糖果正式上市,为茶叶深加工研发找到了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2013年就建成茶多酚水提生产线,采用的是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技术,目前已正式投产,出产的茶多酚通过了省食药监局、SGS、欧盟及美国有机认证等多项权威检测及认证。

经营多样化、延伸产业链,也是全市茶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除了生产传统春茶外,我们还开始研发生产红茶、白茶等新品类。不仅是基于市场需求,也是为了延长茶产业链,提升群众种茶的亩均效益。”陕西咏德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侯永德说。

纵观全市,茶叶发展格局早不是春茶一家独大。我市在汉茶新品研发上持续用力,基本形成了以绿茶、红茶为主,白茶、黑茶、黄茶为辅的“五色汉茶、五茶共舞”发展格局,茶产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

汉中蜜黄作为初出茅庐的品种,一经面世就备受瞩目。这是我市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联合攻关合作,先后11次利用夏秋茶研制的汉茶新产品。据初步统计,汉中蜜黄推广后,全市茶叶采摘面积可达20万亩,年可实现干毛茶1万吨,干毛茶产值增加40亿元。

“现在通过建立产业链和技术研发,我们将夏秋茶叶的采摘周期延长到9月底,有效弥补了茶叶下树率不高、资源浪费、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鲁玉俊介绍,以茶为媒,通过科技赋能,正不断激活茶产业的生机活力,推动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汉中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