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两国元首
广州松园茶叙

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
两国元首临水而坐,赏景品茗,纵论古今。
伴着《高山流水》悠远婉转的琴声,习近平同马克龙来到白云厅,听古琴,啜香茗,共叙中法两国情谊,续写两国友谊新篇章。
茶道“青红”:凤凰单丛与金毛毫
中法两国元首非正式会晤现场,茶艺师精心准备了两款茶:潮州凤凰单丛和英德金毛毫。一“青”(乌龙)一“红”,都是产自广东省的名优茶。另外,还有汝窑青瓷、宜兴紫砂壶、广彩瓷等精美茶具。
凤凰单丛,属乌龙茶类,因产自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而得名。“单丛”是指这种茶的茶树都是单株采摘,单株制茶。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

凤凰单丛(杨巍 摄)
凤凰山一带濒临东海,海拔1000米以上,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凤凰山现尚存3000余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单丛大茶树,性状奇特,品质优良。


凤凰单丛“宋种”茶树
香,是凤凰单丛最令人痴迷的品质。其香型丰富而复杂,目前细分的就有100多种,因而又有“茶中香水”之誉。目前,业界将单丛茶分为十大香型: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姜花香、肉桂香、桂花香、夜来香、茉莉香。
近乎繁琐的制作工艺,是成就凤凰单丛品质的关键。制作工艺由采青、晒青、凉青、浪青、发酵、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制成。核心工艺是做青和烘焙。

凤凰单丛做青工艺
除了出产凤凰单丛,潮州也是工夫茶最兴盛的地方之一。工夫茶,源于福建武夷山,因武夷茶制法尤见工夫而得名,后渐渐演变成一种茶叶泡饮方式,流行于福建、台湾、潮汕等地。
玉书煨、风炉、孟臣壶、若琛杯为潮州工夫茶“四宝”。2008年,潮汕工夫茶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工夫茶
金毛毫,乍一听,可能大家有点陌生。但是,只要一说起它的产地,就闻名遐迩了。它产自“中国红茶之乡”——广东英德。

“英红九号”茶树
金毛毫,是用广东英德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省级良种“英红九号”鲜叶原料制作而成。其外形肥壮紧结多锋苗,金黄油润,金毫满披,毫香、甜香浓郁,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浓醇厚,叶底肥嫩,芽叶完整,红匀明亮。

金毛毫
英德红茶,创制于1959年,以云南大叶种茶成功试制英德红茶被誉为“东方金美人”,开创了广东地区生产、制作红茶的先河。自问世以来,以其外形匀称优美、色泽乌黑红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等特点,尤其是入口具“浓、醇、甜、香”之特质,赢得“东方金美人”之誉。

英德红茶“中央智能工厂”(图片来源:新华网)
广州十三行:昔日世界茶叶流通中心
于广州而言,马克龙是首位到访广州的法国在任总统。为何他会选择来广州?
此次马克龙访华带了一批诸如法国电力公司、空客阿尔斯通、威立雅等法国知名品牌和企业,而且这些巨头大多在广东深耕多年,有些甚至把广东作为重要业务市场。
而在200多年前,广州,也曾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中心。
1737年,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口通商”后,由朝廷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广州十三行也随之兴起,并以茶、丝、瓷这三大“中国制造”国际贸易为大宗。鼎盛时,富可敌国,被称为“天子南库”。

外销画中的广州十三行
十三行位于珠江边畔,洋船聚集,几乎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关系,一时“洋船泊靠,商贾云集;殷实富庶,金山珠海”。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经济实力显赫,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具世界影响力。
由于风靡欧洲的红茶主要由福建生产,因而十三行商人又以福建人居多,如著名的潘家和伍家,尤其是十三行总商、怡和洋行创始人伍秉鉴,是19世纪“世界首富”。他祖上就是种茶的,而他自己也是一位茶叶专家,因而怡和洋行的茶在外商中有口皆碑,有着很高的品牌美誉度。

19世纪“世界首富”——伍秉鉴
据《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记载,当时通过十三行出口的茶,包括武夷红茶、工夫红茶、松萝茶、屯溪茶等,尤是武夷红茶深得欧洲人垂青。

“哥德堡号”船舱复原,上有茶、丝、瓷等三大“中国制造”(摄于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杨巍 摄)
除英国外,法国、俄罗斯、葡萄牙、荷兰等都是茶叶消费大国。到清代中期,红茶与乌龙茶超越生丝,成为清朝输出的最大众商品,各类茶又以红茶排在第一位,如1838~1839年,广州口岸输出的茶叶中,红茶占总数的80%。

广州十三行从事茶叶贸易的商行(摄于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杨巍 摄)
就瓷器而言,不仅出口各窑场的瓷器,还会根据欧洲人的审美品味,量身定制他们喜闻乐见的瓷器,广彩瓷便应运而生。
广彩瓷,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融合了五彩、粉彩、珐琅彩和西方油画、铜版画明暗表现的技法,经彩绘、烘烧而成的釉上彩瓷,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据统计,清代广彩占中国古代外销瓷总量的七成,远销百余国,在凡尔赛宫、夏洛特堡等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里都可见它的倩影。



清代广彩瓷花瓶、茶壶(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藏,杨巍 摄)
以茶会友:品茶品味品人生
中法茶缘,源远流长。
法国人认识中国茶比英国更早。1636年,中国首次出现在巴黎并开始受到贵族们的欢迎。
在17世纪中期法国《传教士旅行记》中,叙述了“中国人之健康与长寿,当归功于茶,此仍东方常用之饮品。”此后,饮茶又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内容,茶道大行。

法国画家让·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喝茶的女士》
如今,在巴黎,茶备受欢迎。除了有三个“饮茶俱乐部”经常固定举办茶会外,还有100多家茶馆,并且每年茶馆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2017年3月1日,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茶道》杂志、《闽声》杂志策划承办的“闽茶海丝行”法国站之“佳茗美酒,香溢巴黎——茶酒对话”成功举办。

2017年,“闽茶海丝行”法国站活动期间,中法嘉宾开展“茶酒对话”
2022年12月10日,以“万里海丝·闽茶飘香”为主题的“闽茶海丝行”法国专场活动成功举行。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