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和茶商之间的塑料兄弟情,到底有多脆弱?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茶农和茶商之间的塑料兄弟情,到底有多脆弱?

2021年春茶,张老板打算在冰岛坝歪做茶,做名山茶,只能全程看着。可是,人手有限,一直待在山上,偏僻的深山茶园里,吃饭是个问题。

于是,张老板拨通了茶农老李的电话,毕竟当年承包过老李家的茶园,两人当初几乎是拜把子的兄弟。问老李:大兄弟,明天中午忙不,不忙的话能不能准备点饭,你家离坝歪不远,跑山头怕撑不住。


老李在电话里拍着胸脯保证:明天中午,直接来我家。

第二天中午,张老板到老李家,却没找到半个人,打电话才知道。老李跑去南勐河钓鱼了,根本没有把做饭的事放在心上。

末了,老李还吐槽一句:当年把茶园包给你亏死了。现在还敢来找我。听到这话,张老板也没办法,只能饿着肚子,回到茶园,继续看着采茶。

原来,2012年,张老板到勐库做茶。老李听说茶老板要来自己的村子做茶。于是,半路截道,在村口堵住了张老板的车。好话说尽,把张老板带到了自己家,好酒好菜伺候着。

两人谈笑风生,没过多久,老李就把自己家的茶园租给了张老板。张老板一次性给了老李25万,消息一传开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李也住上了新房子。

那两年,一听说张老板要到茶山,老李提前半个月打电话:张哥,我把羊都买好了,什么时候下来……


两人称兄道弟,场面十分欢愉。

谁料,才过了两年,村子里的茶叶价格涨起来了。而老李的茶树,已经在两年前就全部承包给了张老板。

价格涨起来了,自己却没有茶叶可以卖。这回,轮到老李看着邻居赚钱了。

张老板也很给面子,价格涨起来了,虽然白纸黑字签了合同,但每年还是给老李5万的分红,帮老李换家具,建初制所。

然而,老李却不买账,茶叶价格涨起来了,怎么说也该在原来的基础上五五分成,每年给几万块钱就打发了。这不行。

两人还为这事吵了一架。张老板拿出合同说:咱们签了合同的,承包期内,采摘权都包给你,每年给你分红,是因为咱们是兄弟,不能伤了和气。


老李却说:茶树是我家的啊!现在价格涨起来了,几万块钱,不行啊?

最后,张老板又退了一步:送了一辆皮卡,跑茶山方便。

这样一来,两人才不至于撕破脸。

2016年,承包到期后,就没有太多联系了,也就是圈里的点赞之交。

今年春茶的时候,张老板一个电话,本想叙叙旧,明年重新收点老李家的茶叶。结果,被摆了一道。

其实,这些年,茶农和茶商的关系,十分微妙。

2011-2014年,是茶农求着茶商,承包自己家的茶园,收自己家的古树茶。因为2011-2014年,茶山很多地方的茶园都被承包出去。

茶山核心生产资料古茶树,掌握在茶商手中。加上茶商又有工艺和舆论。当时的茶山的话语权,掌握在茶老板手里。


2016年之后,承包到期,茶农重新掌握了生产资料古茶树,加上茶山行,很多人上茶山,发现茶老板的茶,也是从茶农手里收来的。于是,跳过茶商,直接找茶农买茶。

最残酷的还是,茶叶价格被炒起来了,很多茶商为了维持利润,只能在古树茶里掺假。茶老板为了证明自己的茶是真的,纷纷上茶山直播,做证据链,千方百计证明自己的茶叶是真的。这才有了这几年茶商上山直播的盛况。

结果却是,无论自己怎么证明,还不如茶农说着一口勐库方言,来一句:这片茶园是我家呢。

2016年到现在,山头茶下半场,核心话语权在茶农手里。茶农不再有求于茶商,自然也不用刻意维持所谓的关系。


看清了背后的利益所在,就会发现:茶农和茶商之间的关系,不过是塑料兄弟情。有利益维持的时候,称兄道弟,一派祥和。没有利益的时候,马上就能反目成仇。

然而,试问:哪一个行业,又不是如此呢?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