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大益(四十):那些年大益最大的遗憾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水煮大益(四十):那些年大益最大的遗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一代文豪苏东坡曾在其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曾有小伙伴私下问我:“平时看到有关大益的新闻所展现的都是大益很阳光的一面,难道大益就没有犯过错吗?”

图片来源:大益茶

我相信不少人都好奇,这样的事情当然有了。不但有,而且现在回想起来,大益集团都要是拍断大腿的节奏。这跟大益改制的时间节点有关,众所周知现代大益集团由老勐海茶厂而来,改制时间在2004年,正式投产在2005年。其实这离最佳的改组时间晚了四五年,倘若现代大益集团能够在2001年左右完成重组,今天的普洱茶市场会更加壮大。这一切还得从1996年,勐海茶厂老厂长邹炳良卸任的那一刻说起。

1996年勐海茶厂股份改制,研发与生产的自主权全部下放到企业管理层手中。接任者卢云在当时可谓众望所归,他身上的光环真的是太多了——“文革后第一批考入云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茶专业高级人才”、“勐海茶厂的技术骨干”等等。

在接手厂长这个职位以前,卢云几乎在勐海茶厂绝大部分的重要岗位上工作过,他是一位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大益集团赫赫有名的7262就是在他担任厂长时诞生的。

(1996-1998年任职勐海茶厂厂长:卢云)

或许有人会问,卢云这么牛,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提及,甚至连许多大益粉丝都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呢?主要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实在辣眼睛,卢云接手厂长后,不再满足于普洱茶的生产与加工,他希望把勐海茶厂打造成一个农业集团。

于是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其他行业中,什么玩具、啤酒但凡能涉足的领域都涉足了,能做出好的茶叶并不代表能酿出好的啤酒,至于做玩具那就更扯淡了,完全不挨着啊。勐海茶厂在这些领域的尝试耗尽了勐海茶厂多年积累下的资本,不但如此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短短两年时间,也就是1998年的时候,勐海茶厂已经步履蹒跚,到了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地步,当然也包括连货款都收不到,手中握有一堆白条的茶农。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这个时候勐海茶厂就应该启动重组,也就是在1999年左右引入现代大益集团。这个我也曾私下跟一个朋友讨论过,如果说大益集团能够在2000年以前完成重组,那么顺便就能整合勐海地区主要产区的茶资源,其中就包括布朗山的大班章茶区。

当时许多布朗山上的茶农都是一筐筐把毛茶背到山下去卖,对于许多茶农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有茶厂能够包下他们的茶园,这样就不用到处找人收茶叶了。还有按照茶叶外形的要求,古树茶毛茶根本卖不上价格,所以很多古茶园也都处于半荒废状态。倘若能够在2000年完成改组,大益集团就能够在同茶农结算完后,顺理成章的签订产区承包合同。

试想一下,当老班章、班盆、老曼峨、贺开这些布朗山名寨的原料全部由大益集团收购并加工,现在大益茶会有怎样的市场地位,古树茶市场又会有怎样的格局。但是这一切也就只能是个价格了,毕竟此事古难全么。

图片来源:大益茶

最后肯定也有小伙伴关心卢云的去向。唉,真的是一言难尽。2007年,对就是普洱茶市场崩盘的那一年。卢云同两位友人成立上乐茶业。为了吸引资金不惜向加盟商许以重利,然后将资金款挥霍一空,之后于2010年锒铛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2014年服刑四年的卢云在狱中因病去世,为他并不光彩的后半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来源:作者:兰陵王 大益行情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