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三问武夷岩茶之三:岩茶产业如何破圈?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人民日报三问武夷岩茶之三:岩茶产业如何破圈?

编者按:

3月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他指出,“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提到武夷山茶资源,绕不开武夷岩茶。“壶必孟臣,茶必武夷”,武夷岩茶历来颇受推崇,陆游诗赞:“建州官茶天下绝”。武夷岩茶何以“成名”?“天价茶”从何而来?岩茶产业如何破圈?人民网推出《三问武夷岩茶》系列报道,聚焦武夷岩茶产业发展。

点击以下标题回顾:

《三问武夷岩茶之一:岩茶何以“成名”?》

《三问武夷岩茶之二:“天价茶”从何而来?》


武夷山因茶兴城。2010年,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落户武夷山,此后每年吸引约60万人次前往观看。

后疫情时代的2020年“十一”黄金周,武夷山共接待42.05万人次,比增2.16%,旅游总收入达5.09亿元。而“印象大红袍”演出从10月2日起,突破连续4天每晚4场的历史纪录。

“以茶带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成为武夷山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让一片叶子持续致富?让千年茶业焕发新的活力?

突破“看天做青”局限

“看天做青”成就了武夷岩茶每一泡的魅力,也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壮大。岩茶色香味韵的内质与“绿叶红镶边”的外观都在“做青”工序中实现,但传统“做青”要看天定夺。同样,土壤、气候等变量,也会影响好茶内质,只要其中一个变量因年不同,那么同一产区、同一品种做出来的茶就会品质各异。

好品质不能年年有,注定了武夷岩茶市场的小众化,加剧茶客对高品质岩茶的追捧热度。如何提高武夷岩茶品质,从容应对产业发展中的突发风险?

“用数据说话,看数据做茶。”福建省茶叶专家说,过去茶农做茶靠经验,用手摸,靠鼻子闻;现在可以靠科技,通过收集某一个变量多年的数据总结规律,能够为做好茶提供依据。


借科技突破传统局限,武夷山不断探索。在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里,茶树完全不用施肥、打药就能长得好。“冬天,茶园间种油菜花,释放土壤中的磷、钾,还可以抑制病虫害;夏天,间种大豆,提供大量的氮。茶树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都有了。”燕子窠生态茶园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介绍。

有了科技的加入,岩茶品质更稳定,消费者购茶也更放心。2020年11月2日,武夷山星村镇发布“茶生态银行”区块链溯源平台。

“我们把茶叶在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源当作一种生态资源进行归集、整理和发布,让消费者来确认这些茶来自武夷山或者武夷山更好的地方。”武夷山副市长刘铠维表示,让喜欢武夷岩茶的消费者安心购买,提升武夷茶产业的市场公信力。

化解“个性化”与“标准化”矛盾

“武夷岩茶与贵州茅台酒相似,都是特殊地理位置产生的独有产品,不可替代。但目前,武夷岩茶的产值却远低于茅台。”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主委、省中华职教社主任吴志明在福建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的提案中指出。据统计,2019年茅台酒营业收入1003亿元,而武夷岩茶产值仅有20.58亿元,两者相差甚远。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为何产值这么低?“很重要一点,岩茶是‘小产品’,没有标准化与规模化。”福建省茶产业有关专家表示,“小产品”“大市场”的矛盾与“小产区”“大产业”的矛盾相生相伴。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传统产区理念,让茶农、茶企更热衷于在风化岩产区种植茶树,相应地传递出“只有好山场才有好茶”的市场信号。但好产区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大产业的发展需求。


茶叶专家认为,岩茶产业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标准化产品,另一条是个性化产品。保留小产区所产“讲究山场、手工传承工艺”的个性化产品,让其他产区产品走标准化生产、加工路子。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标准化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岩茶产业标准化之路要怎么走?茶树标准化种植是基础。

“武夷山全面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种植,‘无性繁殖’相当于‘克隆’技术,无性系品种个体间特征特性一致,如发芽期、长势、芽叶大小等,有利于茶叶的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加工。”茶叶专家说。

“十四五”期间,南平市拟按照“源头生态化、加工标准化、流通现代化、茶旅融合化”的发展思路,努力在茶产业链上下游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进一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全面激发“链”式效应,加快构建武夷山现代茶业综合体系,实现武夷山茶叶全产业链发展。

靠品质走出品牌公信力

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是专业岩茶品质审评的八项因子。行业专家根据各项因子得分评出岩茶等级,以“特级”最优,一级、二级……品质逐级往下。

但市场上茶客买茶,无法从这八项因子评判好坏,除了主观口感外,茶叶泡袋上标注的“等级”就成了重要参考。

“很多商家存在‘等级虚标’问题,大部分泡袋上都写着‘特级’,混淆视听。”一家大型茶企负责人无奈地说,自家每生产一款产品,就会出一份“出厂检验报告”,如实标注等级。但有的私房茶商家出了十几款产品,手里却只有“水仙、肉桂、大红袍”三份检验报告,所有产品皆可通用。

虚标茶叶品质等级,损害的不仅是茶客利益,还有“武夷岩茶”的品牌信誉。这种行为无异于以黄观音拼肉桂、拿高枞水仙当老枞水仙、用外地茶冒充武夷山茶。


“不能仅仅靠市场集中专项整治,武夷岩茶品牌公信力还得靠自身提升品质,诚信公开,重建信誉。”福建省茶产业有关专家表示。

“认标购茶”或许是对症药方。2019年武夷山推行“认标购茶”,包含“茶青卡”和“商品标”。在武夷山地理保护区内拥有茶园的茶农、企业,根据茶园面积申领“茶青卡”,茶青数量计入卡中;而具备“商品标”资质的企业,通过自有或收购“茶青卡”内茶青数量,换领“商品标”。目前,武夷山已发放20万枚商品标标识、1500户茶青卡。

在“茶青卡”和“商品标”上统一印制武夷茶地理标识(武夷岩茶的地理证明商标是“武夷山大红袍”),消费者购买武夷岩茶时认标,通过标识扫一扫防伪、溯源,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武夷茶,还可以从“茶生态银行”中放心选购由行业专家认证的等级标准茶。

产业发展,标准是基础,品质是硬实力,品牌是软实力。吴志明在其提案中建议,构建“武夷山岩茶专卖平台”,由政府引导推动从事武夷岩茶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兼并重组成立大型股份制公司,包装上市,系统规划武夷岩茶市场营销体系,在全国以及海外“设立大红袍岩茶专卖店”,提升武夷岩茶美誉度,打响“武夷岩茶”品牌。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新一年春茶即将开采,且看武夷岩茶如何将乡村振兴蓝图步步实现。

作者:陈欢欢 陈宝龙

原标题丨三问武夷岩茶之三:岩茶产业如何破圈?

注: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