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我对中国茶文化发展方向的设想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林治:我对中国茶文化发展方向的设想

茶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茶文化包括与茶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狭义茶文化则是专指茶的人文科学,它的核心课程是中国茶艺和中国茶道。这两门课的教材都有不同的版本,我主编的是中国出版集团“十二五”重点推荐教材《中国茶道》和《中国茶艺学》。因为限于时间,在此仅谈谈我对《中国茶艺学》发展方向的设想及对这本教材的修改计划。

一、《中国茶艺学》的缘起与不足

中国是茶树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喝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喝茶从民众生活琐事发展为大众生活艺术,并且升华为“茶艺学”还是近四十年的事。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人都希望能借助茶来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美好生活,于是2009年我承担了主编《中国茶艺学》的任务,2011年1月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教材在许多院校试用了八年,受到了师生广泛好评,但是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其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最根本的问题有三条。其一,对茶的观念陈旧。其二,品茶的方式单调而保守。其三,茶艺培训的理论体系不完善,培训方式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而异,因才施教。以下我把对《中国茶艺学》发展方向的思路向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二、与时俱进深化对茶的认识


(一)陆羽对茶的定义

要发展茶艺学,首先必须明确对茶的认识。对茶的定义最早是中国唐代茶圣陆羽下的。他在《茶经》中开宗明义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讲得好!这个定义不仅精炼、准确。而且在“茶”字之前加了个“嘉”字,加得太好啦。“嘉”是美,“嘉”是善,嘉字一般用于对人的褒奖,例如嘉宾、嘉偶、嘉奖、嘉许等,在茶字之前加一个嘉字,把茶拟人化了,极大地提升了茶的地位。




(二)用社会科学的眼光准确、全面、系统地认识茶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如果我们对茶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那么茶文化的发展就必然受到对茶认识局限性的制约。因为茶是茶文化的物质基础。修改《中国茶艺学》,我准备给茶补充两个定义。其一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给茶下一个准确、全面、系统的定义:茶是“健康之液、快乐之杯、灵魂之饮、民生大计、图腾饮料。”


其二用人文科学的眼光从艺术的角度认识茶。我为茶创作了一首歌:

《茶,任由我想像的一杯水》。

不记得曾把你捧起几回,

亲吻几回?

不记得曾把你放下几回,

回味几回?

茶啊!在众人眼中

你总是最美。

陆羽为你写经,

东坡为你陶醉,

才子佳人为你陶醉,

乾隆皇帝为你放弃帝位。

茶啊!在我的心中

你永远最美最美。

你是能喝的唐诗宋词,

你是《聊斋》里的小翠,

你是禅,你是梦,

你是海里的浪花,

你是天边的流霞,

你是观音菩萨净瓶中的甘露,

你是任由我想像的一杯水!

     

只有对茶的认识观念突破了,思想解放了,我们喝茶的方式才可能“古法创新,新法承古”,取得突破性发展,才可能成为受大众追捧的时尚生活艺术。


三、“茶艺”的创新


(一)什么是茶艺

   

对茶的认识更新了,那么“茶艺”的概念要不要更新?当然要!目前我们对茶艺的定义是:“茶艺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艺术”。过去许多茶艺爱好者把“茶艺”视为表演艺术,现在我们把茶艺定性为生活艺术,这一改变非常重要。


(二)表演艺术与生活艺术有什么不同?

     

把茶艺定性为表演艺术,势必侧重于茶艺的观赏价值,只强调视听效果。但是,把茶艺定性为生活艺术则侧重于强调茶艺的过程美与结果美要相统一。过程美包括茶空间的营造、茶具的选配、茶席的布置、服饰与化装的搭配,以及茶艺演示的过程都唯美是求。结果美是强调茶艺归根到底是要泡出一壶好茶。即通过过程美使人得到听觉视觉的享受,通过结果美,使人能喝到好茶,得到嗅觉味觉的享受,最终使人身心都,愉悦。


(三)为什么要强调茶道对茶艺的指导

      

强调茶艺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特别重要,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对“道”与“艺”有明确的界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周易》中明确指出:“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文中所谓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层面的概念,如宗教、信仰、规律等。文中所谓的“器”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如技能、茶叶、茶具等。因此修习中国茶文化应该“心术并重,道艺双修,以道驭艺,以艺示道。


四、创建“三足鼎立,四轮驱动”的《茶艺学》理论新体系

茶与茶艺的概念创新问题解决了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构建中国茶艺学的理论新体系,我把这个新体系归纳为“三足鼎立,四轮驱动”。


(一)三足鼎立

 

目前中国的茶艺学教材基本上都偏重于“清饮”,而忽视了“调饮”和“药饮”。


1、“清饮”是指品茗时不添加任何辅料或调味剂,只用选定的茶来冲泡。品饮的时候闻的是这款茶的本香,品的是这款茶的本味。清饮精细高雅,是大多数汉族茶人的习惯,也是茶叶审评时不可替代的审评方法。但是,清饮无法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男女老少,对喝茶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2、“调饮”是指在喝茶时根据自己或客人的喜好,在茶中加奶、加花、加果、加糖、加蜜、加冰、加酒……调制出美味可口的饮料。“调饮”备受儿童丶女士、青少年以及少数民族和国外茶人的欢迎。


3、“药饮”是指根据药理和防治疾病的需要,在喝茶时选用药食两用的食材与茶配伍,冲泡或煎煮出具有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功效的茶。这是茶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足鼎立”即在新茶艺学中构建起精细高雅的清饮、温馨浪漫的调饮、益寿延年的药饮,三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品饮理论体系。


(二)四轮驱动

       

“四轮驱动”是根据茶艺的主要功能和习茶者的主要目的设计茶艺的培训类型。主要有表演型茶艺、生活型茶艺、营销型茶艺、养生型茶艺等四类,对这四类茶艺分别研究,分科培训,促进茶艺百花齐放,协调发展称之为“四轮驱动”。


1、表演型茶艺:

     

表演型茶艺是中国茶艺发展的“重中之先”,它是借助舞台艺术使茶艺具有更佳的视听效果,更具观赏价值。它主要通过吸引传媒聚焦,抓住大众眼球,引起社会关注来宣传茶文化,提升产茶区、产茶企业和茶业品牌的知名度。


2、生活型茶艺:生活型茶艺是茶艺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学习茶艺的根本是学习对美、对人、对已、对生命的热爱,并且学会以茶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美好生活。这类茶艺的创新重点是以茶道为灵魂,让人能从一杯茶中品味出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从一杯茶中品味出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一杯茶中品味出当代中国茶人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3、营销型茶艺:

     

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中之急”,因为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瓶颈是营销不暢,而营销型茶艺要求茶艺师不仅能多充分地展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而且能够巧妙介绍茶叶商品內在的魅力因素。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是茶叶的卫生指标和色香味形,这是茶叶营销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茶艺基本功,把茶泡好才能充分展示出茶叶的商品保障因素。

     

魅力因素是指茶叶的珍稀度、名贵度、独特的养生功效、内在的动人故事以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显然必须把茶讲好,巧妙介绍茶的魅力因素,才能让客人产生购买欲望,并最终实施购买行为。

 

4、养生型茶艺

 

这是茶艺发展的“重中之首”,因为健康长寿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正确地喝茶能使人延年益寿,不少人都公认茶道养生是康养的最好方法。目前我们“六如”的茶道养生培训早已打破了行业界限,把我们祖先的养生大智慧与当代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高枝嫁接”,实行“以茶养身,以道养心,以艺娱人”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我的新专著《茶道养生的是与非》己经缴稿,正在世界图书出版社编辑,在此不赘。


各位韩国朋友,各位专家教授,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渊远流长,中韩两国的茶文化交流硕果累累。希望我们两国茶文化的交流能进一步加强。“六如”茶文化研究院设在古都西安,早在隋唐时代你们的先贤就常来西安取经,十分欢迎你们到西安“六如”来做深入的茶文化交流。在此我特别感谢圆光大学给了我与各位专家教授结茶缘结善缘的机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