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经济“成绩单”已正式揭晓。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从数据来看,前六大省份经济总量合计近60万亿元;70%的省份增速更是持平甚至超过全国水平,多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此过程中,茶行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推手,同样贡献出一份力,2025年,茶业如何再立潮头?
与茶有关
多省经济再攀高峰
NEWS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规划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显然,农业在新一年中仍彰显出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在对农业数据做解读的同时,也对茶业发展情况加以呈现。
从表格可知,江西茶叶产量8.3万吨,同比增长4.4%;陕西茶叶产量11.53万吨,增长7.9%……各省份茶叶产量增长率虽有所差异,但普遍实现提升。当然,上述数据仅选自各省相关部门对农业运行情况的解读。其他地区也正采取多重举措,竭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诸多成效。
从增长之“量”看发展之“质”。显然,当地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以及行业从业者的献策聚力。从工作回顾可知,多个省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等措施,确保农业经济实现稳中向好,为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青岗岭生态茶园 (图片来源:文旅五峰 季卫民 摄)
聚焦
《政府工作报告》的涉茶关键词
NEWS
”
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一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近期,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回顾过往并规划未来经济,涉茶部分不在少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茶博会、特色产业等关键词,或为2024年整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时代更迭,多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及锋而试。《2024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指出,传统品牌通过稳定的市场表现持续引领,新兴品牌则凭借创新推广和精准营销快速崛起,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纵观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回顾,湖北楚天好茶、赤壁青砖茶及海南雨林大叶茶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凭核心势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茶博会、特色产业也助力经济提升,如2024中国好绿茶大会暨第16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拓展贵州茶叶销路;福建工夫茶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云南茶叶产量名列全国第一,茶产业重要性显著。
△五指山市水满乡的茶园 (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李天平 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这一重要节点上,多个产茶大省在部署重点工作时,将目光瞄准茶产业,定下发力方向。
2024年末,从大国外交时刻再提“万里茶道”到《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发布等,万里茶道一度成为新闻热词。基于此,福建、河南、湖北等多地将新年重点工作部署为万里茶道的申遗工作,以让万里茶道再度焕发光彩。
△2024年当地10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图片来源:新华社 翟健岚 摄)
除此之外,福建将焦点瞄准“三茶”统筹理念、福茶“福品”消费,表明除产业本身外,其经济价值也至关重要。无独有偶,四川将提升茶叶附加值、贵州也将扩大茶叶出口等。产茶省在保持着茶行业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也将赋予其新生命力。
茶产业日益前进
如何走出新高度
NEWS
”
《2024-2025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洞察行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茶叶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连年增长态势,预计2028年茶叶市场规模可达到5309.6亿元。眼下,中国茶正值转型升级的“黄金时代”,各省如何迎头赶上,走出新高度?
前瞻的政策指引、行业从业者的多维发力,是茶业阔步向前的底气。以政府工作报告和农业数据分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福建、云南两省为例,其行业发展思路值得参考。为此,“说茶”特邀当地茶业专家进行相关解读。
2024年福建省茶产业在“三茶”统筹战略推动下,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杰出中华茶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指出,这归功于省内所采取的多维举措,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顶层设计强化“三茶”统筹
以全产业链为主线,坚持“一稳定、二促进、三提升”思路。积极推进一产种植绿色生态化、初精制加工清洁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支持茶科技研发、标准化建设与品牌文化创新化发展。
2、加强品牌与市场拓展
组织“闽茶海丝行”“闽茶中国行”,积极开展或组织参加国内、国际各大茶叶展,拓展国内外市场。持续扶持打造茶叶公用区域品牌,加强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与宣传,扩大市场空间。
3、扩大标准化与科研支持
发挥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茶标委白茶、红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和有机茶工作组秘书处设在福建省的作用,推进标准化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加强各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茶产业新质生产力研发中心,推进茶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与智能装备研发应用。
茶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并为全省600万茶农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促进茶农持续增收,云茶产业呈现“百家争茗、百花齐放、兴兴向荣”的发展态势,因此被誉为“向阳产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何青元表示:
1、云南省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1+10+3”重点产业之一。得益于政策激励与市场利好的双重推动,云南省茶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目前其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已突破200万亩,稳居全国首位。
2、云茶品牌矩阵的形成,包括云南普洱茶等区域公共品牌,以及112个县、8个主产茶州市的区域品牌和108座名山名茶品牌,还有云南十大名茶龙头企业品牌,共同构成强大的品牌矩阵。
3、政策激励下,云南通过有机和绿色茶园认证补贴、十大名品评选和一县一业重点支持等措施,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多元化发展。
经济增速目标是发展预期的体现。世界变局下,31个省区市2025年GDP增速目标也已全部出炉,总体呈“立足5.0%,稳中求进”的态势,在这一背景下,茶行业的发展亦令人瞩目,从多项官方文件来看,茶行业的前行方向即将定调,其未来发展如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