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普洱茶想要卖出一个好价钱,一要同名山挂钩,二要有大师加持。由大师亲手打造的名山茶几乎就成了茶商们的赚钱密码。有能力的自己就是大师,能力差点的请大师,再没能力的装大师。赚钱嘛,不寒碜。
你要说这大师茶跟同样原料打造的普洱茶有啥区别,说句实在话,除了包装上有关大师的元素,其余无二。但这类茶就是能卖出高价,也有那么多人买账。究其原因,大师茶能够给买茶的人提供足够多的情绪价值,也正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买茶人才愿意多花钱。
买大师茶的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出于对大师的崇拜,笃信由大师打造出来的茶相比其他产品能够更上一层楼;还有一类就是希望通过买大师茶然后将其作为拓展社交圈的载体,去寻找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人;最后一类则是相信大师茶有大师背书,这样在市场交易中能够多一道光环,升值又快不说还能更好出手。
早期市场这么玩确实没啥问题,有人通过喝大师茶拓展了自己的商业圈,早期的大师茶也确实升值迅猛。但是普洱茶市场就是这样,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商业壁垒。当一种模式被证明可行并且能够带来大量收益后,立马就会被成规模化复制。以前名山古寨才几座啊,现在产区光名字就能拉出来好几张纸。名山,名山,想办法让山出名就是。大师茶也是如此,前几年市场上遍地都是大师茶的时候,就意味着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早年这么搞的茶企赚的是大钱,后一波跟进的吃到了红利,再往后哪一个不是亏的稀里哗啦。
所以大师茶不再流行,其本质就是这种商业模式不再适应当下的市场。而大师这两个字本身,也都跟着一起变了味。都说茶难做,其实难的不是做茶,而是人心呐。
文: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