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产业需要的:不再是反思,而是自信!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中国茶产业需要的:不再是反思,而是自信!

茶圈有一种声音:

立顿打败四千多年中国茶,七万家中国茶企比不过一个立顿。中国茶企,始终活在立顿30亿美元销量的阴影之下。

透过现象看到中国茶叶的本质,只想说:中国茶叶,应该自信!

-01-中国茶,不该有阴影

茶叶,源于中国,

中国茶叶。不仅产量世界第一,还有世界上最全的茶叶品种。

长江中下游盛产名优绿茶、东南沿海有优质乌龙茶、长江上中游特色绿茶、西南红茶和普洱茶等特种茶等4大优势区域,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红、青、黑、白、黄6大茶类的国家。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18个产茶省有茶园4995.4万亩,可采摘4539.89万亩,干毛茶产量318.1万吨(产量几乎是第二名印度的两倍多),干毛茶产值3180.68亿元。内销239.75万吨,内销总额3395.27亿元。

很多人拿中国茶叶与立顿对比,主要是几个方面:

1.生产环节,我国茶叶单产量仅为印度的36%。2017年,我国茶叶每公顷产茶830千克,印度每公顷产茶2190千克。

2.加工环节,我国有茶叶加工企业约6.6万家(几年前的数据),平均年加工量34吨,精深加工的茶叶比例仅占6%,50%以上的出口茶产品都是原料型初级产品,出口价格偏低。2022年,中国所有茶企出口额只有20.82亿美元。

3.销售和品牌建设,我国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我国茶叶没有大品牌,哪怕中粮旗下的中茶,2019年营收16.3亿元,而立顿茶一年卖了30亿美元。

乍看很有道理,其实,牛头比马嘴,是用自己的短处去比较别人的长处。

首先,中国茶叶单产量?

单产量的背后,是手工和机械化的问题。

中国人喝茶,讲究嫩。以西湖龙井为例,5万个芽头才能炒一斤茶。普洱茶虽然讲究条索显毫,但采茶的时候,依然是择最嫩的采摘。为满足国人的消费习惯,挑最嫩的采,单产肯定上不去。

如果机械化采摘,单产量一定会增大,但国人不喜欢,产出来却没有人喝,产茶还有什么意义。土耳其茶叶单产量还是中国的4倍呢,但总产量却不到中国的零头!!!

其次,出口以原料为主,一国出口额不及立顿。

销售额的背后,我们应看清消费主体。

中国茶叶以手工加工为主不假,精加工企业少,出口额不及立顿销售额也是事实。

但更应该看清楚,中国茶有名优茶和大宗茶,名优茶国内消费,大宗茶以出口为主。

2017年,我国大宗茶133.5万吨,产值479.8亿元;名优茶产量产量127.4万吨,比大宗茶少6.1万吨,产值却达1429.8亿元。也就是说:名优茶用更少的产量,创造了大宗茶3倍的产值。

忽视中国名优茶的产值,用大宗茶的出口额与立顿对比,毫无可比性。

2022年,中国茶叶内销3395.27亿元,是立顿的10几倍!

最后,品牌建设。

立顿是一个品牌,一个茶叶品牌能做到30亿美元销售额,这是立顿的强大之处,但中国茶叶也不必妄自菲薄。

没有大茶企是事实,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世界级的大品牌。

要说品牌对比,换个角度,立顿是(品牌)茶,中国茶叶也是茶。茅台酒是(品牌)酒,葡萄酒也是酒,中国茅台酒市值2.3万亿,去年销量1003亿,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额大约240亿人民币(29.9亿欧)。

我们可以说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还不如一个中国茅台吗?这个比喻也许不恰当,但本质是一样的。两者不在一条道,没有可比性。

-02-傲慢与偏见

立顿,一度是中国茶企头上的魔咒!

“中国7万家茶企不如一个不产茶的立顿”,这句话,让中国茶企想起立顿都会瑟瑟发抖,以至于我们总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对比,相较之下,越加自惭形秽。

其实大可不必,“中国7万家茶企不如一个不产茶的立顿”的出处,是2008年底,一位新华社的记者说的。


之所以说这句话,不仿看看当时中国的茶叶实力。

2007年,我国茶叶总产量只有114万吨,居世界第一,当时毛茶平均单价26元/公斤,全国茶叶总产值298亿元。

那时候,立顿全球销量就已经接近30亿美元了!

当时的中国茶叶,抬头仰望着立顿的巅峰时期,一个品牌的销量居然能和世界最大产茶国相比,这怎么可能?

当时,立顿让人屏息的强大,在心里烙下了阴影,茶行业不大,一个传一个,一直传到了今天。

然而,2022年的中国茶叶产值翻了10几倍。300多万吨的产量,甩出第二名印度几条街,2396亿的内销市场,足以让立顿看着就眼红,讽刺的是,国人并不喜欢袋泡茶!

中国茶叶,早已不在全国茶叶产值只有298亿元的2008年!

那句“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立顿”,是15年前的往事,在今天的中国茶行业,根本站不住脚。

-03-道不同,不相为谋

很多人喜欢拿立顿举例子,告诫中国茶企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大品牌。

比如1880年,汤姆斯立顿如何发现商机,“从茶园到茶杯”的口号有多响亮,立顿如何在世界各地建立茶产业链,如何缩短中间环节,如何抱上联合利华的大腿,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重点只有一句:立顿的机械化生产很成功。

从中国茶叶出口,抢占世界市场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

但就中国内销现实来看,立顿与中国茶叶,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中国茶叶主体走上机械化道路,毫无疑问是为了模仿而模仿,为了品牌而品牌,这是邯郸学步,不识归路!

如果真这样做出来,大多数国内消费者不一定买单。中国茶叶可能还没有造出大牌茶叶,就已经失掉国内茶客的心。

中国茶叶与立顿的本质区别:立顿是商品,中国茶是品类;立顿喝的是饮料,中国茶喝的是茶文化。

国人喝茶,喝的是茶的色香味

喝过立顿茶的人都知道,立顿茶有一点茶的味道,比水稍微好喝一点,但也仅此而已。

而中国茶叶,喝的是茶的高品质,香气、滋味、回甘。

茶叶品质,中国六大茶类各领风骚:

绿茶中的西湖龙井滋味甘鲜醇和,香气优雅高清,汤色碧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红茶里的祁门工夫,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乌龙茶里铁观音的观音韵更是让人着迷。

普洱茶的兰香、蜜香、汤香,滋味都让无数茶客把普洱茶视为喝茶的终点,味觉信仰绝不是吹出来的。

这些都是中国茶叶的独特之处,如此色香味俱全的饮料,放眼世界,只有顶级葡萄酒与之一拼。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茶文化有独一无二的精神属性。


国人喝茶,喝的是茶文化

茶叶,是国人的精神寄托。国人喝茶,人生如茶,一盏茶叶沉浮见,尘世烦恼皆放下的精神境界;喝的是丹青难写,瓯鼎易烹的茶德。

喝的是一水一茶一器交融时,修身养性的闲情雅致;喝的是纵然人情冷暖,人走茶冷,也能在有茶相伴的日子里,慰藉人生往事。

世间饮料无数,唯独茶可以称之为“道”。

中国茶叶与立顿,虽然都有茶的名字,其实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写在最后:

2008年,新华社记者看着中国茶产业现状,发出“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立顿”的感叹。从此,立顿成为中国茶企的噩梦。

今天,我们用时代的眼光再看这句话,我们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单挑出一家中国茶企,卖不过立顿的事实。但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该以点盖面,以立顿讽刺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好不好,中国茶客最有发言权:中国茶客喜欢就好,符合国内现实就好。


随着民族复兴,各行各业对待外国产业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以前,有人吹国外手机,华为来了。以前,有人吹外国汽车,比亚迪来了。

现在,有人仍然吹立顿,但不久的将来,中国茶叶深加工又弯道超车了。这绝不是痴人说梦,而是生产力的发展外溢到每一个行业,必然带来各大产业的井喷。

国家实力,摆在这里,无论哪一个行业:

我们要做的,不再是反思,而是自信。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