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朋友说他找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找一群具有很高品鉴水平的人,然后让他们盲品市面上流行的普洱茶并进行打分,最后再把打分的结果按照价格区间来进行排列并加以公布,这样消费者买茶就会很容易了。
通过盲品来给茶打分这种想法实际在普洱茶市场当中已经讨论很多年了,其实绝大多数茶博会在举办的过程中也会通过盲品来对参展作品进行打分,最后通过分数来进行颁奖。但这也仅限与茶博会上面,如果要放到全行业来进行,实际还有许多难度需要克服。
首先就是盲品的人群,是由专业的茶人来打分还是由资深的茶客来打分亦或是仅仅是一般的喝茶者来打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专业的茶人会对以老班章为代表,口感比较厚重的普洱茶给予很高的分数,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老班章还是过于重口了。在茶有百味适口为珍的前提下,打分本身就充满了主观臆断,作为参考尚可,但作为购买的依据未必能使消费者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其次就是盲品人群的可靠性。人不是机器,尤其是资深茶客基本都有自己偏好的品牌。这要是在盲品的过程中喝到了自己中意品牌的产品,你说是打高分呢还是打高分呢?当个人把品牌偏好带入这套打分系统,不就又回到了消费者跟着大神选品牌喝茶的道路之上,换言之这不又成了广告宣传。
最后就得说品牌本身,做茶多少也有些潜规则。作为商家既要有口碑,又要有利润。业内往往这样应对,每年推出一部分极具性价比的产品来积累口碑,然后再推一些性价比不那么高的产品来做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系企业的经营。倘若真有这么一个评测系统,恐怕茶企们都要去喝西北风,能不能喝到更多的好茶我不敢说,茶企之间卷到最后会形成垄断到是真。
总之喝茶买茶这件事,融入到几个喝茶的圈子中,时不时搞点盲品活动,对主流产品做到心里有数,偶尔把盲品的过程以茶评的形式发出,给一般茶客提供参考,似乎更为妥当一些。
文: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