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国人过节为什么喜欢送茶?
礼,在中国由来已久。礼尚往来沿袭千年,逢年过节要送礼,好友相聚要送礼,合作伙伴要送礼,有事相求要送礼!礼物中“烟、酒、茶”绝对名列前茅。烟、酒相比于茶,需要因人施礼,但是不管送什么人,送茶总是不会错的,大家都遵循这个规律,但你真的知道为什么吗
皖沪茶情记忆
王镇恒,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和茶树栽培专家,原安徽农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长期从事茶学科研和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为中国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做出诸多贡献。在茶树解剖、茶树生态研
壶嘴为什么不能对着人?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在众多茶具中有这样一件特殊器皿最为茶人青睐,它便是用来泡茶的茶壶。茶壶因茶而生,茶壶之美,美于分享。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有客来时,沏一壶好茶,执壶倾茗,列杯分茶。茶韵生香,缕缕茶烟升起,隐逸
心若向暖,何惧人走茶凉
有人认为:人来人往,人走茶凉。新人亲密,旧人淡忘。走过西东,人不再亲,心渐渐凉。君偶伤感,可谓人走茶凉!有人说,早已看破红尘。殊不知,滚滚红尘真情在;有人说,洞悉世态炎凉。殊不知,炎凉世态人不凉。孤独的人,才会感到人走茶凉。只要人的心态阳光,
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普洱茶的盛况
编者按:想完整的了解普洱茶的历史,非常不容易。从佛海茶厂的创办到现在的勐海茶厂,普洱茶的每一次转变背后都有着无数人在付出,从李佛一到范和均,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普洱茶的盛况。《普洱茶七堂课》第三堂课「拓荒者」为你解读这其中的波澜壮阔。-----
邀您一起进入时光隧道,看看百年前的茶馆长啥样吧!
汪裕泰自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70个年头了。170年时间,汪裕泰久经岁月洗礼,历久弥新。现在,不妨就走进时光隧道,回到汪裕泰创立之初,一起来看看当时茶业百态吧!清代大众化的茶馆茶馆的兴盛,始于明清年代,尤其是到了清代,中国的茶文化不仅只局限于
我为何要提出“泡茶艺术”
泡茶艺术是个新鲜词在茶文化界,泡茶艺术是一个新鲜事物。这是有人第一次正式把泡茶这件事当成艺术来看待。所谓泡茶艺术,就是把茶泡好喝的艺术。它是为人的嘴服务的,它的定位和最终落脚点是“味觉的审美。”在我之前,没有人这样说。历代著名茶人陆羽、卢仝、
若人生只如初见 自古佳茗似佳人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灵魂有韧性的人,在阳光下逐梦,风雨中奔跑,历尽艰辛方能淬炼出闪光的灵魂。品千年茶道,
李渔:将茶事入戏进小说
李渔(1611—1680),本名仙侣,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祖籍浙江兰溪夏李村,明万历三十九年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李渔是一位戏曲、小说兼擅的杰出作家。他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绰有余裕,于品茶经验颇丰,并把茶事入戏曲、进小
星河滚烫,茶烟清好,浓茶淡水,细斟慢酌
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着一颗美好的心,才能看山水静美,风月温柔,也才能始终保持着对梦想如初的期待。平凡的人生不平庸,拥有自己的梦想,尚有未来可言。正如茶,总要在生命中绽放一次最美的光彩。星河滚烫,茶烟清好。恰在这冬日,空山林寂,天地清
净一室,煮一茶,读一书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诚斋集·习斋论语讲义序》中说:“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读书者,否也。《国风》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诗人杨万里把读书的辛苦比作“茶”,把读书的受益比作“荠”,非源于心得而不能道之。
天气渐冷,围炉煮茶,约么?
煮,是一次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等待着变化,等待着惊喜……投茶入水,随着温度提升,看热气一点点弥漫,茶香渐渐氤氲,听壶里“咕咕”的冒着泡,暖了四周。天气日渐寒凉,此时煮茶法相较于泡茶更为得宜。经小火慢煲的茶汤,汤色有如琥珀,茶性温热,行气血,祛
品位十足喝乌龙,风华绝代铁观音
乌龙茶也称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完全发酵)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叶。因此,它具有绿茶清香的气味和红茶甘甜的口感,并且巧妙地抑制了红茶之涩和绿茶之苦。乌龙茶制茶的工艺大致步骤可分为:晒青、晾青、摇青、揉捻、干燥和拣梗。泡好一壶乌龙茶的必
滚滚红尘,一盏清茗酬知音
有时候,人生像一壶茶,苦中带有甘甜,涩中带着清香。那苦涩的滋味从舌尖上蔓延开去,甜味自然涌上心头。品尽人间清苦味,方悟心中一味禅。就像那灿烂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最温暖美好,就像那象征的希望的黎明总是要越过漫长的漆黑。芸芸众生,其实与壶无异,只有千
老祖宗为什么都要喝茶?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养生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旅行的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茶在中
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中国茶艺美学基本理念
“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中国茶道美学表现形式的基本法则。“道法自然”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句话的原意是指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所以人应效法于地;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故地应效法于天;天不违道,乃得全复,
生活中,唯爱与茶不可辜负
不喝茶的人对喝茶的人总是无法理解,不管去到哪,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天气,一心只想着茶、茶、茶,仿佛茶就是空气,没有了茶就活不下去。还没喝茶之前,对喝茶的乐趣也完全无法理解,直至开始喝茶,一入茶门深似海……“夏有凉风冬有雪,春有百花秋有月,若
人到中年,越来越放不下茶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经历的事情多了,会更注重内在修养与人生的意义。有人说:人到中年,才算喝懂茶,尤其在40岁之后。这个懂茶并非说专业领域里如何品茶、研究茶,而是对茶之一道与人生道理之间的领悟。爱喝茶的人,步入中年
茶中蕴五行,解读茶的五行能量
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人有肺、肝、肾、心、脾五脏,中国茶,恰好又分为白、黄、黑、红、绿五色,五色又生出辛、甘、咸、苦、酸五味。这五行、五脏、五色、五味之间,便构成了一个丝丝相扣的“养生环”。一叶草木治百病茶能养生,这在许多古代茶书以及医
品白茶,知白茶
一种白茶千种味,却又有万种风韵。让我们来品饮白茶,享受那不可言喻的香醇喜悦之感,享受她带给我们的甘甜,清冽,那种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细微感觉,让它带我们去感受自然,分享健康。让我们细看白茶的万种风韵。白茶,一种慢性子的茶,开水一泡冲下去,属于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