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船古道”寻迹,百年兴衰茶船道 风云变幻写传奇(上)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茶船古道”寻迹,百年兴衰茶船道 风云变幻写传奇(上)

伴随着六堡茶产业的兴衰浮沉,茶船古道走过了成型一繁盛—沉寂一活跃—衰落的漫长历程,在中国茶运史上留下了绚丽的篇章。

古道苍茫,岁月悠悠。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历经了数百年的风云变幻,而茶船古道也走过了成型一繁盛一沉寂一活跃一衰落的漫长历程。

如今,六堡茶产业正全面复兴,茶船古道却更多地只是剩下了一些旧日痕迹。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条与六堡茶相生相伴的古道,谱写出了中国茶运史上独特的绚丽篇章。

清朝康熙三十二年的苍梧地图可看到“茶亭”之名

1.清朝同治年间编修的《苍梧县志》有关于六堡茶的记载

2.清朝同治年间编修的《苍梧县志》附地图上山心西北(即六堡方向)为“茶亭岭”

3.清末、广州、武汉、上海等地的码头工人将各地收来的茶叶分装打包后运往海外,其中,打包茶叶需用人工踩压的方式把茶叶压实,每个木箱上都有所属商行的标示和名字

清末民初广州码头上用于运输茶叶的船舶

茶叶外销古道兴

五月入夏,春茶采尽,但穿行在苍梧县六堡镇的群山之间,依然满目苍翠。微雨初霁,遥望远方,沿着山麓拾级而上的茶园隐没于雾岚缭绕之处。

“又得准备收夏茶了。”老茶农易良成世代在六堡镇四柳村种茶,年龄的原因令他如今已经较少干重活。但每到采茶季节,他依然会惦记起那些忙碌的日子。让他惦记的,还有深山里的那些老茶树。他以前在不倚和四柳的山中,曾见过大量径围达到两三尺的野生老茶树,“有些茶树一个人还抱不住”。

这些古茶树见证了六堡产茶的历史。六堡多山,山中自古多产茶,茶亦因地而得名,是故称为“六堡茶”。

在六堡镇境内,从梧桐到理冲,从塘平到不倚,从四柳到高枧,峰峦叠嶂,溪涧纵横。在这些海拔接近1000米的高山之间,种植着众多茶树。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六堡茶产区便有不倚村产区(古恭州茶区)、塘平村产区(含黑石茶区)、公坪村产区、山坪村产区、四柳村产区(古芦笛茶区)等。

六堡茶区的茶农采摘鲜茶叶以后,一般都用家中的铁锅炒青,或将茶叶入木甑以蒸气杀青,然后把杀青完毕的茶叶装入大簸箕,用脚踩搓揉捻,揉好后堆积晾晒成茶。如今,现代的揉捻设备普及已经让许多茶农“洗脚上岸”。但纵然时隔多年,六堡镇的老人谢育才对传统制茶方法仍然记忆犹新:“以前谁是做茶的一目了然,因为经常要踩茶和揉茶,受到茶叶汁液的浸泡,茶农的手和脚常年都是黑色的。”

六堡镇黑石村里的老茶农陈式才的家族在当地世代种茶。“我阿翁(爷爷)那时候,黑石村里家家都种茶制茶,年年都做不少茶拿出去卖,我家当时就有二十来亩茶山,一年也能制几千斤干茶。”

过去的日子里,六堡茶区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六堡茶的种植与制作,农户所产的茶叶除了一部分留作自用外,剩余的基本用于交易。

因此,六堡茶的产销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在一张留存至今的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的手绘苍梧县地图上,六堡镇所在的区域被标为“茶亭”。据考,“茶亭”在六堡当地是一种类似于亭子的建筑物,主要用于茶商和茶农在采茶季节时收购、交易和储存茶叶。而同治年间编修的《苍梧县志》所附的苍梧县地图里,相同的位置则标注为“茶亭岭”。

上述两图互为印证,六堡镇在清代已是一个闻名遐迩的茶叶产销区,以至于“茶亭”取代了“多贤”和“六堡”,成为当地的地理标志。

据康熙年间编修的《苍梧县志》所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从康熙中期至同治末年的一百多年间,六堡当地更是不断改进制茶技法,使出产的六堡茶实现了茶味醇厚的定型。随着品种定型、种植面积扩大,六堡茶产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以明清时期的人口水平,附近的苍梧县城和梧州府城显然难以消化六堡茶区如此大的茶叶产量。于是,借助水路便利,西江沿线地区自然就成了六堡茶的主要销售方向。

内外消费促延伸

自清朝起,这条起于六堡镇,终点到广州城的中国境内运输线路的运行轨迹已经十分明显。但六堡茶在茶船古道上的流转并没有停止于广州,而是经由这个著名的商埠,再对接上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新一轮征程——出口我国的港澳地区,并通达南洋诸国。

六堡镇九城村的一户农家保留的1925年撰写的族谱里,明确记录着当地有地名为“茶亭”

大量的茶叶出口贸易,使两广地区的茶叶交易高度活跃,而六堡茶也以廉价、品质醇厚、耐存放、便于长途运输的特性,很快得到了港澳地区乃至南洋地区消费市场的认可。而进入晚清以后,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锡矿开发的高潮,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大批华工因此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以两广、福建、海南籍为主的大量华工进入南洋各地后,主要从事开矿、垦荒种植、制糖等重体力工作。这些华工多来自岭南地区,自身就有饮茶的习惯,而且南洋地区的工作生活环境酷热暑湿,具有消暑、化湿、养胃功能且可以长期存放的六堡茶就成了他们的日常必备用茶。据1940年广西省统计处修编的《广西年鉴》介绍,到1935年,广西出口六堡茶类的茶叶已经达到1128.95吨。而这个出口量还未包括那些绕过广西,直接经广东口岸出口的六堡茶。

1929年,梧州江面上货船来往不绝,六堡茶通过西江销往海外

而国内的消费市场方面,民国以后,在两广地区,饮茶风气日益兴盛,茶肆行业快速发展,茶叶消费向社会各个阶层渗透,这给六堡茶产销带来了机遇。1934年,国民政府农村复兴委员会派出专家组,进行了一次全国性茶叶消费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广东省每年人均消费茶叶量为2.1斤,占据抽样调查的14个省份之首,广西也以每年人均消费茶叶量1.43斤排在第七位。1945年广西地方政府编修的《广西农业通讯》记载:“六堡茶当收成时,粤商在合口圩设庄收买,再烹炼制成茶饼,甚为精制,熬而饮之,味与普洱同,年产约50万斤……过去茶叶产最多要算1930年至1937年。那时候,在六堡街及狮寨街各有十余间茶庄收茶十余万(斤),最少也收六七万(斤)茶,那时茶叶生产最旺盛,茶叶之销路不错,茶价也不低,每斤上茶值米五六斤。”

强劲的消费输出,使得茶船古道从清末到1941年东南亚地区被日军侵占以前,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处于高速运作的状态。据《论近代新式内河航运发展与腹地商业结构的演变》一文所记载:“1912年~1934年间,梧州商人在梧州先后兴办了20多家航运公司……1931年,梧州的注册轮船已有41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轮渡船达121艘,翌年增至177艘,可载客11691人,可载货9078吨。轮船运输的发展并没有迅速取代传统木帆船运输。相反,由于航道自然条件、常关税制有利帆船等因素,在西江干支流中形成互补发展……1935年6月,(广西)全省民船有4629艘(埠内船只未计),载重量竟达5678.06万公斤……至1937年,非机动木船已达1.29万艘。”

民国时期,粤式茶楼中经常是茶客满座

时局变幻,世道如戏,大时代的背景布幕下总有精彩的演出。在茶船古道高速运行的这个时空格局中,从广东进入六堡的苏氏家族与邓氏家族通过联姻,几乎控制了六堡茶区的茶叶经营。同时,两个家族又通过与茶船古道沿线地方豪族通好联袂,使得他们从六堡镇至广州的茶叶运输线路得到绝对保护。现在深圳经营茶叶生意的邓炳健儿时曾听母亲说起,邓氏家族利用从清朝光绪乙未年间(1895年)在广东郁南老家至广州商埠这段西江水路上所形成的势力,为苏邓两家在这段线路上的茶叶经营运输提供庇护,而其他茶商在六堡或梧州收购茶叶后,往往也委托苏邓两家的船队运往广州。

这两个六堡茶世家自清末起至1953年国家实施茶叶统购统销之前的那段兴衰历程,也可视作六堡茶发展史的一个剪影。这两个家族在长达半个世纪之间,衍生出了源盛、文记、英记、新记、三记等众多六堡茶庄字号,也为钩连两广乃至中国和南洋地区的茶船古道留下了一段传奇。

来源|《茶船古道》 作者:赵洋、龙天传、苏爱清、杨麦

来源 :中国六堡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