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茶六忌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买茶六忌

中国茶叶的种类繁多,再加上数不清的牌子,满大街的商家,使得在目前中国买茶成为一件颇有挑战性的事情。简要列举日常买茶六忌,希望有助于大家买茶时避开一些常见的雷区。

 

一忌:产品生产相关信息不全甚至三无

 

国家对于茶叶产品包装上的信息标准,有相应的规范,要求标注产品名称、配料、产品标准代号、质量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产地以及出品商和/或生产厂信息(名称、地址、电话、许可证信息)等。所以,当有人拿着产品包装相关信息不全甚至三无的产品向你兜售时,你就得小心了。

 

当你遇到一些包装“三无”的产品,但名头又好像非常响亮时,就尤其要小心了。前不久,还有朋友给我几包“三无”的金骏眉,说是别人送给领导的,让我试一试。冲泡之前我大体感觉是,估计又要当一回小白兔了。冲泡后感的觉,其实就只能说是一款平淡无奇的普通红茶而已。这种茶,如果自己买,也就免了。即使要买,也是建议找到正宗靠谱的企业去购买。

 

当然,也可能你有些种茶做茶的朋友,直接以简易甚至是牛皮纸包装给你赠送一些自己出产的茶叶,那是另当别论。

 

二忌:盲目追求年份,唯老是从

 

2005-2007年间的普洱热潮,不仅仅带动了普洱老茶的市场,而且带动了国人对于各种各样老茶的兴趣。中国是绿茶大国,而绿茶则是讲究新鲜。但在老茶的兴趣被点燃后,有些人却又唯老是从,盲目追求年份。不时会遇到有人说,“本人是非三十年以上的老茶不喝的”。与之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好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店老茶开”,五六十年的老茶恨不得随处可见,甚至“百年老茶”也不稀奇。

 

我们不否定当今世上还存在一些四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老茶”,但当时的产量又有多少?能留存至今又能有多少?更何况,在那个认为茶叶必须在两三年保质期内喝掉的年代,又有多少能留存至今?

 

我们不妨再退一步,即便是来路清楚的年份茶,也不必唯年份轮,而是要以其最终呈现的综合品质作为价值评价标准,而不要迷信年份。因为,年份茶的基础品质、储存地点与储存环境及其温度与湿度等,都会对后续年份的品质变化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年份茶的品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本人之前的文章,《喝普洱茶,别迷信年份》。

 

大家知道,现在2000年之前的年份茶的价格都已经相当可观,更久远的年份茶的价格,早就不菲。如果盲目追求年份,则很可能正好一脚踏进了一些无良商家的坑。诸如1940年代红印、标有“文革砖”字样的“文革砖”则可算是“经典假老茶”了。

 

笔者最近搜索了一些拍卖网站,发现许多拍卖的“老茶”存疑,有些甚至是一眼假,许多知名拍卖公司也是沦陷。顺手搜索了一下某宝,发现各种形形色色的可疑“老茶”,堪称触目惊心。

 

所以,请大家还是当心了——即便是当你遇到一些穿着布鞋与长袍马褂貌似仙风道骨但给你兜售一些来路不明的“陈年老茶”的人,也别无忌。

 

三忌:唯低价是从,捡漏心态过重

 

消费者买茶,希望质优价廉,这大概是一种普遍的消费期待。但也有些朋友买茶,总是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如果当你看到诸如十几块钱一斤的安溪铁观音、两百块钱一斤的“正岩”武夷岩茶、三五百块钱的二十年357克老普洱茶饼,那还是请当心咯!

 

常言道,一分价钱一分货,优良的品质,自然会对应一定的成本。

 

四忌:唯高价是从,土豪心态爆棚

 

与前一点相比,这是另外一个极端。大部分情况下,价格可以作为品质的指示器,但极端情况除外。极端低价的时候,品质风险可能会陡然增大;极端高价的时候,性价比可能会陡然降低。我们不否认市场中有些茶叶产品,原料稀有、制作精良、品质一流,相应的制作成本也远较一般产品高,对应的售价也会相对高一些。但即便是此类近乎艺术品级的产品,其售价也有一个大体的区间与范畴,而不是一味的任由商家漫天要价。

 

当然,如果你说,“我有钱,我任性”,那就当我没说。

 

五忌:只认包装,只重面子不重里子

 

包装是产品整体的一部分,好的产品包装,不仅可以对内含的核心产品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可以作为艺术化的装饰,提高整体产品价值。

 

但茶叶产品在过去多年的礼品思路主导下,出现了不少过度包装的情况。金银铜铁锡以及红木甚至楠木等各种包装材质,必要的或不必要的,经常一股脑儿上。有些茶商追求把产品做得“包装大大的,茶叶少少的”,迎合的正是有些消费者只认包装的心态。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两千多年前,韩非子所描述的“买椟还珠”的故事,我们还是不要或者尽可能少让它上演吧。

 

六忌:迷信大师

 

诚然,茶行业中有一批几十年如一日专心做茶的人,技艺纯熟心端意正,这些制茶专家与技师,成为了某一茶类或某一区域甚至全国性的知名行家,为推动茶叶生产加工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品质保障的重要标志,也树立起了其个人品牌,值得敬重和学习。

 

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业里也有些甚至不怎么会制茶但很善于钻营和沽名钓誉的“假大师”,也有一些是各种各级组织廉价授予的“大师”,甚至干脆就是自封或自吹的“大师”,从而导致“大师”泛滥,而未必值得足够采信。茶行业里数不过来的“宗师”、“泰斗”以及“……之父”、“……之母”,甚至是造假材料弄一个“国家级”传承人,早已不是新闻。

 

而更为重要的是,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保障,真正的行家与大师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远远不是全部。产品质量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茶园管理,到鲜叶采摘,到毛茶制作、到茶叶精制,到研发拼配,到包装设计与制作采购,到成品包装,最后通过物流与渠道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合格的生产硬件基础以及团队与管控体系的支持。

 

所以,真正的大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大师背后的生产硬件基础,以品控团队与体系。如果只认大师,或者迷信大师,也是有可能被带到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