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江苏溧阳千亩茶山山间颜色多样的花和树点缀在一片“绿海”中,形成美丽的春日画卷,美不胜收。江西省南昌市凤凰沟景区生态茶园内,玉兰花、樱花竞相绽放、吐露芬芳,成为春天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据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茶叶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茶叶年均总产量有多少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据预测,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到191万吨,较前一年增长9.3万吨,增幅为5.1%;市场内销额达到2661亿元;销售均价为139.3元/公斤,同比增长5.2%。2018年,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产量分别为172.24万吨、31.89万吨、26.19万吨、27.12万吨、3.37万吨、0.80万吨;除乌龙茶外,各茶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产量占比看,绿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占比分别为65.8%、12.2%、10.4%、10.0%、1.3%、0.3%;其中,绿茶、乌龙茶产量比重持续下降,白茶、黄茶增长较快,较上年分别增加33.7%、45.5%。
茶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茶产业是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特殊产业,长期以来,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始终是一种常规思路:茶叶种植第一、生产加工第二、以茶为主体的销售服务业排在了最后。尽管各地政府和企业也开始重视产品市场的推广,但还是仅限于向消费者推广一种产品,推广一种“热饮慢啜”的品饮方式,而这种几千年的品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茶叶人均消费增长极其缓慢。
传统茶叶产业向食品、、行业延伸,对于开拓中低档茶出路、提高茶叶附加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曾经有人说“中国七万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而如果能够在努力促进传统茶叶销售的同时,深入开发茶叶的利用价值,对于提升我国茶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不容小视的价值。
在消费升级与市场引导下,2017、2018年以红茶、黑茶等为代表的中小品类持续成为消费热点,在档次结构上,中档价位茶发展势头迅猛,高档价位茶市场开始恢复。
我国茶叶行业产能分布
我国茶叶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较大的天福、吴裕泰、大益等占比均不超过5%,前五家占比不超过20%。分品类来看,规模最大的绿茶极为分散,行业前五的市占率合计不到10%,乌龙茶、红茶、普洱集中度较高。
我国茶区辽阔,分布极为广阔,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38度的山东蓬莱,西至东经95度西藏东南部,东至东经122度的台湾东岸。在这一广大区域中,有浙江、安徽、湖南、台湾、四川、重庆、云南、福建、湖北、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江苏、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等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新的销售模式涌现,茶叶的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不同类别的销售渠道因其与消费者接触方式和场景的差异,针对这不同的消费人群;而线上线下,直营加盟渠道有着不同的经营侧重点,销售网点的布局或是更大的品牌占有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为主向各类年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茶叶行业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