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包皮党”广告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本文中所指的“包皮党”广告,即是:卖的人,就是靠一张包饼封皮忽悠;买的人,也只是得到一张写了某些字眼的饼皮,至于饼皮里包了什么,不需要知道了。商家广告宣传及包装所呈现的表象内容,是否与实际产品内核及品质有所对应,符合真实,没人在意与知晓。或者说,卖的人干脆就是凭借这张棉纸饼皮上的文字,博取眼球,横行无忌。
最近,网上开始盛行着众多标题为《普洱茶第一村,2008年三爬老班章熟茶特价大量批发》、《百万老班章滞销,不好喝包退,一提包邮》、《陈年老班章三爬,云南产地直发,3大片99元!》等相关三爬老班章的广告及营销软文。
它们,几乎横行于微信朋友圈、头条类、网易及百度等一众主流媒体平台。然而,在茶行业媒体中,却遍寻不了其踪迹。
另一边,一款品名为“人为民服务·公社砖”的“七十年代班章宫廷”熟茶,也同时在流量红海中逐步崭露头角,渗透进“千家万户”的手机之中。
即便,圈内茶友及普洱茶爱好者对此嗤之以鼻。甚至,讥讽唾骂。却也丝毫无损于此类广告及营销软文的大肆传播与泛滥。
这些凭借低廉价格、老班章与三爬之名为噱头的广告,在令人瞠目的覆盖率及数量下,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洗脑式营销,在网络上构建起一个“老班章茶多而便宜”的假茶帝国。
它,俨然成为一众魑魅魍魉发家致富的淘金梦。
但疯狂逐利的背后,却更是一次“集体自杀”行为:过度失真的拙劣营销,呈现出老班章假茶的虚假盛世。市场上不断被仿冒的老班章茶品泛滥,将导致其口碑形象在消费端消磨殆尽。最终,或将毁掉整个行业及云南山头茶的信誉。
百万班章滞销?三爬老班章特价批发
显然,在三爬老班章“包皮党”广告粉饰下,一切都显得很好看。
其广告及营销软文描述中,“三爬老班章熟茶”皆产自于勐海县布朗山老班章第一村,原料采用2008年老班章(古树)传统精致,并由老班章村民小组茶农协会监制完成。
根据“三爬老班章熟(生)茶”的广告图片显示,其包装棉纸上普遍印有“两章一签名”,两章即是:“布朗山乡班章村民委员会·老班章小组”、“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老班章茶农协会”等字样的印章;一签名,则是前老班章村村长三爬的签名。
这,就是所谓的“三爬老班章”。
一饼357g的“2008年三爬老班章熟(生)茶”,价格从每饼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零售、批发等多样化的销售方式,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要:量大则价格从优。
三爬是谁?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广告锁定的对象,是对普洱茶不甚了解的消费群体。是潜在客群,更是直接受害者。对应的是,这也或是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搞懂“三爬老班章”之前,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三爬是谁?
对于圈内茶友及部分普洱茶消费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谜。
三爬,老班章村往届村长。
2009年,全国普洱茶市场回暖,老班章崛起。彼时,时任老班章村长的三爬,用自己的名字作为个人品牌——三爬老班章,为其所生产的老班章茶品做对应背书。
有茶友表示,实际上,大家对三爬村长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其个人财富积累与整个老班章的上升,有着密不可分的时代关系。
但是,由于管理不严,“三爬老班章”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如今,有人借“三爬”之名进行造假,但是这个事情我们无法当面与三爬求证。因为据了解,三爬前村长目前处于服刑状态,其具体涉事原因,我们暂时无从得知。
老班章熟(生)茶到底多少钱?
写到这里,我们很有必要再了解一下,老班章茶叶价格的真实现状:
可以肯定的是,老班章从业已成名开始,其价格便呈现出持续走高。且,居高不下的势头。
为此,我们选取2018年老班章山头价和成茶价作为样本比较。
按照2018年老班章收购价显示,其小树春茶在每公斤2000元,大小树混采达到了每公斤10000元以上。其中,古树春茶报价每公斤12000—15000元,古树纯料定采价格超过每公斤20000元。
最后,做出来的老班章成茶价格几何,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数。
另一方面,普洱茶的价值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品饮价值;二是,收藏价值。
在时间作用下,一饼品质不错的普洱茶,它的风味会变化,价格也会增值。
回过头来,我们不妨看看2008年一饼老班章存放到现在的价格。以2008年陈升号老班章为例,当初市场价400元一饼,现在已经飙升至30000元左右。
以上所说的,还只是老班章普洱生茶。
一般来说,制作普洱熟茶还具有一定的风险(30%损耗)。
此前,茶语网茗星胡锦明先生曾在2016年发起过一次老班章古树纯料熟普的众筹活动。当时预售价100g/片,890元,预售结束后,恢复市场价格100g/片,1280元。
即:每公斤12800元。
可想而知,2008年的老班章熟普存放至今,其价格几何。
可以说,重金难求的老班章,即使是黄片,也并非普通人消费得起的。其原因还在于,作为山头茶中的精品,其区域特征明显。另外,目前市场对老班章的热捧,使得其原料变得稀缺,所以价格高昂。
值得一提的是,老班章实际年产古树仅40余吨。且不说老班章目前的原料价格有多高,仅仅每年老班章的原料产量和市场上涌现出的“老班章”茶品数量相比,就极其不协调。
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流通于市的“老班章”,仅仅只是与包装纸上的三个字有所联系,而所用原料与“老班章”或也没有必然关系。对应地,那些所谓的廉价“三爬老班章”的真实性,便不言而喻。
七十年代公社砖从何而来?
无独有偶,三爬老班章并不是个例。
随着普洱老茶概念的深入人心,有险恶用心之人便将其复制到了老班章假茶的营销身上。
于是,更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看到了在各大主流媒体、电商平台上,宣传力度不输“三爬老班章”的“七十年代公社砖熟茶”,超大分量每片1000克,5片仅售899元。
当然,不变的还是包装话术。
根据广告页面指出,这款产于七十年代的宫廷“公社砖”熟茶,精选“班章”原料,传统工艺精制,醇香馥郁,口感温和。并且,配上具有年代感的包装,和“为人民服务”等字样。
对此,我们特意翻阅相关文献。
按照杨凯先生撰写的《熟茶进化论》指出,普洱熟茶的概念,实际上是在1975年左右才真正确立。更为准确地说,普洱熟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是从1973年组成团队进行研发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
而,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实现全国农村公社化。规定各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直至1983年以后,正式取消人民公社制度,重建乡体制。
其中,在1979年,我国农村改革兴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另一边,在《吴疆说普洱》中指出,计划经济时代(建国初期——1992年),云南茶叶统购统销,除非外销,不可能私人订制。
也就是说,在那个茶叶统购统销的时期,每一份生产的茶叶都是由国营大厂统一完成,流传有序,并无其他厂商和个人生产普洱茶。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所谓的“七十年代班章宫廷公社砖”,实际上,就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什么是“宫廷”熟茶?
荒诞,还不止于此。
在这里,需要注意地是,“宫廷”熟茶,并不是指原料的等级(高)。
据坊间证实,“宫廷”的名字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是那时候新到任的勐海茶厂厂长为了促销高级别的原料,就用营销的手段说出了“宫廷”二字。
可以明确地是,“宫廷”并不是皇帝喝的。另外,“宫廷”也不代表普洱茶的熟茶品质就一定会高,它唯一能代表的就是芽头相对比较细,撒面比较好看,感官上比较好看。
也就是说,“宫廷熟茶”的名字越不过1998年。说得再准确点,决然早不过1998年12月。
这也就意味着,在1998年之前,从未出现过“宫廷熟茶”。
两厢一佐证,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七十年代根本没有公社砖茶,更不可能称得上是宫廷熟普。
病毒式传播,误导消费者
那么,“包皮党”广告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正因为老班章的名气日趋壮大。加之,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三爬老班章”涌现市场,“包皮党”广告快速覆盖网络,形成了眼下病毒式的扩散传播。
这,也致使“三爬老班章”,从圈内发展至如今的人尽皆知。
为了迷惑更多的消费者,这类披着陈年普洱茶、老班章原料、三爬签名外衣的“包皮党”广告,在极具煽动性文案与优惠吸引力的掩盖下,通常卖出的是品质低劣的仿冒茶叶。
尤其是,当“2008年三爬老班章熟(生)茶”上盖有颇具公信力与份量的两个印章,误导的不仅是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个体,还有整个大众消费端对老班章茶及区域的真实性认知。
我们很难想象,那些曾经因为一时被蒙蔽而购买的消费者,在拿到所谓的“08年三爬老班章熟茶”、“七十年代班章宫廷公社砖”等茶品时的,有多少人会吃尽哑巴亏?是否还有不甚懂茶的消费者,在为买到便宜老班章而沾沾自喜。
但最后结果,却可想而知,老班章或名不符实,统统刻在了消费者的心里:
一是,老班章很便宜,外传的高价都是炒作;
二是,老班章根本没好茶,品质堪忧。
这颗破坏行业的毒瘤何时才能清除?
诚然,很多人对“包皮党”广告嗤之以鼻。然而,它们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
部分网友在网络上控诉:
“三爬老班章熟茶”广告无孔不入,假冒伪劣,这是在败坏老班章,损坏整个产业链条!
老班章茶被仿冒、被造假层出不穷。显然,它像是行业内的一条毒瘤,看得见却剔除不掉。
不过,就是这个几乎人尽皆知的行业毒瘤,非但没有铲除,反而越长越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颗毒瘤越长越大,是一个值得调查与深究的问题。
如果受害的只是小部分消费者,只是老班章区域,势态尚且还不足以用恶劣来形容。
但,令人痛心与愤慨地是,这种现象不止存于老班章,普洱茶被假冒、被制假后大肆流通的情况,已经渗透进整个产业链条。不论是如今耳熟能详的知名山头,抑或是受人追捧的微型产区,无一幸免。
尽管近年来普洱茶文化及知识不断普及,尽管行业内外媒体对制假茶现象不断输出,尽管相关监管部门采取加大力度打假与惩处。
但,结果如何?
以老班章、冰岛等耳熟能详的知名山头,以及受人追捧的微型产区之名的假茶及”包皮党“广告,仍旧在市场横行无忌。
即便,广告投放平台或许不懂茶,做不了判断。但,行业内没有基本约束就可以乱来了吗?
事实上,我们从来不反对具备性价比的口粮茶。如果它们是干净的熟茶,用便宜的价格进行销售,无可厚非。但,却不能容忍,利用一张看似华丽的外皮,以老茶、老班章之名进行虚假的宣传,误导消费者。
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行骗,更是走上了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
滥用普通人不了解普洱茶知识和历史,不了解名产区价格、区域和年份时代造假的“包皮党”带来的恶果,却是要整个行业的信誉为此买单。
而真正从事假茶制作的人,虽然眼下赚得钵满盆满。但好景还会常在吗?当整个行业被毁掉后,又拿什么来继续?
结束语
茶叶造假令人发指,“包皮党”茶叶广告令人恶心。它们,不仅损害他人经济利益,危害他人健康。采用失真的过度营销,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行业本身,以及毁掉整个云南山头茶的信誉。
在这里,茶语网强烈呼吁西双版纳勐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工商部门,针对网络上横行的普洱茶“包皮党”广告,对目前假茶现象进行调查。
同时,我们也希望,消费者、茶友们能够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当源头透明,行业建立诚信体系,加大监管、惩处力度,方能肃清市场,让这些行业毒瘤无所遁形。
最后,让一切回归真实,让茶叶回归其真正的品饮属性,让更多好茶、好区域的价值得到正视与喜爱,让一切回归最初的面貌。
撰文:乌卡拉卡
图片:茶语视觉组,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