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坦岛位于新会的西南方,面积近千公顷,是潭江水域冲积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尤其适合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树生长。目前,南坦岛仍保存着1500多亩蒲葵林,经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李秉滔教授确认,是世界唯一的蒲葵林,也是我国唯一具有规模和上百年历史的蒲葵林。
从高处鸟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蒲葵林迎风挺立,覆盖了南坦岛大部分土地。宽大的葵叶好似一把把绿色的伞,撑开一片绿色的海洋,与烟波浩渺的潭江互相辉映。整个南坦岛就像镶嵌在新会大地上的绿翡翠,因此有了「翡翠之岛」的美称。
△南坦岛的蒲葵林 | 图源新会文旅
新会亦称葵乡,自古以来便葵林如海,盛产葵扇。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魏晋时期,新会就已开始种植蒲葵和加工蒲葵扇,明代时新会葵制品更是盛极全国,贸易遍及海内外,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南坦岛的蒲葵林 | 图源新会文旅
得益于独特的气候水土,南坦岛上盛产的蒲葵叶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骨骼细直,芯、蒂、柄垂直如线,有极高的加工价值,为著名的“新会葵艺”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南坦岛的蒲葵叶 | 图源新会文旅
与新会陈皮的制作技艺一样,新会葵艺也是新会人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最鼎盛时期有五百多个品种,曾出口英、法、美等24个国家。
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新湖葵艺厂参观时对新会的葵艺赞不绝口。中国著名现代作家郭沫若还曾在新会调研葵艺的发展情况期间即席挥毫写下:“清凉世界,出自手中,惊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
△周恩来总理参观新湖葵艺厂 | 图源网络
据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便有人居住在南坦岛上。至今,岛上仍有群胜、九龙、二宁、南庚自然村,各个村落仍保存着由青石板、青砖组成的古旧村道和建筑。
△南坦岛的蒲葵林 | 图源新会文旅
在过去,南坦岛上的居民祖祖辈辈以种葵、织葵、卖葵为副业。如今,南坦岛的千亩葵林在新会区政府多年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已发展为与人们和谐共处的美丽自然生态景观。
葵林繁茂,证明南坦岛的水土丰盈,是孕育优质新会柑的膏腴之地,所种植的柑果也与众不同。正因如此,南坦岛被认为是新会茶枝柑的黄金产区之一,所产的「狗腩柑」更是声名远扬,逢人必赞,有“一柑难求”之说。
南坦岛上有十几条河涌流经,潮汐现象明显,且远离新会城区与工业区,邻近新会葵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气候与新会整体接近,空气清新、雨热充足、水质澄澈、土壤有机质丰富,为新会柑的生长提供天时地利。
旧时曾有报道:「岭南柑桔以产于新会为正品,东甲为多,南坦为佳」。得益于南坦岛得天独厚的水土与气候滋养,造就了名声显赫南坦岛“狗腩柑”(因主要种植在南坦狗腩围一带而得名)。2012年,南坦岛南部2200多亩底被政府列为新会柑种植基地。
南坦岛所产的新会柑拥有个大、蒂小、形扁、脐凹、皮薄、肉甜,油室饱满,果香清甜四溢的特点,在新会的历史上久负盛名。民谚有「东甲路,南坦渡」,旧时南坦岛为一座孤岛,登岛必须渡江,交通甚是不便,即便如此,慕名前来购买的人仍络绎不绝,一度“一柑难求”。
在南坦岛上有这么一块地,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一排排新会柑树映入眼帘,一派生机勃勃之景,此处正是泓达堂·梅冈沙有机庄园。
与传统的新会柑种植基地相比,泓达堂·梅冈沙有机庄园远离工业污染区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偏粘,光照时数足,有效积温高。更为重要的是,柑园临近潭江(西江与银洲湖之间的咸淡水交界处),灌溉用水既有营养丰富的海水滋润,又有河网密布的淡水补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丰富,有利于柑皮内含物质的积累。
梅冈沙有机庄园是泓达堂悉心打造的第一个新会柑有机种植基地,对于土壤培育、虫害防治以及新会柑树的栽培、种植、护理到加工全程都采用有机监管模式,形成标准的有机种植生产体系。
经过三年的转换期,泓达堂·梅冈沙有机庄园已完成有机生态恢复,为生产和制作有机陈皮提供优质的原料,并被列为新会陈皮标准样本采样点。
梅冈沙有机庄园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与雨热适宜的气候温度为泓达堂陈皮片张大、油室充满和芳香浓郁的品质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泓达堂顺利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并推出首款以梅冈沙有机庄园老树柑果为原料的有机新品,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不如来南坦岛上转一转,走在曲径通幽的小道上,藏匿于遮天蔽日的蒲葵林中,听林涛声响,鸟叫虫鸣,还可顺道来泓达堂·梅冈沙有机庄园中逛一逛,看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柑胎在风中起舞,也有百般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