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王一球
匠心制茶40年
“我是从八十年代从事茶叶事业的,今天来说是一辈子做茶了,好多人说‘你有钱了,应该去投资其他行业’,我说不,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把一件事干好就行了。”
从一片茶树上的叶子到杯中香醇的茶叶,中间需要经过许多道复杂工序,茶在这个过程中也如获涅槃,被茶人赋予了崭新的生命。
一家茶企,一个品牌,40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但对茶人而言,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时光带走了岁月青葱,却让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以及技术的沉淀。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茶人王一球和「一球」的故事,要从普洱熟茶开始说起。
IQIU TEA
云南普洱熟茶的起源
—岁月有声—
在说一球的故事之前,我们可以先将目光先投到风起云涌的70年代,那个年代普洱熟茶的概念还没被那么多人所认知。与普洱茶的千年历史相比,需经过渥堆发酵,再加以艺术加工制成的普洱熟茶,还只是一个“新生的产品”。
云南茶厂旧照
1973年,云南省茶司接到一笔来自港商的订单,订单写着指定要云南本土的“红汤”发酵普洱茶,但那时省茶司根本满足不了港商的需求,当时云南的各大普洱茶厂都是主做生茶,还没有制作过真正的熟茶,更没有成熟的普洱熟茶制作工艺。
为了能够生产供应适合的成品,于是当局便派出一队由昆明茶厂和下关茶厂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前往当时普洱熟茶工艺最成熟的交易基地——广州,学习发酵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这队技术人员最后顺利研制出了属于云南本土的熟茶成品,这一批产品也成了1973年第一批由原产地云南出口到香港,正式的普洱熟茶。
自此,1973年也被认定为普洱熟茶元年。
1974年,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根据自身的经验与技术,改良出新的发酵技术,并制造出了自己独特的产品,开始大规模生产,销往西欧和日本等地。
1975年,茶品的大量生产和出口带动了茶叶市场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当局决定用“唛号”区别不同茶厂生产的茶,如勐海茶厂为74、75开头,末尾为2经典茶砖;下关销往法国的7663;昆明普洱熟茶砖7581等等,从此云南不同茶企生产的茶品有了专属的标志。
茶百科
根据资料显示,当时茶叶唛号命名的规则是这样的:饼茶以4位数的编号命名,前两位为该茶配方研制成的年份,第3位为原料里的毛茶等级,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是1、勐海是2、下关是3、普洱是4)。要注意的是,散茶用的5位数计法,第3、4位为原料里的毛茶等级,第5位数为茶厂编号。比如我们常见的7581熟茶砖就是指:昆明茶厂在1975年用8级毛料制作而成的熟茶砖。
80年代复刻版7542
每个时代的企业,都有那个年代的烙印。70-80年代茶叶市场的发展迅速,给国营茶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当时的茶企内部分割严重,企业管理模式的落后,生产力跟不上需求,在这样的际遇下许多技术人员也纷纷选择离开。
后来几十的年间,因为各种问题,国营茶企改制,多数知名茶企也经历了不断拆分和重建,当时公认的普洱茶的四大国营茶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还有普洱茶厂”逐渐演变了如今的各大品牌。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如今各大茶叶品牌的建立时间和起源:
中茶(云南中茶茶业),前身昆明茶厂,建立于1938;
大益(大益茶业集团)2007年国企改制后成立,前身勐海茶厂,建立于1940;
下关(下关沱茶集团)1995年成立,2004年国企改制后重组,前身下关茶厂,建立于1941;
普秀(云南普洱茶集团),2005年成立,前身普洱茶厂,建立于1972年
八角亭,2013年成立,前身黎明茶厂,茶厂建立于1955;
福海茶厂,国企改制重组后于2000成立,前身是星火茶厂,创于1983年;
郎河•一球,茶厂建立于1995,一球系郎河旗下高端品牌;
澜沧,澜沧古茶公司2003年成立,茶厂建立于1998;
老同志,海湾茶厂建立于1999,创始人为前勐海茶厂厂长;
龙园号,龙润茶业建立于2003,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昌宁茶厂;
七彩云南建立于2006;
……
纵观当今的茶叶市场,其中不断地有新生品牌的诞生,但也不乏黯然退场者。有一点可以公认的是,在行业蓬勃向上发展的时候,曾经的几大国营大厂虽几经周折,但凭着多年积累的工艺和技术,后者在他们原有基础上建立起的新生品牌,如今都发展成了茶叶行业的龙头企业。由此亦可见,“时间的沉淀”对茶人/茶企的重要性。
YIQIU TEA
私营建厂的荆棘之路
—匠心制作茶40年—
在不同的年代,总有会“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性机遇”。
看完普洱熟茶的风云史和时代大背景,我们再把目光重新转到一球的“成茗之旅”。
有人说,时间对于普洱茶而言是有特殊意义的。好的茶经过时间的洗礼会有陈化和转化,时间越久的茶,茶味会更醇厚。同时,时间对茶人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是最重要的“伙伴”。
1-- 1972 --
70年代初期,王一球先生在邵阳七里山场茶叶厂从事茶叶种植,那个年代,正是茶叶对外出口的爆发期,多年从业的积累与茶叶种植经验,让他对茶叶已形成独特的理解。
1972年至1977年,在半机械及手工加工的条件下,七里山场茶叶厂全场茶叶生产加工量为15吨左右;到了1978年茶厂获批扩建,在以王一球为代表的技术骨干指导下,全厂每年生产绿茶及红茶已达60吨,产品以外贸出口创汇为主。
2
-- 1982 --
在那个茶人们纷纷投身茶业外贸创业的年代,王一球先生在心底已经种下梦想的种子「立志做高品质的好茶,让世界品尝到中国好茶」
同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江南大地,王一球带领厂里职工承包了茶厂,当起改革开放创业的探索者,在这个时期,全厂每年加工生产达到了200吨,创产值150万余元。
两年后,茶厂与美国签订了5000吨熟茶长期出口合同,以唛号“8541”命名,此后该款供出口的饼茶以上乘品质,享誉中外。
3
-- 1985 --
80年代初,王一球先生在茶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立下的“让世界品尝到中国好茶”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1985年王一球先生44岁,为了寻求突破,找到更好更纯的茶叶原料,他带着技艺与对茶的独到见解,亲自远赴中国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拜访千户,寻山问茶。要做最好的普洱茶,就必须从源头开始。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好茶也是如此。王一球先生靠着实践与经验,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创造出独特的“一球”茶滋味。
4
-- 1995 --
十年寻茶,匠心制茶,研制出的茶汤,便有了时间的味道。
1995年,王一球先生正式成立郎河茶厂,制茶之路,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1995年对一球而言是纪念意义的一年,这年一球建立自有茶厂,开始完全自主把控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做起自有品牌。这一年众多茶厂还在艰难寻求发展或处于改制阶段,而一球已经迈出品牌的第一步,这敢为人先的一步一球已经领先了如今的多数茶业品牌10余年。
从时间维度来看,比郎河·一球建厂更久的品牌基本都是国企出身或国企改制后建立的,在私营建厂方面郎河•一球是茶叶行业中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载誉之路—
Enterprise honor
5
-- 2015 --
2015年,在茶厂成立20年后的今天,郎河•一球在商业布局上,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王一球先生的指导下,郎河进一步深化梳理了产品线,开始着手高端化产品的布局,这一年「一球品牌」正式成立,并申请商标注册,从此“一球”便是优质普洱茶的代名词。
这一年,郎河•一球已有基地认证茶园5200亩,古树茶园4000亩,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产值达到2.5亿人民币。
—载誉之路—
Enterprise honor
6
-- 2022年 --
如今郎河•一球在全国范围,已经有34家经销加盟商,覆盖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
郎河•一球全国经销地图
近几年,国内甚至于全球都均受到了疫情的冲击,经济萎靡,但是郎河•一球在凭借着精细的商业规划以及清晰的产品布局,在这样的环境下逆流而上,近5年全国范围的加盟经销商均以15.3%速度在增长,茶叶出口每年以35.26%幅度在递增。
面向未来,郎河•一球正以产品的角度出发,通过自身的硬实力,持续深化探索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在服务方面,郎河•一球通过开设线下直营门店以及茶博馆的方式,带来更加灵活和贴近茶友的全新服务模式,让更多茶友可以零距离体验到一球的产品。
WRITE AT THE END
· 写在结尾 ·
一球的故事,源起1982。
40年来王一球老先生一生秉承“态度决定一切,做茶就是做人,茶品就是人品,需有良心与责任心”,品牌的个性,体现创始人的信仰,一球茶业坚守这一信仰,严格要求每一个产品,认真对待每一位消费者,用诚信与品质赢得市场的尊重与欣赏。
回首过去,王一球先生的以自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何谓“择一事,终一生”。
展望未来,一球将朝着百年企业阔步迈去。
-END-
本文资料来源:
①各大茶品牌介绍来源百度百科、天眼查以及其官网;
②1938-1990《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
③知乎云南四大茶厂介绍
④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