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以茶业为基,走上脱贫之路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安化县以茶业为基,走上脱贫之路

  原标题:神韵安化同筑梦,黑茶飘香古梅山

  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在生产车间和茶园基地,品黑茶神韵,体验安化黑茶从茶园到茶杯的神奇之旅;在中国唯一的黑茶博物馆,探知黑茶的百年风雨廊桥,聆听穿越时空的马铃声声;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县长连线直播,解码安化黑茶魅力,挖掘核心竞争力;在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倾听黑茶之乡的脱贫心声,聚焦安化人民的茶旅文康之路。

  9月21日,湖南省第九届网络文化节之2020“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精准脱贫在三湘”媒体湖南行活动媒体团来到享有“黑茶之乡”美称的益阳市安化县,寻访茶马古道,体验山乡巨变,细嗅古梅山黑茶的阵阵飘香。

洞马村贫困户正在发表脱贫致富感言。刘清心摄

  茶业为基,走上脱贫之路

  安化县马路镇云台山西侧,群山叠嶂,云雾缭绕,保存完整的400亩老茶园依然生机勃勃。

  “正月里来上茶山,二月里来产春茶……”在青云观茶园内,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采茶姑娘手提竹篮,正进行采茶表演。81岁的老茶人龚寿松突然放开歌喉唱起了《采茶歌》,像是为采茶姑娘们伴唱。

  种有原,茶无界。从龚寿松,至儿媳邓超芝,再至孙子龚意成,云台崖八角茶叶的这一制茶世家一家三代与茶结缘,以茶为业,不仅将茶叶事业干得有声有色,更将扶贫帮困融进家风,帮助当地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洞马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通过7年精准扶贫,如今已旧貌换新颜。2014年,洞马村和八角茶业合作成立了洞山茶叶种植合作社,建立起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帮扶模式。茶苗、肥料免费送,技术人员上门手把手教茶园培管,产出的茶叶由帮扶企业保价收购,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的问题。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家家户户培育了茶园,现有茶园基地近3000亩,洞马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800元跃升到了2019年的5000元。第三代传承人龚意成自豪地说:“目前,八角茶业累计投入1160万元,对口帮扶的6个村621户2217人已经脱贫。”

  90后贫困户邓双思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赚钱,如今也返回家乡,与爷爷二人共同打理几亩茶园。在八角茶叶的帮助下,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在家种茶一点也不比在外打工差,我决定扎下心来留在家乡!”邓双思如是说。

  “现在的洞马村,绿水青山遍地茶香,以前是村民想着办法出去务工,现在是外面的游客、茶商络绎不绝地进来。”安化县马路镇洞马村党支部书记谌付华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龚氏一家靠着茶业富起来,又通过茶业反哺村镇,这是安化茶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处处天尖芽,擂钵打擂茶。”近年来,安化立足“茶乡”县情,大力发展安化黑茶等特色产业,将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富民主业来打造,并结合实际实施了省、县、乡、村4个层级的产业扶贫项目,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2014-2020年,安化共实施省级产业项目12个,其中茶产业茶项目8个,共投入专项资金4937.9万元,与3.383万名贫困对象签订帮扶协议,每人年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百姓脱贫有机统一。

  如今,安化黑茶已成为全县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的富民主导产业。2019年,全县茶园面积达36万亩,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实现茶叶加工量9万吨,综合产值220亿元,9.6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至2018年底,全县共有14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继脱贫,2019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安化县正式脱贫摘帽。

  依托着资源禀赋,10余年间,安化黑茶借力新时代新发展的东风迅速崛起,“安化黑茶”现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获评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之首和“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达37.13亿元。

安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肖义在拼多多直播带货安化农产品。刘清心摄

  直播带货,创新营销之法

  “安化的黑茶不错,来两盒!”“我要一袋腊肉!”21日下午两点半,在益阳市安化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共安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肖义在拼多多直播带货安化农产品,留言蹭蹭跳动,不少农产品瞬间被抢购,直播间洋溢着暖洋洋的气氛。

  肖义给网友们介绍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人文风情和旅游特色。网友们对县长直播很好奇,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双方频频互动。“欢迎大家来安化旅游观光,品尝黑茶。”肖义拿着安化双桥黑茶,说该茶因村口两座桥而得名,茶厂对茶农进行鲜叶采摘教学,茶企负责产品加工,选用茯砖、天尖组合,味道清冽甘甜,他在直播中呼吁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截至当天下午4点,安化县长的直播推介吸引了逾40万网友“围观”,直接带动相关店铺粉丝增长过万,商品销量激增数十倍,创造了店铺创建以来的订单量高峰。

  肖义认为,“产业对老百姓来说,是增收最有效的途径”。2018年9月,安化县政府在长沙建立的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全国首个县域经济离岸孵化器,免费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建立、线下渠道及销售拓展、电商专业技能培训、申请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等十项电商公共服务。迄今为止已吸引了3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并且聚集了电商、文创、直播、短视频、供应链等各领域的人才。先后建立天猫安化黑茶旗舰店、京东安化黑茶旗舰店、拼多多安化黑茶旗舰店、抖音安化黑茶旗舰店,把安化黑茶线上销售额扩大到3.3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疫情对安化黑茶造成了较大影响。安化县委县政府主动思变,通过电商、社交平台等渠道开展县长直播,助力销售黑茶,让黑茶变“网红”,很多年轻人逐渐认识和了解黑茶,成为黑茶的“铁粉”。

  “对我们而言,直播并不是简单地卖货。”直播结束后,肖义表示,现在的直播是在大平台上完成的,可以通过分析数据,为产业发展制定策略。同时,这也是和数字经济结合,促进传统经济升级的一个切口。

  截至今年5月底,安化共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401个、培育电商扶贫网店3500余家、开发培育电商扶贫农特产品183款、培训各类电商人才10169人次、销售扶贫农特产品2亿元、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3500余人,安化县农产品上行网络零售额从2016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3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40%。

姑娘们正在青云观茶园采茶。刘清心摄

  茶旅融合,拓展致富之面

  “一起床,我们刷的是茶牙膏,吃的是茶早点,上午游茶马古道,看的是茶乡花海,晚上住黑茶民宿,睡前敷黑茶面膜……”安化县政协副主席、县扶贫办主任杨正华向记者们诉说着他对安化“24小时健康茶生活”的畅想。

  随着黑茶成分提取技术的日益成熟,黑茶面膜、黑茶牙膏等系列产品陆续诞生上市,安化黑茶产业链不断扩展,市场前景日益可观。安化县正着力构建“旅游+茶业+扶贫”新业态,以旅游产业的提质促进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在迷人风光中脱贫奔小康。

  安化县现已建成茶马古道等以“安化黑茶”为主题的旅游景点7处,完成黄沙坪古茶市、中国黑茶博物馆等茶旅景区建设,启动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等重点项目,按照带动1万人以上脱贫的目标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质行动。

  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等经营,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将贫困人口优先安置到重要景区景点周边,参与旅游业发展。重点建设了资江两岸“生态茶廊”、茶马古道沿线“生态茶带”、雪峰湖沿库“生态茶湖”以及芙蓉山、云台山等“生态茶山”,打造了“茶乡花海”等一批生态观光茶园及茶旅融合项目;引导重点茶企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因素,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目前,安化全县已有40余家茶企设置了旅游观光专用通道,白沙溪茶厂成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怡清源、阿香美、利源隆等企业成为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多元注入茶元素,实施了黄沙坪古茶市、中国黑茶博物馆、中国黑茶大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将县城打造成为“山水生态茶城”;以县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开展产城融合建设试点,打造具备生产、购物、休闲、观光多样性功能的安化黑茶特色小镇。

  如今,安化县争创了柘溪国家森林公园、云台山国家沙漠公园等国字招牌,创建了4A级旅游区1个,3A级旅游区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实现景中有茶,茶中有旅,茶旅互为一体,2019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2亿元。

  为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成果,安化县探索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利益联结机制多元模式,重点推进3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产品打造,引导贫困村整合山水生态、乡土文化、土特产品等重要资源投向茶旅产业发展,突出茶旅要素的安化特色。以“特色旅游小镇+特色茶旅线路+美丽乡村/特色民宿/茶乡观光休闲景点/森林康养”的方式,开辟贫困群众旅游增收新路子,许多贫困群众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吃上了“旅游饭”。正在全力推进中的茶乡花海已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3亿余元,附近村村民每年在园区的劳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其中贫困户每年在园区务工收入约80万元。

  到目前,安化有80000多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旅游带动脱贫人口12600人,旅游业让安化壮美山川转化为了发展“红利”,改变了山乡的落后面貌,也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资料来源:人民网,作者:李芳森刘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