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调研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为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调研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安排,今年2月以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前卫、余继红带队,组织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副秘书长,市人大法制委、教科文卫委、常委会法工委和市农业农村局、市茶产业研究院等市级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先后到翠屏区、叙州区、高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等我市主要产茶县(区)开展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宜宾茶产业发展、茶文化保护等情况,摸清问题症结,明确立法方向,力求找准立法切入点,为下一步高质量推进有关立法工作夯实基础。

在前阶段实地调研基础上,7月13日,调研组在市茶产业研究院组织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邓前卫、余继红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市级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工作汇报和部分茶产业企业、专家意见建议,共商茶产业发展之计,共谋茶文化保护之道,达成必须加快推进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以法治力量助力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识。

调研组认为,宜宾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种茶史,是“中国早茶”之乡、“川红工夫”故里,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产业基础扎实,在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等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加快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打造千亿产业”战略部署,围绕做大做强我市茶产业、保护传承茶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培育了“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屏山炒青”和“早白尖”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和著名茶业品牌,茶产业产值不断做大、茶文化保护成效明显,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农业强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调研组指出,开展茶文化保护(发展)地方立法,是市委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站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对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新定位新要求的战略高度,立足推进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丰富拓展宜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外延的现实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重要意义的认识,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有关立法工作,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调研组强调,我市茶产业发展、茶文化保护基础雄厚,有着优良的茶叶品种、特色的地域品牌、传统的制作技艺、丰富多彩的民间茶文化、数量可观的古茶树、古茶园和历史遗存,以及新业态、新品牌、新名片,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是也要看到,与国内其他茶叶主产区相比,宜宾茶产业整体规模不大、茶品牌知名度不高、茶文化挖掘利用不够等问题仍然突出。要进一步把握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的良好基础和现实需要,抢抓宜宾茶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总结吸收我市有关工作实践成果和市内外地方立法经验,有力有序推进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各项工作。

调研组要求,要进一步做实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各项准备工作。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我市茶产业资源底数,挖掘茶文化丰富内涵;更加广泛学习借鉴,吃透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吸纳借鉴外地先进立法经验做法;认真细致研究探讨,不断拓宽视野、集思广益、汇聚智慧,明确立法方向思路;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满足群众立法诉求;突出立法保护重点,围绕“川红工夫”“宜宾早茶”等宜宾茶产业茶文化特色资源做好立法文章,着力提升宜宾茶文化的影响力和茶产业的竞争力。

原文标题为:立足新定位 落实新要求 为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茶文化保护(发展)立法调研

来源:宜宾人大, 图|文:陈超、孙加力,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