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湄潭老茶农何殿伦支书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追忆湄潭老茶农何殿伦支书

"做得做不得,问问何老支书就晓得。"这是八九十年代湄潭县核桃坝村群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短短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支书何殿伦在村民们心中的份量。

核桃坝村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富裕村,堪称村支书榜样的何殿伦老支书更是大名鼎鼎。在湄潭,他是最引以为傲的一张“城市名片”。在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追忆何殿伦老支书。

虽然,何殿伦老支书已经长眠地下,但他仍是人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何殿伦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核桃坝村几代人为奔赴美好生活而奋力拼搏。即使历经岁月流逝,“何殿伦精神”作为核桃坝村永恒的丰碑,却永不褪色、永放光芒!

何殿伦,男,贵州湄潭人,全国劳模、十四大党代表、核桃坝村原党支部书记、贵州四品君茶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2004年度中国茶叶企业十大风云人物。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至1996年任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党支部书记。创办湄潭县核桃坝茶叶公司(现改名为贵州四品君茶业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提出产供销一体化、农工商联营的经营模式。1969年第一次获全国劳模称号,1989年第二次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农民企业家光荣称号,1990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作为党代表出席了党的十四大。带领全村人民依靠种茶走上致富之路,曾受江泽民等数位国家领导人接见。

筑坝引水,摆脱贫穷夯基础

“核桃坝、几大湾,十年中有九年干;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这是上世纪60年代核桃坝村的真实写照,也是过去核桃坝人一生摆脱不了的苦曲。

六七十年代的核桃坝是湄潭出了名的穷山村,村外的姑娘不嫁核桃坝人,村里的姑娘也不肯嫁核桃坝人。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何殿伦认为,"缺水"是核桃坝穷困的根源,要拔掉"穷根",就只有解决水的问题。

从哪里引水呢?最近的水源是湄江河,但湄江河水位远远低于核桃坝。何殿伦绕着湄江河走了几大圈,最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筑坝!引湄江河的水解决核桃坝"十年收成九年干"的难题。

“他要是能把水引到山上去,我手掌心煎鸡蛋来吃。”有人听说了何殿伦筑坝引水的想法后,打趣地说。

1965年冬月二十八,在何殿伦的带领下,18位村民冒着严寒,打响了改变核桃坝命运的第一战——筑坝引水。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屋檐上的冰条有一尺多长,但并没有动摇核桃坝人改变命运的决心。随着这18“勇士”的带头苦干,感召了全村人民。在何殿伦的带领下,全村人行动起来,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用土办法搬石运土筑坝,而用于驱寒的,仅是那一锅河岸边热气腾腾的辣椒汤。最终,在全村团结一心的努力下,仅用了97天,核桃坝人便筑起了一座长57米、宽7米、高5米,能装12台水能泵的堤坝。

堤坝修好的第二年,核桃坝村的粮食产量便由50万斤,一下增加到150万斤。从此,核桃坝人告别了"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的历史。何殿伦从这一年起,眼光逐渐变得深邃而锐利。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场漂亮仗。事实证明,只要敢想敢干找准路子,再大的困难,也是能走过去的。

后来,何殿伦又向县里有关部门争取在堤坝上装上了发电机,让核桃坝人率先在湄潭农村用上了电灯。虽然灯光有点昏暗,但正是这盏昏暗的灯光,不断指引着核桃坝人迈向小康富裕的生活。

立下军令状,带头种茶谋出路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何殿伦深知其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脑子活泛、点子多思路广的他坐不住了。他在心里暗暗地把核桃坝村的整体情况做了深刻的分析:地下没有矿产,发展三产不太可能,唯一能做文章的,还是面前这一亩三分地。可是靠种粮食,再勤劳苦干,也锄不出金娃娃来啊!

恰在此时,省茶科所看中了何殿伦的开拓精神,提出与他合作,在核桃坝村开展茶树良种研究。这个想法与何殿伦一拍即合,在他认真配合、参与下,茶树良种培育科研项目取得了成功。何殿伦眼前一亮,认准了这棵"摇钱树",自己率先种了3.5亩茶树,并"强迫"另外3名大队干部试种了2亩。幸运的是,党员示范带头种下的5.5亩茶也成功了。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困难又出现了,村民们想种茶树却没有本金,买不起茶树苗。眼睁睁看着致富的机会即将在面前溜走,人们只好又把眼光投向了支书何殿伦。在他们眼里,不管有什么困难,何支书都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帮大家解决。面对群众信任与焦灼的目光,何殿伦毅然拿起笔,向有关部门立下“军令状”,申请帮助群众解决资金困难,如果不成功,债务由他一个人来承担!

多年后,何殿伦说到提笔那一刻时,仍是感慨万千:不签吧,就办不成事;签吧,那可是白字黑纸,到头来,要用全部家当来赔的。咬咬牙,也就签了。回家挨骂了是当然的,只有做做工作嘛!

四处走访,风餐露宿辗转推销茶叶

筹到了首笔资金,何殿伦亲自出马,走访茶苗市场,认真审核,买来了优质茶苗发放给村民,并允许村民在第二、三年收到效益后再还付茶苗款。在他无私的帮助与辛勤的管护培育下,核桃坝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的产量也不断提升。这个时候本该松口气了,然而何殿伦没能轻松几天,随着产量的增加,茶叶堆积量较增,卖茶叶又成了最大的难题。

这时候,何殿伦把眉头一皱,带上干粮、背着茶叶出门了。他以一个农民的踏实与憨厚,凭袋中茶叶的优良品质,一路走过遵义、贵阳、重庆等地,风餐露宿,每天到机关单位、车站码头到处推销宣传核桃坝的茶叶。

1986年,中国评酒会在贵阳召开,何殿伦瞄准商机,带着茶叶便直赴贵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把茶叶送到了参会人的手中。这一送,居然把核桃坝的茶叶一直送进了中南海,并引来了当时中顾委的领导前来湄潭参观。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前来考察,并撰文盛赞核桃坝茶叶,《求是》杂志刊登了署名文章《中国的地表开发起始于核桃坝》。一时间,核桃坝声名远播,何殿伦也众望所归地走进北京,成为全国劳模、十四大代表。他带领核桃坝村脱贫致富的故事,也被广为传颂。

1988年,核桃坝已形成了1000多亩的茶叶基地,培育的优质茶苗不但满足了本县15个乡镇的需求,还远销四川、广西、重庆等地。

谋划建企业,走产业化之路

1989年,核桃坝村党支部荣获中央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6年、1998年,核桃坝村先后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小康村"。在核桃坝村的陈列室里,数十块从中央到县镇的奖牌,记录着何老支书带领核桃坝人奋斗的艰辛历程。21世纪初,核桃坝村党支部提出“产业两分工”工作措施,90%以上的农户从事茶叶种植,10%以内的农户从事加工和市场流通,采取自己组建和引进企业的模式,探索产+销一体化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当时,核桃坝村共建成企业20余家。

进入新世纪后,已是古稀之年的何殿伦却并没有闲着,他继续用他那独到的敏锐力关注着核桃坝的发展。他整天泡在书堆里,学习经济、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书籍,开拓自己的视野,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他认为,虽然核桃坝茶叶已名声在外,但那是茶叶名声在外,而不是茶业名声在外,建好了茶园不是最终胜利,10多年前背着茶叶进京卖茶的经历还在眼前挥之不去。这让他深刻意识到,不把茶叶产业化,那眼前的数千亩茶海,最终有可能变成其他商家的原材料基地。要让茶农真正得益,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就要走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之路。为此,必须要进一步促进核桃坝人的市场意识和现代管理理念,深入挖掘茶文化、拓展茶叶市场,树立更好的品牌。

如今,核桃坝全村拥有茶园约12000亩,户均茶园13亩有余,有茶业龙头企业5家,微型企业和小型茶叶加工企业62家,30亩以上茶叶种植大户18户,年产名优干茶100余万斤,基本实现了集中大户种茶、专业制茶、统一茶青交易、统一品牌销售的科学分工。同时,受益于土地流转,村里茶叶加工、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飞速发展,使农民得以进城经营或从事商业,或就地发展乡村旅游业,走茶旅一体化路子。茶叶,已成为核桃坝村的主导产业和致富产业,从单一的种茶到茶加工、茶销售、茶旅游多元化经营发展,核桃坝村有了茶产业“法宝”,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山川依旧、人已作古。站在核桃坝陈列室里,人们仿佛还能听见他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灯盏明灭、烟雾婉转中,我们见证了何殿伦老支书的心意与考量。他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茶树,更珍贵的是在湄潭大地闪耀的“艰苦奋斗,创业富民”的何殿伦精神。沐浴在何殿伦精神之下,核桃坝人的初心未改,奔向美好明天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稳。在新时代,核桃坝村将立足资源禀赋,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以不懈的努力继续书写核桃坝村新的篇章!

来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