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以茶为名、因茶而兴。但当前大量茶叶精深加工比例严重不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业大而不强。”“普洱咖啡种植面积67.8万亩、产量5.42万吨,位居全国各州市第一。但全市规模以上咖啡工业企业仅11户,产业优势尚未转化为品牌优势。”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政协召开“打造普洱茶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及“打造中国咖啡之都”对口协商会,把脉两大产业发展瓶颈,共商推动全市茶叶和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此前,在普洱市政协主席陆平安排部署下,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由何卫、左永平两位副主席分别带队,深入茶企、咖啡企业、咖啡庄园和专业合作社,并到市茶咖发展中心开展座谈交流,广纳意见建议,为会议召开做足功课。
“坚持绿色有机发展思路,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思茅有机茶共享研究中心’建设,聚焦茶树品种、茶园建设、茶叶深加工等,研究制定普洱茶产业标准,制定行业准入规则,提高准入门槛,让普洱市的普洱茶真正成为普洱茶产业的行业标杆、行业标准。”市政协常委、思茅区政协主席肖会强抛出见解。
市政协委员严亮提出,“要补齐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主体短板,加大‘中国有机茶第一强市’打造力度,规范有机茶种植、生产、加工,大力扶持有机茶企业品牌建设,在茶产品开发方向向大众消费的快消品领域嵌入,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
“普洱咖啡占比大,但产业带动不强,产业发展不稳定,与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问题息息相关。”市政协常委、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燕江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加快融资新产品开发,用好咖啡产业发展基金,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做实‘中国咖啡之都’,重点在选人才、造环境、建队伍。”市政协委员刘海峰建议,大力举办“咖啡技能培训”“咖啡沙龙”等赛事活动,通过新媒体推广普洱咖啡,同时推出物美价廉的咖啡产品,打造普洱咖啡“早点经济”。
普洱蒂凡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雪莲建议,整合产地咖啡种植区域资源,定制精品咖旅路线,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咖啡园。
市政府副市长杨中兴表示,此次对口协商既肯定了全市茶咖产业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市政府将认真吸纳意见建议,切实把茶叶、咖啡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推动各级各项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市茶叶和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对口协商会,旨在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助推全市茶产业、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陆平强调,要深刻理解“打造普洱茶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及“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内涵和本质,找准工作目标和方向,加强统筹协调,精准发力。强化科技、人才、文化、品牌、金融、数字、法治“七个赋能”,不断提升普洱茶和咖啡产业的效益与附加值。建立党政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行业协调、社会参与的责任体系,积极打造名副其实的“普洱茶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及“中国咖啡之都”。(吕金平 李茜茜 陈维 金晓雪)
来源:人民政协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