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贵州日报整版关注金沙茶产业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今天,贵州日报整版关注金沙茶产业

茶香满溢 点绿成金

——金沙县茶产业发展走笔

阳春三月,金沙县的30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茶农们忙碌着采摘春茶,茶企开足马力收购茶青和生产干茶,全县上下呈现一派人勤春早的繁忙景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位于金沙县岚头镇三桥社区的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吴艳禹 摄

挖掘贡茶文化 推动产业发展

三月伊始,清池镇阳波村古茶树群吐露新芽,迎风舞动,村民们抓紧时节采摘古树茶。这里生长着一株“千年古茶树”,据省有关专家鉴定:该茶树树龄在1600年以上,树高13米以上,主干直径58厘米、树冠覆盖面积48平方米,每年可采摘上百斤茶青,加工出来的茶叶有着条索均匀、汤色明亮、味醇香郁、饮后留香等特点。

茶马古道蹄声远,古韵茶香浓且长。据史料记载,金沙茶曾多次作为朝廷贡品“以茶代赋,岁岁上贡”。西汉建元六年,中郎将唐蒙南征巴蜀,带清水塘茶叶进贡,汉武帝将清水塘茶命名为“夜郎茶”,传旨为贡茶。明初,奢香夫人朝拜明太祖朱元璋,进贡大批清池茶叶,开辟了“川盐入黔、贡茶出山”的古驿道(清池到四川古蔺段)。嘉庆年间,清池学子郗左立进献“清池毛尖”,嘉庆皇帝品茗后传旨以茶代粮进贡。进入2000年以来,金沙县加大对古茶树资源和涉及古茶文化资源的普查和保护。通过普查,目前县境内清池、石场、源村等乡镇至今保存1684株古茶树群。

自古香茗出深山,好山好水出好茶。“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的气候特点确保了金沙茶树新梢持嫩性强,鲜叶内主要营养物质含量高,所制茶叶有“外形紧结、香高馥郁、汤色明亮、滋味鲜醇、回味悠长、经久耐泡”等特点。特别是水浸出物含量超40%,其中金沙生产的一款古茶绿茶水浸出物含量达53.5%,产品品质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严守生产生态茶、干净茶原则,守护贵州茶和金沙贡茶的质量安全保障。2009年金沙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2014年“金沙贡茶”被农业部认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2017年多次被评定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8年—2022年均被评定为“中国茶业百强县”。

贡茶披月霜,云雾吐芬芳。从2017年以来,金沙县将茶产业定位为农业特色产业“一县一业”和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来发展,推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十三五”期间主要是建基地、促管护,全县2017年—2019年3年期间新增建成15万亩茶园基地。2023年又制定出台《金沙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文件,提出“一核三带”、八项工作目标、28条工作措施,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将推进全县茶产业“产-加-销”全产业链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茶园3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6万亩(生态茶园10.8万亩,有机茶园1.03万亩),全县现有茶叶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茶企2家、省级龙头茶企4家、市级龙头茶企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38个;现建成茶叶机械制造厂1间,中大型茶叶初制加工厂建成57间、精制茶叶加工厂2间,覆盖24个乡镇(街道)125个村(社区)。2022年干茶产量7200吨,产值13.5亿元;2023年已生产春茶940吨,产值近5亿元。

深化利益联结 促增收助振兴

金沙县清池镇张氏茶庄的茶园里,一垄垄茶树郁郁葱葱,满山翠绿尽收眼底。茶农们身背茶篓穿行茶树间,随着手指轻快娴熟地上下翻飞,翠嫩的芽尖便落入茶篓中,忙碌的身影在山间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茶农周平介绍:“采摘‘明前茶’的时候,采摘下来的茶叶品相好、质量好,价钱也卖得好。我每年都给张氏茶庄采茶,一天能采茶青10来斤,大概有200多元的收入。”

“茶山的阿妹俏模样,十指尖尖采茶忙,引得蝴蝶翩翩飞呀,引得蜜蜂嗡嗡唱……”在木孔镇长沟村罗家大山的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放眼望去,满目青翠,一垄垄茂密的茶树整齐排列,茶农们腰挎茶篓穿梭在茶园中,双手娴熟地采摘鲜芽,一捏一提间,鲜嫩的茶芽便滑向茶篓,一边还唱着欢快喜庆的采茶歌。

金沙县在发展茶产业中,进一步完善利益链接,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县推行“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返包管护经营组+产业农民”的茶园返包经营模式,茶产业覆盖农民5.85万户、18万余人(其中:脱贫户4577户、1.63万余人)。通过投产茶园管护和茶青采摘、机收,解决当地农民季节性就业10万人次以上,日均用工在5000人以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既可顾家亦有收入,实现农户联结茶产业经营工资性收入6亿元以上,受益农民户均增收11000元以上、人均增收3300元以上。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景象。

通过幼龄茶园返包管护和收取土地流转费,实现农民增收1.4亿元,受益农民户均增收2300元。组织贡茶、金丽茶业公司两家重点企业达成茶产业发展联结、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企业发展基地和组织采摘加工用工难的问题,实现“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共建共管共赢。

4月12日,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2023年金沙县双手采茶技能比赛,吸引了各地的采茶能手参与,同时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目前,金沙县建设标准化茶园10万亩,其中:打造3个5000亩以上、10个1000亩以上、20个500亩以上、25个200亩以上,合计4万亩相对连片标准化示范茶园。

“茶园、茶厂加上茶园周边民宿、农家乐的融合,推进茶旅经济发展。新建的贵州贡茶城即将在4月中旬开市,这个‘茶-文-旅’基地的成功创建和开发,必将推进金沙茶旅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金沙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有盈说。

位于金沙县源村镇的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叶基地。吴艳禹 摄

强化宣传推介 提升品牌影响

前不久,金沙县先后在县城举行农产品展销大会和茶产品展示品茗活动,为全县茶叶企业集中进行茶叶宣传推介,向广大市民和消费者宣传推介茶产业品牌,现场展示茶艺让市民免费品茶。“感谢政府给茶叶企业搭建平台,向广大市民展示当地的茶业发展成效,同时让我们的产品有了向大众宣传的渠道。”金沙县清池张氏茶庄负责人张德勇说。

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则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的形式,主推的金兰春系列茶,获得市场认可,同时,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开通线上直播带货来帮助销售,公司负责销售的相关人员说:“贡茶品牌宣传推广为我们公司的茶产品走向市场打通了渠道。”

2022年,金沙县成功申报“金沙贡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完善“金沙贡茶”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托地标专用标识申报及使用流程制定“地理标志专用标识管理规范”,完善配套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及服务标准,加强金沙贡茶茶叶标准(规程)的制定工作,健全完善各项标准规程,建立健全全县自上而下涵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为全县茶叶标准化发展提供依据。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工作力度、第三方认证工作,提升“金沙贡茶”品牌知名度,设置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地域标识标牌强化品牌宣传,建立健全标志使用管理制度等;金沙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建设项目,将创建成2万亩、核心基地5000亩的茶产业省级示范园区,并集中建设贵州贡茶城茶叶交易市场,切实推进茶产品线上营销及品牌打造。

好酒也怕巷子深,好茶更需走出去。金沙县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通过茶博会、农展会、推介会、产业招商会和采茶、制茶、斗茶、泡茶等茶事活动,加强“中国贡茶之乡-金沙”“金沙贡茶”公共品牌宣传,培育壮大企业品牌,通过加强品牌标准宣传贯彻、强化省内外市场、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来强化茶产业品牌建设。

村民采摘春茶。吴艳禹 摄

推行管护新模式 探索发展新路径

木孔镇长沟村茶叶基地整齐规范,一垄垄茶树郁郁葱葱。茶叶基地管护员刘关亮每天都忙着在茶叶基地里指导村民采摘春茶。“我把土地流转出来给基地栽茶有流转费,同时又从公司返租400亩茶园进行管护,每亩300元的管护费,一年下来就有10多万元的管护费,把工人工资支付了,还是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2019年以来,木孔镇就在全镇6个村(社区)累计种植茶叶1.3万亩,短短3年时间,全镇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亩到万亩的突破,而且有4000余亩茶叶陆续进入采摘阶段。“全镇现有返包主体57个,每个返包主体返包茶园面积50至500亩不等,大部分返包面积300亩左右。“茶叶已经成为改善生态,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木孔镇党委书记刘凌说。

金沙县把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已建成茶园3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6万亩。为有效破解茶园管护难题,金沙县不断摸索实践,试点推行,围绕种植、管护、采收等重点环节,探索和推广了“公司+乡镇(街道)+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返包经营组+产业农民”的茶园返包管护经营模式,构建茶园管护经营体系,有效推进了全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推动茶产业发展中,金沙县建立茶园返包管护工作指导和调度协调、考核考评机制,督促茶企和乡镇(街道)推行茶园返包工作,协调兑付相关茶产业资金。茶企负责制定的管护标准、返包合同、茶园管护技术方案、考核办法等,报金沙县农业农村局审核后全面推进实施,负责茶苗、肥料等物资和管护补助费、土地流转费等资金的筹备和及时支付,做好现场技术培训等服务保障,并负责对茶园返包主体生产的茶青按市场价收购,及时兑现茶园返包管理、茶青采摘奖励资金。

茶园返包管护经营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户参与管护茶叶的积极性,还解决了茶企组织茶园管护、人工采摘困难以及成本高、见效慢的问题,做到了茶园基地管护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管护时效统一。自推行茶园返包管护经营模式以来,金沙县已建立茶园返包管护组907个、利益联结管护农民近2万余人,返包幼龄茶园面积16.1万亩,占幼龄茶园总面积的73.18%。

金沙县清池镇阳波村古茶树。罗大富 摄

配套产业链条 推进融合发展

近年来,金沙县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丰富以茶为主的产业业态,推进茶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茶叶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茶叶精加工筛选、茶叶专业市场培育等配套体系,助力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位于金沙县岩孔街道的贵州贡茶城内各商家店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门面装修。贵州金丽茶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成介绍,“目前88个门店均已签约,入驻企业40家,其中茶业企业25家(县外企业6家)、其他农特产企业15家。”

贵州贡茶城项目占地约350余亩,已完成房屋建设约9.7万平方米,其中:酒店面积2.1万平方米、437间客房,商铺260余个;地下车库1.9万余平方米,停车位500余个,并配置两大生态停车位300余个。一期项目建设有一大广场两大商业街,博物馆、大型游乐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运营管理,为入驻企业提供好优质的服务,通过与省内外(贵州品牌中心)品牌运营、电商直播等线上平台合作,将贡茶城入驻企业茶品推出去、卖出去,让企业住进来、生存下去。”贵州金丽茶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成说。

在金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有序生产。“每年春茶采摘期间,客户订单需求大,为保证生产的机械顺畅,大家都加班加点。”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金沙县招商引资入驻的茶产业配套企业,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智能化茶叶机械和粮食烘干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企业,是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几年时间的研发,目前能成功生产加工萎凋机、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匀堆机等多种适合贵州茶叶特性的全智能化茶机流水线和粮食烘干设备。“下一步,公司将持续依托贵州及西南地区茶园面积优势,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深耕技术,生产国内自动化程度高的茶机设备,打造智能高效茶机一流品牌。”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李朝举 曾加录 马其沛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