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茶叶关键转型:从“圆”改“扁”让大佛龙井声名鹊起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新昌茶叶关键转型:从“圆”改“扁”让大佛龙井声名鹊起

新昌产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一直是产茶大县。18世纪时新昌已出口珠茶,改革开放前是国内出口珠茶的生产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后,新昌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将新昌的茶叶生产从圆圆的珠茶改为扁扁的龙井茶。这场“圆”改“扁”的转型让大佛龙井茶声名鹊起,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农业主导产业,被茶界称之为“新昌模式”。

 


这里是红旗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公司总经理石志辉和父亲石梦千一早来到这里,查看施肥封园情况。石志辉告诉记者,秋季施肥直接影响来年茶叶质量,公司的茶叶最高售价在每斤3000元以上,靠得就是质量取胜。

 



新昌红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志辉:

销售范围南到广州,北到银川包头那边,全国范围基本都有。

 

公司创始人石梦千今年72岁,他从18岁开始从事茶叶生产,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新昌的茶叶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这么广的范围,这在改革开放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当时的珠茶只有2元一斤,我们原来整个茶场做珠茶时只有5万元产值。

 


今年86岁高龄的凌光汉1953年从学校毕业后来到新昌从事茶叶技术工作,见证、参与了新昌茶业发展的每一个足迹。说起当年生产珠茶的状况,他依然历历在目。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高级农艺师 凌光汉:

新昌历来是生产珠茶的,珠茶过去是用手工炒制的,到七十年代全县普遍用炒茶机炒,结束了用手炒的年代。--但是经济效益相当低。

 


改革开放初期,珠茶出现滞销、限购、压价现象,茶农陷入了“卖茶难”的困境。新昌的茶叶该何去何从?背负着新昌县委县政府和广大茶农的期望,茶叶技术人员悄悄开始了“圆”改“扁”的试验。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高级农艺师 凌光汉:

第一只名茶叫望海云雾,这个云雾茶属于卷曲型类。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特产站帮我们从余杭请来一位旗枪茶师傅——在他的引导下面我们开始加工旗枪茶。我们看看和龙井茶相比,感觉有点不合适。

 


在经历了几款名茶试制后,大家把目光瞄准了龙井茶。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高级农艺师 凌光汉:

龙井茶我们到1985年开始引进,到(中国)茶科所请了炒茶高手叫王长根。开始并不成功,经过了两天之后他炒制成功了。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原来珠茶只有2元一斤,龙井茶起码有30到50元一斤,经济价值翻了二十多倍。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比较,新昌县委县政府决定把龙井茶作为新昌县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


1987年,新昌县在少数几个村中开展龙井茶采制技术培训,但一开始并不顺利。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退休茶叶技术干部  凌光汉:

过去珠茶一芽三四叶,龙井茶采制一芽一叶。既难采,又采得少,小,所以当时农民也不是很愿意。龙井茶在高温中用手炒,学的人手上都起泡,所以不愿意学。但是看看龙井茶经济效益好又愿意学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让广大茶农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打消了全部的疑虑。到1990年,全县名茶开发达到25个点。


 

新昌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万担名茶的开发”计划,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名茶生产开始了。“圆改扁”的培训在全县各地农村全面铺开,先后举办培训班500多期,共有4万多人次参加,形成了一支有10万多人的龙井茶生产、采摘、制作队伍。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退休茶叶技术干部  凌光汉:

到1995年的时候,我们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担。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而且龙井茶我们成为全省第一个产茶大县。


 

1994年,名茶在茶叶生产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全国第一个县级名茶协会新昌县名茶协会成立。1995年,新昌获得农业部首批“中国名茶之乡”命名。1996年,“大佛玉龙”商标注册成功,新昌茶叶第一只名茶商标问世,“大佛龙井”正式定名,成为新昌扁形绿茶的统一品牌。

 


当全国茶产业的战略转型刚刚开始起步时,大佛龙井已经名震大江南北,成为新昌农民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茅坪村原来的茶叶总产值全年只有5万元,炒制龙井茶以后,全村的茶叶经济收入有100多万元了。经过名茶开发,老百姓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变成一个富村了。

 


近年来,新昌县委县政府再次顺应时代,提出“绿加红”战略,推进多茶类开发,形成了“大佛龙井”为主导,“天姥红茶”“天姥云雾”为补充的“一体两翼”飞鸟型茶叶产业结构。

 


到2018年 ,全县拥有茶园12万亩,从业人员18万人,全年实现茶叶产量5200吨,一产产值9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6亿元。大佛龙井品牌价值达到34.94亿元,连续八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茶产业成为新昌名副其实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

 


原新昌县政协副主席  新昌县名茶协会会长  袁振华:

新昌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农民群众的创业史,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凝聚了茶农的汗水和心血。是一部创新的历史,科技攻关,大胆创新,从圆改扁推出大佛龙井,顺应市场发展需求,顺应了消费者的需要。是一部致富史,通过政府的引导,实现了群众的致富梦想。


本期完整视频


(来源:视听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