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第一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贵州茶产业第一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

  中国名茶之乡   中国茶文化之乡

  贵州茶产业第一县

  ——湄潭茶产业简介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乌江北岸,全县总人口50.66万。杭瑞高速与道翁高速交汇湄潭,县城距遵义机场35公里、遵义市区60公里、贵阳200余公里、重庆300余公里。湄潭生态环境优美,平均海拨在927米,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64.83%,常年空气质量优、达到国标一级,在18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趟着36条20公里以上的河流,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
  湄潭地表资源丰富,土壤富含锌硒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湄潭生态好,生物平衡多样,不易发生病虫害,茶园农药使用少,质量安全可靠。湄潭气温低,茶叶生长缓慢,营养物质积累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达4%以上、茶多酚28%以上、水浸出物40%以上,水浸出物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左右。出产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翠绿明亮,叶底嫩绿鲜活,红茶甜香浓郁、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浓醇厚,不可复制的优越自然环境成就了湄潭茶的优良品质。  

  一、基本情况

  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在“全国重点产茶县”排位第二。2001年成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 2005年获“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2008年荣获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荣获 “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2010年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2012年获“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09-2014年连续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叶籽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 “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全国茶文化之乡”,2015年获“贵州茶产业第一县”、“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2016年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2017年荣获“中国茶产业扶贫示范县”,2018年荣获“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并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二重点产茶县。是贵州省现代茶业高效示范园区,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18年全县投产茶园57万亩,茶叶总产量6.77万吨,产值48.2亿元,茶业综合收入124.85亿元。 
  2018年,全县已发展茶园6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达99%以上,无公害茶园认定面积45万亩,有机茶园4.8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0.9万亩。茶园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全县15个镇(街),涉及8.8万农户35.1万余人。 
  全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566家,其中注册企业41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25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膜等13类综合开发产品。
  全县有茶叶商标700余个,“湄潭翠芽”和“遵义红”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获得国家级金奖88次,“遵义红”获得国家级金奖28次。在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湄潭翠芽、遵义红均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潭翠芽”是“中国驰名商标”,2017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02.17亿元”。中国驰名商标“兰馨”及一批企业品牌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遵义红”成为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全国两会用茶。
  茶区建有茶青交易市场35个,茶青可在30分钟内进入市场交易。建成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400多家,2018年交易额18亿元,已成为茶产业营销的综合舞台。湄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旗舰店、批发部1000多家,企业在天猫、阿里巴巴等全国知名网站开设网店400余家。
  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翠芽27度”2个国家4A级景区,一个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中国茶海,还有中国茶工业遗址博物馆群、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茶博会展中心等茶文化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观光、体验。茶产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茶旅游提升茶产业的翅膀,湄潭涉茶的农商旅投公司、文化创新公司、茶庄园经济、私人订制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展呈多栖发展,并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县上下一心,形成了发展茶产业共识,全力突破。
  (二)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形成了6条茶叶产业带、7个茶叶专业镇、一批茶叶专业村和专业户,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三) 以茶产业发展为抓手,推进扶贫攻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全县有8.8万余户、35.1余茶农因茶走向致富路。
  (四) 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
  (五) 加大政策措施保障,2007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县委、政府分别出台茶产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每年制定实施意见,从基地、加工、市场、品牌、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
  (六) 加大财政投入,每年整合上级财政资金4000万以上、县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直接投入茶产业建设,茶区基础设施等相关联的投入更大。  

  三、今后的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

  将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指引,以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抓手,重点围绕“夯实一个基地、巩固两个品牌、拓展三个市场、全面融合发展”工作总体思路,不断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的产业发展目标。
  (一)夯实一个基地。一是强化新建茶园管理,做实基地规模。二是强化幼龄茶园管护,促进早投产。三是强化科学防治病虫害,保障质量安全。四是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五是指导茶叶企业开展“三品一标”及雨林联盟认证,实现茶园全覆盖。六是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二)巩固二个品牌。一是开展品牌现状调研,探索完善品牌管理办法。二是倾力打造“湄潭翠芽”和“遵义红”,加强政企联手,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支持茶叶企业参加具有重大影响的斗茶比赛、评比及品牌(产业)推广活动。四是制作湄潭茶产业宣传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
  (三)拓展三个市场。一是国内目标市场。开拓北京市场、西安市场、重庆市场、山东市场、上海市场,辐射带动华东、东北、西北、北方等区域市场。建设贵州茶叶交易中心。二是线上线下市场。拓展互联网市场,支持企业在全国开设“湄潭翠芽”、“遵义红”茶叶品牌旗舰店、专卖店、批发部等。加快中国茶城市场建设,完善各项市场功能。三是国际市场。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对接与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合作,支持和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全面融合发展。以“茶庄”建设为突破口,推进茶产业的三产共生,三产融合,不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围绕茶叶的生态优势功能、经济功能、健康功能、文化功能,全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建设,让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
  2018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