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化、品质化、规范化的进程中,生产端、流通渠道、消费端等各个环节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侵权与维权、平台击穿底价的销售、微商卖茶骗钱、源头受灾等一系列波及茶叶市场信心、影响品牌形象的糟心事儿。对此,品牌除了吐槽,还能做点啥?
No.1
风头正劲的小罐茶也会很受伤:已取得的包装新型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
2016年,小罐茶公司将其“小罐”作为一种茶叶包装容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批准。之后,该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全部无效,小罐茶公司不服提起诉讼。2018年 8月15日,该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答辩称,卷边是金属罐常见的密封方式,不限于茶叶包装。不过,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兴茶君观察:作为茶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其实小罐茶对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做得相当好,无论是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商标保护,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随着茶业品牌化的发展趋势,茶企对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也将更加重视,而这本身也对自身品牌的形象大有裨益。
No.2“曼松”商标维权一案引业界关注
7月4日,则道茶业关于“曼松”商标维权发出第一次公告,8月20日第二次公告发出。则道公司称:依法对涉及商标侵权的两款商品(其一:产地勐海茶区,售价569元,357克的纯料“曼松古树”熟茶,其二:全国限量发行2000套357克的纯料“曼松古树”生茶,共714kg“曼松古树茶”)进行了行政举报投诉,均获得市场执法部门的支持。
而曼松村民一致认为:曼松商标属于公共资源,不应该授予某家茶企,应该撤销“曼松”商标,且相关文件已交由律师。
此事件引发行业的关注与热议,围观人士一部分支持注册了商标的茶企,一部分支持保护曼松茶农的权益,还有一部分建议双方和解,让利益最大化,使真正好品质的曼松茶回归市场。
兴茶君观察:商标保护也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像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甚至早早就建议了商标保护矩阵。此前,兴茶网曾发布过《答案茶、鹿角巷纷纷“更名”,茶企品牌保护之路该如何走?》一文,详细解读了茶企商标保护的误区与困境。
No.3拼多多击穿底价卖茶
7月30日,大益通过公众平台发布官方声明,称未向拼多多购物平台授权或自行销售产品,矛头直指拼多多平台在售的大益产品。
这家创立不到3年就赴美上市的线上购物平台,确实一度打出了击穿底价的名优茶、品牌茶,比如:一款2010年的大益7542,在拼多多上仅卖71元,显示已拼成功760件,但同型号同年份的产品在天猫大益茶叶授权专店的售价是2300元一桶(7饼),折算下来也是300多元一饼;信阳毛尖这样的绿茶,在拼多多上显示已经销售16万多件,拼单价仅35元/斤;更有售价不到20元一饼(357克)的福鼎白茶,甚至远远低于当地产区的鲜叶单价。
兴茶君观察:以拼团、廉价产品吸引3亿多三、四、五、六线城市消费人群的拼多多,即使品牌怒之、憎之,它依然疯狂地生长,依然以非常接地气之势存在。大益的一纸声明,既是为企业自身维权,也是为消费者维权。不过,即使已然是普洱茶大佬的大益,仍然有触达不到的消费市场,仍然还没有跑过这家年轻的互联网平台。
No.4直播卖茶、微商卖茶的骗局
在直播、微商流行的当下,茶企或茶品牌利用新工具来实现销售,本是传统茶业渠道突破的好事,但却也夹杂了一些侵害消费者利益、损害行业形象的不当手段,比如:暴击眼球、尺度太大的“卖茶”大案、“卖茶女”的故事骗局等等。
在“卖茶女”一案中,据警方的信息透露,嫌疑人在自己的茶叶店生意越来越差、营业额每况愈下的境况中,突然做火了网上的生意。原因是其聘请刚毕业的学生从事所谓的“微商”,通过虚构家庭悲惨情况及“生日”、“失恋”和“外公炒茶”等理由,博取同情后欺骗事主以580元、880元、1280元等价格购买茶叶,并以进货价仅为50元左右的劣质茶叶充好茶发货,骗取过千万的钱财。
兴茶君观察:直播也好、微商也好,作为新的工具、渠道,茶企拿来合理应用卖茶,走向更贴近消费者的路径,本是值得提倡与鼓励的,只是这种脱离了产品、欺诈消费者的行径却是为茶抹黑了。
No.5
立秋前后,广东地区连降暴雨,新会柑会减产么?
当季茶上市前,常常伴有遭遇天气原因的减产之声,比如:老班章茶山遭冰雹突袭减产、龙井遭高温烤焦减产、新会柑遭遇台风暴雨减产……而今年新会柑上市之际,广东地区确实连降暴雨,不过减产之声,相对去年更为微弱一些。
兴茶君观察:虽然天有不测风云,但是对原料源头的把控与防护,越来越成为品牌茶企的重要日程。在掌控供应链上升为战略高度的当下,让自身的产品原料减少受外力的影响,无疑是品牌发展的重要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