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位茶界“大咖”揭秘武夷岩茶炒作真相,呼吁不要动摇武夷岩茶产业根基
几大武夷岩茶非遗大师平价“送茶入厦”,中茶海堤让人人喝得起好茶
中茶厦门公司位于武夷山佛国岩的茶叶基地。
风靡半个世纪的中茶海堤“黄罐”老枞水仙一直保持着亲民的价格。
碧水丹山毓灵秀,满山茶树满山金。5月的武夷山,一个岩骨花香淡泊宁静的丰收季。今年的采茶季,武夷山却并不平静。近日,新华社刊发了题为《茶商炒作天价茶叶:讲个故事就能卖20多万一公斤》的长篇调查通讯,揭秘“天价”岩茶炒作的“潜规则”,让百姓关注的目光齐聚大红大紫的武夷岩茶。
肉桂傍上牛栏坑,贴上“牛肉”招牌,换上品牌的包装,摇身一变卖出“天价”;在牛栏坑核心区承包几棵茶树,插上“基地”标牌,署上品牌商标,瞬间就顶上“原产地自有基地”的光环;靠“讲故事”“贴品牌”“傍名家”等方式无节制炒作,一张“上海茶友群上半年度茶会采购目录”甚至惊现1040万元一公斤的武夷岩茶……
诚然,无论是20万元一公斤,还是1040万元一公斤,对普通百姓来说,这串数字仅仅是数字:真正能将“天价茶”收入囊中的,毕竟是极少数,但武夷岩茶的“天价”传说却很快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让深耕武夷岩茶超过60年的中茶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欲找灭亡,必先疯狂,征战茶界数十年的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深知这一道理。
中茶海堤的管理层在武夷岩茶红透半边天之时,能否理性地走好这关键的发展转折点,事关整个武夷岩茶的产业兴衰。在这一关键的发展坐标,中茶海堤迅速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央企担当,第一时间联合几大武夷岩茶非遗大师,十多位茶界“大咖”,发起武夷茶界“清源行动”,呼吁茶商警惕过分炒作动摇产业根基,倡议共守武夷岩茶基业,力促岩茶产业理性发展。
文/图
本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谢陈抒
[圈地] 一亩地竟有十几个“基地” 多数“牛肉”或涉侵权
漫山叠翠,绿意如裁,岩立茶山上,茶在岩中生。天青,岩峻,水长,刚刚走进牛栏坑,扑鼻而来的是岩韵花香,满眼是得天独厚的淌绿流翠,唯一显得与这自然灵秀格格不入的,则是满地插着的基地牌子——一亩多的茶园,竟然藏着十几块“基地牌”,这里是各大茶企争相“圈地”的桥头堡。
“有的两三棵茶树也是一个‘基地’,一年产不到半公斤茶。”当地的茶农笑谈,这里可不仅仅是满山茶树满山金,可以说连地都是“金”的——由于牛栏坑肉桂成了岩茶的当家花旦,原产地自有基地对茶商来说就是必争之地,“基地”在这里是最好的“广告资源”,出租一块“基地牌”,每年也能有好几万元的收入。
而牛栏坑肉桂爆红,牛栏坑基地“圈地”之战,带来的隐忧则是原产地名称及当地著名商标被滥用。是的,谁也不会想到,满大街各种品牌的“牛栏坑”“牛肉”,其实多数或涉侵权。武夷山市祥岩茶叶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王国祥是“牛栏坑”和“牛栏坑牛肉”商标的持有人,他无奈地说,当时根本没想到,他的这一创意如今会被众多企业冠以不同的品牌,印制在包装上。
“跟风,什么卖得好就追什么,就炒什么。昨天是马头岩的‘马肉’,今天是牛栏坑的‘牛肉’,明天可能是鬼洞的‘鬼肉’……”王国祥在牛栏坑拥有6.3亩茶园,可以说是牛栏坑的大户,他对牛栏坑肉桂这种发展态势表示担忧。“其实‘牛栏坑’是一个地理标识,‘牛栏坑牛肉’是一个注册商标,很多正在侵权的茶商甚至不具备使用权,对自己的违规行为也不知道。”
[贴牌] 牛栏坑年产1000公斤肉桂 相关“品牌”却有上万个
天上“龙肉”,茶中“牛肉”。如今,牛栏坑肉桂在市场上成为热销品种,其流通的数量并不少,且不计实体店的销售数量,在某一网购平台,大数据显示,打着牛栏坑、马头岩、核心产区等关键词出售的“牛肉”“马肉”等有上万个品牌。有的甚至臆造出“坑爹”“牛首”“牛蛋”等茶名,“坑爹”茶售价竟达每公斤6万元以上,这也让“天价”武夷茶多了几分戏谑的味道。
而事实上,占据牛栏坑“半壁江山”的王国祥告诉记者,整个牛栏坑产区每年产茶的数量大概只有1500多公斤,除了肉桂品种以外,还有水仙,产于牛栏坑的肉桂,产量每年也只有1000公斤左右。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许多小作坊打着牛栏坑肉桂的旗号,可消费者能买到真正的肉桂已经算是幸运了。
中茶厦门的负责人陈志雄对目前的情况表示担忧,他说,或许眼前这两年,市场跳跃式的火爆会提高武夷岩茶的收购价格,给茶农和茶商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如果不理性对待,盲目炒作,市场之力,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
[跟风] 武夷茶树生态圈遭破坏 有60年以上茶树遭弃种
5月,披上新绿的武夷山佛国岩迎来采摘季,顺着狭窄的岩石道走上茶山,不少枝干长满苔藓,树龄60年以上的茶树被随意丢在了路边,正在采茶的茶农告诉记者,这些是刚刚被弃种的茶树,因为肉桂的价格高,供不应求,趋利性使部分茶农更愿意种植和采摘肉桂。
武夷采茶的最佳时间只有短短几天,同样的茶园里,肉桂的新叶已经“优先”被采摘,而其他茶树则面临错过最佳采摘期的危险,品质也将间接受到影响。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肉桂单一品种的炒作,影响的不仅仅是市场,武夷茶树生态圈也将遭受破坏,种植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都将受到跟风炒作的影响。”陈志雄告诉记者,过分炒作,价格虚高,对武夷茶产业的影响是长远的,很难保证未来的几年,价格规律不会给这些跟风的茶农带来沉重打击,随之动摇整个武夷茶产业的根基。
【行动】
岩茶非遗大师
平价“送茶入厦”
就在“天价”武夷岩茶频出,市场价格非理性波动之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传承人、武夷山市北岩茶厂总经理吴宗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游玉琼,武夷山市岩茶厂厂长、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茂,武夷山市南方岩茶精制厂厂长陈行春,武夷山市祥岩牛栏坑茶叶科学研究所王国祥,武夷山茗馥茶厂负责人王明富等武夷知名茶人今年仍旧平价“送茶入厦”,源源不断为中茶海堤送来特级优质武夷岩茶。
“我们从1976年就和中茶海堤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到现在已经有42年了,从我父辈就开始,这种感情几乎贯穿了我的一生。” 游玉琼从小就和中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说,许多武夷茶农和中茶海堤早已成为一个共生体,中茶海堤是终生的伙伴。
“市场一旦走向混乱,做砸了武夷岩茶这块招牌,那对整个武夷山茶产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伤害。我们希望中茶海堤能够引领岩茶产业理性、健康发展。” 吴宗燕也已经和中茶海堤“共生”了近30年,他说,自己从十几岁开始从事制茶行业,一辈子倾注匠心,爱护武夷岩茶的名声如同守护自己的生命与灵魂,近几年来,中茶海堤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央企担当,是武夷岩茶发展的一颗“定盘星”。
而陈荣茂始终记得2009年金融危机之际,中茶海堤一举“抄底大红袍”,让许多茶农几乎是绝处逢生,也让武夷岩茶的好名声传扬四海。“如果没有中茶海堤,就没有今天的武夷岩茶和武夷茶农。”
今年,陈行春仍旧把大部分武夷岩茶供应给中茶海堤,他说,中茶海堤和茶农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与中茶海堤一起力促岩茶产业理性发展,这也是茶人对社会、对家乡、对产业、对自己的一份责任。
中茶公司总经理王贵卿(右)同中茶厦门公司负责人陈志雄在武夷山牛栏坑茶园基地。
【声音】
中茶海堤超半个世纪保持平价
“出口创汇期间,一包武夷水仙和肉桂的价格是60元,当时,普通家庭的工资收入是每月20元左右。现在,百姓的收入已经翻了成百上千倍,而同样的海堤茶,几乎还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价。”行走在牛栏坑淌绿流翠的茶园间,中茶总经理王贵卿对茶农们说,中茶海堤最基本的“使命”,就是要让百姓喝得起好茶,喝得上安全的茶。
国有要事,必有中茶,中国茶叶已经成为国家外交的一大文化特色,中国茶叶彰显的是中国的文化自信和精神源泉。
“中茶海堤,要让茶树风格永世长存,让茶人精神世代相传。”王贵卿说,茶叶市场的稳定,不仅关系到行业产业,更关系到国计民生。忠于国计,良于民生,作为中粮旗下的央企,中茶海堤将持续发力,力促中国茶产业健康、平稳、持续地发展,拉近中国茶与百姓的距离,与世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