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山东  一叶茶里的渔村进化史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品牌山东 一叶茶里的渔村进化史

2011年,山东省日照市吴家台村。

面对黄海之滨的一片荒山丘陵,闫早宁忙于在“石头塘子”里种茶时,还未想到,这片土地会在多年后打捞起渔业文化的乡愁,成为当地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生于日照海边的闫早宁,祖辈以捕鱼为生,是典型的“渔二代”。随着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越来越多渔民开始转型。闫早宁随父亲来到城里,离开渔船上了岸,梦里却仍是海的声音。

偶然机会,听说老家在发展特色农业,闫早宁决定回乡创业。“作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之一,日照最响亮的名片之一就是日照绿茶。”闫早宁的“新茶人”之路,自此开启。

2024年,山东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沿北海路一路向北,行至吴家台村西侧,便到了云过山丘茶渔文旅创意园。

初入园,一艘庞大的老渔船映入眼帘,船体斑驳,皆是风霜。沿小径往里走,松林环绕间,片片茶园蔓延于整个山坡。山间雾气笼罩,弥漫着淡淡茶香。


云过山丘茶园。张浩摄

“茶园与海一路之隔,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清晰的海浪声,所以我们的茶是听海长大的茶。”园区负责人张浩介绍说。

2011年之前,这里还是一棵树都没有的山丘,通过复耕开垦,种植黑松、侧柏6万余棵,变成了松茶满园的微田园综合体。

上世纪的“南茶北引”,使日照成为茶产业链的重要成员。但闫早宁没想到的是,市场上打着“日照绿茶”招牌的成品茶,价格还没有日照本地的鲜叶贵。

“日照绿茶仅仅有好口感是不行的,必须打造品牌。”他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灵感,就是打造“听海长大的茶”。

目之所及,每一片茶园内都有渔船停泊,每一根龙骨、每一片甲板弧线都写满岁月,翘起的船头仍旧朝向大海的方向,像一位老人,在回顾曾搏击海浪的日日夜夜。

近年来,在发展茶园的同时,闫早宁对本地海洋渔业文化进行系统梳理,收集各式大小木船50多条,开民宿,建博物馆,办艺术展,展示海洋渔业发展全过程。

“我们将‘退休’的老船收集回来,进行艺术化升级,改造成凸显海洋渔业特色的船坞民宿。”张浩介绍说。


船坞民宿。人民网周素锦摄

登上船坞,俯瞰茶园,仿佛置身海洋,“船”元素无处不在。在民宿小院,船壳板雕琢为门,渔用“漂子”砌成院墙;在艺术露营地,贝壳牡蛎排列可作舞台背景墙;在博物馆,当地渔民画家傅承峰的作品在无声讲述着渔村、渔船、渔民的故事……

以老船为载体,整个园区更像一件大型的大地艺术作品,不少游客在园中漫游。

“园区年接待游客量数万人次,每年带动周边村民再就业人数800余人。园区固定职工中,不少曾是建造木壳渔船的老船工。”张浩说。

(邢强、王欲然、任妍、王天乐、栗翘楚、欧阳易佳、汪晓波、于震泽、顾玉雪、周素锦)

来源:人民网“行进中国”山东调研采访团,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