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嘉木,五邑茶飘香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南方有嘉木,五邑茶飘香

仲夏时节,江门一座座茶山,跃动着青翠的绿意。

江门是广东茶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形成了鹤山红茶、台山白云茶、开平大沙茶、陈皮茶、恩平茶、新会柑茶等一批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茶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如今,这一片片致富的“绿叶”虽香气四溢,但也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绿叶”变“金叶”,路怎样走下去?

茶叶

这杯茶来自千年前

采茶的季节走进开平市大沙镇,可以看到采茶工分散在各个山头,腰挎竹篓,指尖飞舞,伴随着阵阵清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沙镇坐落于天露山脚下,森林覆盖率达65.48%,是广东省森林小镇。站在茶园眺望,海拔1250米天露山,是广东省南部第一高峰。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肥沃的土壤,加上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这里成为种植茶叶的天然宝地。


春茶正当时,工人采茶忙。南方+杨兴乐拍摄

“天露东山仙迹传,白云深锁断云烟……其中想是无人到,若有相逢客羽仙”。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族弟杜位在游山观瀑、以茶论道后,留下的诗作《天露仙源》。

在唐朝,天露山脉处于东西古驿道的南线枢纽,是广州府与云南洱海的必经之路。往来的僧人行脚至此,往往选择在天露山的岱山寺和露山寺庙宿驿。

据考究,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在中国宗教史声名显赫的禅宗六祖惠能年轻时便一直在天露仙源茶园一带砍柴植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而“开悟”,可谓“禅茶一味”。

随后,茶道在天露山一带广为流传。至清朝年间,茶叶生产达到鼎盛。据史料记载,“各处山地垦为茶园者,触目皆是”“无论土著客家多以茶为业”,茶园面积8万亩,年产毛茶1050万担,经清朝开平海关在水口海埠出口的茶叶年近三万六千担。茶农客商们也习惯将此地出产的茶叶称之为“大沙茶”。


天露山下茶园,工人们正忙着采茶。南方+杨兴乐拍摄

大沙镇有天露山,天露山盛产“大沙茶”。这一传统,已延续了千多年。直到今天,天露山脉仍留存着1000多棵珍贵古茶树。

在江门,有故事的茶可不止“大沙茶”一家。“未有鹤山县,先有鹤山茶。”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了江门鹤山茶的历史之悠久。

据《鹤山县志》记载,“鹤山茶业之发源,历史悠久,远在宋元时代已现端倪,至今已逾700年历史。”相传,鹤山种茶始发于古劳丽水,继而传至鹤城、古劳、白水带等地,因而得名古劳茶。是广东省的历史名茶,其中古劳银针一向被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

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鹤山全县种茶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毛茶8万担,年出口茶叶近3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是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鹤山红茶种植高峰期,输出总量占据全省总量八成,一时被称为“广东茶业第一县”。

当时的整个鹤山出现了“无山不产茶,茶市达60余处”的盛况,在茶山、大雁山等地“一望皆茶树”“来往采茶者不绝”。

茶优

茶园林立,叶有真香

高山出好水,好水出好茶。江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立足丰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江门以茶兴业、以茶富民,茶园茶山比比皆是,一片片“绿叶”成为致富茶、振兴茶、幸福茶。

在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园里,茶垄缠绕山腰,满山翠绿。“今年我们春茶的产量总体上比较理想,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有四五十名茶农一起采茶,采摘后的茶叶我们会加紧制作成大沙里黄茶等特色产品。”该公司工作人员梁瑞欣表示,近年来大沙里大力发展茶文化生态度假旅游,入选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多款产品获评“广东十大好春茶”称号。

清明节前,晨曦微露,台山市上川岛山间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村里采茶的村民就已经背上背篓,扛着木梯,沿着茶山小道,来到茶场开始采摘今年的头春茶。

台山白云茶以野生为主,性凉解热,有川岛和北峰山两大产区,因生长在海拔400—600米山腰,终年有淡淡云雾缭绕,素有“仙茶”美誉。

据了解,上川岛茶树资源非常丰富,有3000多亩白云茶。而同样是白云茶群体种,种在大山深处和种在海边自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韵味。

上川岛仙岛茶业有限公司(下称“仙岛茶业”)负责人盘卫林介绍,茶园实施绿色种植,使用上川岛当地的蟹壳、虾壳等作基肥,不打农药,让茶树自然生长。同时由于岛上山高雾浓、昼夜温差大,茶树芽叶柔软、嫩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制作出来的茶叶形成了上川岛独有的“海韵兰花香”风味,畅销海内外。


台山白云茶。受访者供图

“我们茶场现有白云茶树约300亩,今年开始采茶后,工人们每天忙于摘茶、晾青、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工序,第一批红茶已做好。”盘卫林介绍道,该公司的白云红茶2019年曾获“粤茶杯”广东省第十三届茶叶质量推选活动红茶类银奖,近年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新会柑普茶、台山白云茶、川岛野生茶、开平天露仙源茶、金牡丹红茶、鹤山红茶、七星坑茶、黄亚山红茶……各有千秋的江门茶,屡屡摘得国内国际各种大奖,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承载江门独特风情的茶歌、茶赋、茶舞、茶旅等茶文化载体也日渐丰富,得到了市场认可。

茶业

“小而散”VS“大而强”

鹤山市古劳水乡侧畔的沙坪坡山村毗邻西江,江边有纪念苏东坡的坡亭。亭子外,当地老人说起一段大文豪与古劳银针的趣闻。

据说,当年苏东坡从惠州谪往海南儋州时,船过此处,江水暴涨,船不能行,在此稍住,后人在此地建亭纪念,所在村名也更名为坡山村。

有村民请苏东坡到他家喝茶,苏边饮边赞许:“好茶,好茶,请问产于何处?”村民回答:“此茶产于茶山石岩头,细嫩如针故叫银针。”苏东坡冲口而出:“味甘醇,除烦去腻,世间不可无茶也。”


鹤山茶叶。南方+任龙拍摄

江门的茶不缺历史、不缺文化,更不缺优渥的自然生长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绿、白、黄、红等各种品类也实现颜值与产值齐升。但近些年在快速的发展中,江门本地的茶农、茶商、茶企也生出不少“愁”。

20世纪30年代后期,战乱四起,鹤山茶叶生产一度衰落。当地茶农说,以前会将采摘来的茶青卖给茶厂,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青的价格非常低,很多地方的茶农见赚不到钱,便砍掉茶树,改种其他作物,年轻人出去做工,种茶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鹤山茶叶种植走向衰弱,“古劳银针”也渐渐消失。“古劳银针”是取茶树最新鲜的芽制作而成,产量极低,一般是好茶之人翻山越岭找来,自制自饮。目前,茶山的茶园大多数种植云南大叶等引进来的优良茶种。

虽然江门茶叶品质上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产业发展瓶颈明显,存在种植规模小、产量低、工人短缺等问题。


野生的台山白云茶树。受访者供图

要采好茶就要抢时间、抢天气,考验工人的采茶技术和体力。目前,岛上采茶工人短缺已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为此,不少茶园选择将茶树人工矮化种植,降低采摘难度,提高采茶效率。

此外,制茶技术也是茶叶品质好坏的关键。

在仙岛茶业的生产车间,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王秋霜、王青对新采茶青进行现场手工茶的制作,希望能从中筛选出特色的茶树资源。

生产以小规模、家庭式作坊为主,尚没有形成标准化的茶叶加工标准……可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白云茶存在品质不稳定、外形难看等发展瓶颈问题。

也因此,不少茶客惋惜地表示,以前白云茶被称为广东“四大名茶”之一,但如今制作工艺已不适合当下茶客的口味。

“台山白云茶大多是群体种,制茶品质仍存在不稳定性,优质品质重现性不高,标准化生产规模不够。”王秋霜介绍,要摸清上川岛白云茶的资源类型及制茶特性,深入开展资源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从现存的白云茶资源中,选育出综合性良好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系(种),发展成为台山的地方特色茶品种甚至茶叶品牌,进一步促进白云茶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当下的江门茶叶,好似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不进则退。

茶愿

“绿叶”变“金叶”正在发生

茶叶是绿水青山回馈给山民的“金山银山”,这片从悠长历史中“长”出来的“绿叶”,在全国各产茶大省,正演绎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璀璨“金叶”。

大沙镇榄树角青年林场的大沙里·欢茶谷,依山傍水,这里有超200公顷(3000亩)的茶园,配备了独立中央空调萎凋系统与恒温发酵系统等先进设施,确保茶叶能在最佳环境中生长,而这些高品质的茶叶也帮助欢茶谷荣获了“广东省高级生态茶园”的殊荣。


大沙里·欢茶谷。南方+杨兴乐拍摄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构筑了欢茶谷这么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此外,这里还有特色的茶文化研学线路,在此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还能深入了解茶文化的魅力与风雅。

与此同时,大沙里园区还有效带动周边300多户茶农就业增收,50多岁的采茶工梁阿姨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她说:“在这里采茶,不仅离家近,收入还比较稳定。每天至少能挣150元。”

2023年,大沙全镇茶叶种植面积约2333公顷(35000亩),涉茶企业28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12个,省级龙头企业1家,江门市级龙头企业2家。干毛茶产量382.45吨,产值达3.22亿元。

江门人对茶的执着追求,不仅在于做优茶品质、做大茶产业,更在于拓展茶市场、打响茶品牌、弘扬茶文化,让更多人共享茶产业带来的红利。

喜茶,江门的“亲生仔”。2012年,第一家喜茶在江门的江边里(九中街)的一条小巷子里诞生,如今已成为新式茶饮品牌的代表。

不仅仅是喜茶,江门近几年还孵化出烧柠、梳芙、叹茶、颈渴、若柑年后等品牌,不断丰富着新式茶饮消费市场。在新品研发方面,新会陈皮与开平、恩平茶叶紧密融合发展,携手合作开发陈皮红茶、陈皮白茶等新产品;鹤山红茶、台山白云茶、开平大沙茶复兴再发展,斩获多项大奖;陈皮茶、簕菜茶、柑普茶等创新保健茶饮在乡村振兴中迸发新活力,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效益明显。

由此来看,江门可谓引领新式茶饮潮流,新式茶饮的不断推陈出新,激活了市场潜力,形成茶叶消费新热点。

弘扬茶文化,除了打造不一样的茶叶产品、新式饮品外,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也显得尤为重要。

凭借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成熟的茶产业,古劳茶山生态茶园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游客前来游玩。“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来体验采茶和制茶。”该茶园负责人刘国锋说,茶园种植面积约700亩,有黄金芽、雪芽、金牡丹等七个品种,从去年开始接待研学旅游团,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城市,至今已经接待超过40个团。

近年来,江门将茶产业列入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一重点扶持,持续做优茶品质,全力打响“五邑和茶”区域公用品牌,全产业链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把茶产业真正做成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叶”工程,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江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3亿元,同比增长6.4%。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总产值696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三年翻一番。


小朋友们正在体验采茶。受访者供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何进一步讲好“绿叶”变“金叶”的故事?如何推动茶叶与文旅、工业、商贸、康养、物流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促进全“茶叶链”发展壮大?江门前路任重道远,亦大有可为!

【采写】南方+记者申红洲

【作者】申红洲;杨兴乐;任龙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