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片叶,绿了千万家——上岩村茶产业调研报告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深耕一片叶,绿了千万家——上岩村茶产业调研报告

8月4日,龙马入侗乡团队探访了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上岩村,围绕茶产业开展了调研实践。

发展历史

上岩村与茶产业的缘分自几十年前就已经结下。与上岩村相邻的广西三江县茶产业起步较早,在上岩村还没有发展茶叶的时候,上岩村村民就被吸引去三江县从事茶产业种植相关工作,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茶产业的有利可图。从2014年开始,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和县里资金支持的提供,上岩村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始渐渐发展茶产业,通过资金技术支持与充分发动民众,使茶产业逐渐发展为上岩村的主导产业。

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

上岩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气温年较差小,春温回升迟,秋温降得早,雨日、雾日多,适合种植茶叶。

上岩村多山地,村内土地资源丰富,土质极为适宜种植茶叶。

区位条件

与之毗邻的三江县1989年开始引种绿茶,2001年至2006年底,涌现出八江、同乐、独峒、良口4个万亩茶叶大乡和布央、八协、七团等23个千亩茶叶生态村,茶叶产业火爆、发展势头强劲。对上岩村茶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也为上岩村茶产业发展提供了销售市场。

政策条件

2021年通道县出台了《关于加快“两茶一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独坡镇在县级奖补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0万元对“两茶一药”发展势头好的村进行奖励,极大提高群众积极性。

战略条件

上岩村坚持以茶为媒、以旅为用,促进茶旅深度融合。依托镇内“以人工景观风电为特点、映山红自然景观为特色、三省坡界碑网红打卡为亮点、三省坡万亩茶场为依托、民族节庆为支撑”产业强镇发展战略,立足村内染侗布、芦笙舞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月地瓦”“六月六”侗族卜宽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吸引大量周边游客前来游玩,将茶文化编进侗歌哆耶节目,广泛打造“高山茶园”名号,并举办品茶活动,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免费品茶,活跃茶叶消费市场。

品种技术

在镇党委、政府的建议下,上岩村村“两委”以此为契机,瞄准地方优势,召开乡贤会,将村里对茶叶种植感兴趣、有技术、有资金以及返乡创业大学生齐聚一堂,出谋划策,确定了以茶叶种植为主导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选定了“福云六号”“乌牛早”“黄金叶”等茶叶品种,同时推选代表到三江、怀化中方等茶叶基地交流、学习,利用其先进经验、技术带动茶产业发展。

上岩村以种植“福云六号”为主,该品种产量高,抗旱、抗寒、抗病害能力均较强,适制绿茶和红茶,现主要制绿茶,春季特别适制高档绿茶(扁茶、毛尖茶等)。福云6号茶叶品种再生能力强,适于无性繁殖推广;幼树生长迅速,成园快,适应性强,可作为主要品种推广,萌芽早,可与部分中、晚芽种搭配种植,形成四季茶园,可采摘期长达8、9个月。

茶叶栽种

01

首先要求科学施用有机肥。科学施肥是茶树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生产上要根据茶园土壤肥力和茶树的需肥特性,遵循重施有机肥、营养元素平衡的施肥原则;

02

在茶树生长期间合理修剪,控制茶树高度,培养健壮的骨干枝和树势,促使侧枝生长,形成理想型树冠,有利于茶树快速成园和优质高产等;

03

“福云六号”易受虫害,病虫害防治很关键。防治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适当的化学防治来调控茶园的生态环境,抑制病虫的发生危害。

制茶工艺

绿茶

01

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同时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02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03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经济收入

上岩村紧抓产业发展东风,乘势而上,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兴农富民模式,充分利用村内“荒山、荒沟、荒丘”等资源,开发“山边、屋边、地边、路边、河边”等边角地,全面实施环三省坡万亩茶叶种植计划,建设茶叶产业基地3个,新增茶叶种植面积500余亩,目前达4000余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叶种植大村和销售大村,每天茶叶产量可达6000斤,春茶更是可达8000至10000斤,每年销往广西的鲜茶叶达100余万斤,带动250余户人均增收1.3万元,获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同时新建茶叶加工厂2个,吸引技术能人将茶叶由“原产品”转为“初加工”,在强主链的基础上延新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年加工量可达50万斤,产值提高3倍。

上岩村茶叶年总收入已达15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3万元,荣获怀化市集体经济“真抓实干”村奖励,走出了一条茶叶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路子。

基层管理

上岩村茶产业为老百姓带去满满幸福感获得感,在村里兴起劳动实干之风,男女老少热爱劳动,生活充实,没有游手好闲之人,杨居平书记自豪的告诉我们“上岩村3000多人,找不出四个会打牌的妇女”,勤劳的村风助力上岩茶叶闯出新路子,同时也减轻村委基层自治管理,淳朴民风使矛盾纠纷少之又少,团结一致的上岩人民乘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东风,扶摇直上,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现存问题

在上岩村的调研实践中,我们领略到了茶树的鲜活碧绿,感受到了上岩村民的热情淳朴,对上岩村茶产业发展已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们也发现了上岩村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茶叶销售类型仍以鲜叶为主,加工销售少,茶叶的附加价值较低;销售渠道较为单一,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过于依赖三江茶叶市场;受人才与技术条件限制较大等。后续团队成员将与上岩村继续保持联系,为上岩村发展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林清菊.不同季节福云6号工夫红茶加工关键技术【J】.中国茶叶,2014,36(08):26-27.

[2]薛承泽.浅谈“福云六号”的管理和采制技术【J】.福建茶叶,1990,(02):39-40.

[3]廖吉锋,曾纪云,杨明秋,等."福云6号"在龙胜县高山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21,32(3):92-94.DOI:10.3969/j.issn.1674-5868.2021.03.026.

[4]刁巍.发挥良种优势,振兴地方经济——叙永引种福云6号等茶树良种观察报告【J】.茶叶科学简报,1988,(01):34-37.

撰文 黄珏 徐康景

来源:龙马入侗乡,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