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之地,四季分明,冬有严寒冰雪,夏有酷暑阵雨,农作物以两熟居多。自然风光含秦风汉韵之雄奇,纳楚北水乡之秀丽。全县人口24.9万,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7.3%以上,生态环境优越,有天然氧吧美誉。改革开放40余年,百业俱兴,群龙踊跃。然而,虽然人文历史底蕴丰厚,诗歌之路闻名天下,名利商道畅通,富水茶房小有印象,湘河茶花稀少,人们喝茶均喝异地茶叶,旅游之事只图外地景区。自1961年起,以张淑珍为代表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带领群众,历数十年风雨,将茶树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七百余里,使商南成为西北新兴茶业产区,著称北纬33°茶,商南泉茗引发百种名牌,产茶品茶斗茶论茶等茶文化踏上全国茶业新征程。随着金丝峡景区步入国家5A级森林公园之列,养在深闺的金丝峡才天下闻名,商南县随即迈进全国旅游强县,金丝峡旅游品牌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闯王寨、玉皇山、上仓房、文碧峰、青云驿、阳城驿、王家坡、鹿城公园、茶海公园、金线台瀑布、黄龙古寨、红庙荷塘、丹江漂流、龙潭瀑布等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刘家花屋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七十四师成立旧址、谢家店战斗遗址、前坡岭战斗遗址、中原局白鲁础会议旧址、历史名园即县烈士陵园等等红色教育基地或革命旧址得到修复原貌,和各个旅游景区连成旅游网线,尤其是林业、交通和招商引资等成绩显著,铁路、高速公路的通车,312国道和景区道路的改善,缩短了城市到景区的路途距离和时间;丹江莲花台水库蓄水礼成,库区景致美若长江小小三峡,使南水北调之清水送津京系统稳增库源。随着金丝大峡谷的声名远播,商南茶叶浪迹天涯海角,赢得全国游子的赞美口碑。
近年来,商南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搂起袖子加油干”,持续发展商南旅游业和茶业建设,落实县第十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生态茶城、产业新城、旅游名城、康养慢城“四大名城”目标,围绕新材料、新农业、大旅游、大健康“四大产业”增长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建设美丽城市和乡村工作中,为保证丹江饮用水源安全,把生态立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立足建设碧水蓝天、地绿人和、环境一流的商洛市“后花园”,推进生态保护,使商南四年蝉联“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同时,全县围绕生态保护这一核心,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得商南茶产业得到全面发展,按照规模、品质、品牌“三提升”,旅游、康养、加工“三延伸”的思路,茶旅、茶养、茶文、茶体实现融合发展,“生态茶文旅”得到深度融合,生态茶品牌价值不断凸显,商南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名茶百强县”等多项荣誉。
今年以来,商南县坚持将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项目建设与业态培育、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相结合,在园区内建设茶文化体验项目、旅游景观,推动茶企、茶园、茶旅康养协同发展。在项目推进中,商南县坚持以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为抓手,将农业产业的“加法”向三产融合的“乘法”转变,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促进产业转型、业态转型,形成了“茶叶+”“+茶叶”的融合发展态势。加强“秦岭泉茗”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优先选择有基础、有优势的茶叶子品牌,进行整合和扶持。大力建设集加工、仓储、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标准化茶叶工厂升级茶叶清洁化加工。依托中组部科技“组团式”帮扶,强化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战略合作,大力开展茶树精油、茶饮品、低酚水、抹茶等衍生品研发和生产,提升茶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阳城驿4A级景区,在现有茶园里增加茶文化体验项目和旅游景观,打造了北门户区、茶马互市、斗茶广场等11个重要节点,科学规划一批“望星空、赏花海、品茶香、观云海、享氧吧”等有特色的旅游业态,使园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
“生态茶城”建设的五个启示:
推动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现有的26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商南县不断壮大茶产业,发展茶经济,弘扬茶文化,全力推进茶旅、茶养、茶文、茶体融合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动、茶人主业、社会参与,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和线上线下共融共享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注重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外地大公司,鼓励个体工商户、返乡农民投身茶产业。实施“百店千点”计划,分别在北京、西安、石家庄等大城市新建专营店30余家,在哈萨克斯坦等地开设海外实体店2家。支持茶企、合作社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支持在“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建立了线上线下立体多元化市场销售体系。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打通了商南生态茶产品价值实现渠道。以茶产业为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茶园26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6万亩,可采摘茶园2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6万亩,有机认证茶园3.2万亩;茶叶产量8680吨,产值14.68亿元,现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0个,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茶叶种植大户6200户,遍布全县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实现了“人均一亩茶”,人均增收7000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以文旅产业为根,持续发挥“商南茶”“金丝峡”双品牌效应,商南成功入选2020年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特色产业为辅,大力发展茶、菌、果等特色产业,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富水、试马被评为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
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茶叶加工基本完成了从手工化作坊向工厂化生产的转变,基本实现了清洁化、机械化加工,并逐步向连续化、智能化流水线加工发展;对新建的高品质茶苗育圃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实行智慧茶园管理,探索建立智慧化种植生产管理体系,茶叶生产更加“绿色”,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不断提升。实行“认养型”定制化茶产品供给策略,在茶园开通采茶、制茶和茶艺表演网络直播,对外公开商南茶园生态环境和加工流程,吸引消费者或经销商对茶园分区“认养”私人订制,并成为各片区“园主”,为零售消费者和经销商制定阶梯式“园主价”和其它增值服务。
培育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借助“22°商洛、北纬33°商南茶”,全力打造“金丝泉茗”商南茶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并发布“金丝泉茗”区域公共品牌,编制《金丝泉茗标准综合体》等体系标准,形成商南茶“拳头”效应,连续多年在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和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商南鹿茗”区域公共品牌在央视14个频道不同时段集中展示和滚动播出,“品商南茶、游金丝峡”已经真正成为商南响亮的名片。
做好山水文章彰显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借助“天然氧吧”生态优势,造就了茶叶“香高、味浓、耐冲泡且富含锌硒”元素特点,迅速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商南县积极引进和推广陕茶1号、龙井43、安吉白茶、金牡丹、中黄二号等良种茶苗3000万株,每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000亩以上,建成了富水茶海公园等3个万亩茶叶基地,茶叶品种不断优化,其品种种类更加齐全。(牧歌)
来源:中国经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