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里“长”出的4A级景区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茶园里“长”出的4A级景区

盛夏时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茶园放眼皆绿,集中连片的茶园里,到处散落着茶农采茶的身影,每天下午5点过,田坝茶青交易市场人声鼎沸,车来人往,好不热闹。

夕阳西下,仙人岭茶业公司董事长孙德礼奔走在茶园基地。“一芽二三叶的茶青今天收五元钱一斤,独芽30元钱一斤,可直接把茶青交到厂里……”他不时向茶农们传递着当天茶青收购信息,茶农手机里也显示出同样的信息。


与此同时,在景区沿线的农家乐,茶乡十道菜就展示在这片绿意怏然的茶园里。一边是热火朝天的采茶卖茶景象,一边是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在这片茶园里“长”出的4A级景区,正带领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过上越来越美好的富足生活。

20世纪90年代的田坝,是出了名的干田坝。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光秃秃的山不见一棵树。那时那地的群众吃不饱饭,靠回销粮和救济款度日,是有名的贫困村。“田大丘、土大块,一年种一季,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干田坝,三年两载吃荞粑。”这段顺口溜道出了当时田坝人的心酸。


传统农业得靠天吃饭,第二产业滞后,创造就业的能力有限,大量劳动力外出就业,外出务工成为老百姓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2002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田坝探索出“水路不通走旱路”的路子。在陈仕友、孙德礼等一些老茶人的带领下,依托这里土壤独具的锌硒元素,全村拓荒种茶,掀起了种茶的热潮,率先引进设备办起规模化的加工厂。

田坝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喻启波回忆当时说,村民们通过耐心和坚守,一步步破译土壤密码,让原本“光秃秃”的荒山长满翠芽。

如今,田坝已由原来的1300多亩茶园发展到3万亩,茶叶加工企业74家,年产茶青1.5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0元,农民拥有家庭轿车700余辆,真正实现了群众安居乐业,民生富足,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代表。2022年,永安镇田坝社区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如今,田坝社区所在地的国家AAAA级景区“茶海之心”,先后荣获全国特色产业亿元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康示范村等称号。

田坝社区实施了“小规模、抱团式、微茶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我们突出一个‘茶’字。”田坝社区副主任周朝伦说,新农村景农一体、产村相融,让好田好土变好茶、乡居、乡游互相借力。

时下的田坝社区,形态业态日臻成熟,一栋栋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小楼错落有致,镶嵌在茶园里、树林边,在田野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60多家茶庄民宿、酒店、酒吧、歌舞厅、瑜伽馆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如繁星“散落”其间,迎来全国茶叶品牌论坛会、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全国瑜伽大赛等赛事在这里举行。


随着连续18年的民间祭茶大典、春茶开采节、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吸引不少游人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流连忘返。坐上仙人岭索道,俯瞰万亩茶园美景;走在玻璃吊桥上,感受高空破碎的惊险;来到农家庭院散步赏花,品锌硒佳茗;走进茶园,体验茗茶自己采佳茗带回家,仰或拍美照留念;来到茶庄,喝油茶、吃黄胶米花、尝乡间美食,游客们都玩得乐此不疲,十分尽兴。“我哥哥陈江开茶庄搞康养旅游,常年解决就业16人,我做茶叶基地和加工,现在来旅游的客人多了,目前销售明前翠芽上百万元。”陈其波说。”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民宿,蹚出了一条“产业+N”的乡村振兴好路子。风生水起的田坝AAAA景区,兴起乡村酒店、茶庄32家。今年大年初一,仙人岭索道、玻璃吊桥单日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在田坝,或“茶园+茶厂+茶庄”,或“茶园+茶厂”,或“茶园+茶庄”,或“茶园+茶厂+茶庄+茶专卖店”,业态日渐多元化。

“听说咉山红农庄的饭菜不错,能吃到地道的农家特色风味,我们就在那吃饭吧!”7月9日,不少游客纷纷前往三水农庄,店主何文平忙得不可开交。“我家6口人,两老两夫妻两个娃,经营的“茶园+茶庄+果园”进行分工合作。母亲管理9亩茶园,父亲负责养猪种菜,丈夫打理80亩果园,我负责茶庄的餐饮和住宿,年纯收入至少30万元。”何文平笑着说。


走进永安镇田坝社区永田露茶庄,茶庄老板朱云霞正在给几个妇女讲服务要领。“游客来了,一定要让客人吃好、住好、玩好,来了就不想走”。她笑着说。“茶园+茶厂+茶庄”的“一二三”微全产业链,成了朱云霞一家小康路上快马加鞭的“三驾马车”,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工作了一周后,与家人、朋友一道去农村,远离都市喧闹,吃农家饭、体验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休闲选择。”凤冈县文体旅游局局长周翠如是说。

仙人岭脚下玉葫茶飨客的老板张凤群介绍:“我家店开业四年来,每年都有几拨重庆客人来避暑,一住就是半个月以上。他们一早一晚去茶园里采茶,一天的生活费有了,不仅如此,随着不少城里人来这里旅游,我们这里的茶叶、腊肉、菌类、土鸡蛋、蜂糖等特色农产品,在家门口就就卖出去了。”

社区副主任戴鹏飞介绍:“近年来,与邮政、快递公司合作,签署了锌硒茶销售合作协议,实行打折邮寄和上门服务,通过‘合作社种植+茶叶公司收购加工+邮政平台销售’形成闭环运行,效益十分明显。”

清风更绿茶园叶,恰是山村振兴时。

通讯员 陈昌霖

来源:天眼新w 贵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