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温泉:党建引领续写古茶富民新篇章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昌宁温泉:党建引领续写古茶富民新篇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善思者乐茶。昌宁县温泉镇联席村种茶历史悠久,目前,全村有茶园16954亩,15公分径围以上挂牌古茶树24858株,茶龄最高达3200年,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卫生村”“云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

联席村位于温泉镇东部,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森林覆盖率93%,属澜沧江西岸温凉型山区气候,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优势,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的古树茶独具特色,品质极佳。根据国家“茶树种质资源系统鉴定评价”研究结果,其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是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的一项重要佐证,联席村团山村民小组的一株勐库大叶种茶,是昌宁县境内最大的一株栽培型大叶种茶。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兼顾文化传承、品牌培育、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联席村党总支书记李国先介绍,为提升茶产业的品质,拓展古茶销售渠道,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倍增,提高村党组织自我发展和服务的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联席村突出党建引领,镇、村党组织同时发力,探索出了一条“管好源头、拓宽销路、提升品牌”的销售古树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之路,同时督促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加工能力和工艺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为乡村振兴助力。

保护古树就是保护生存之根。为加强古茶树的保护,联席村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以“养树优先、适度采摘”为要求,对古树茶进行合理管护和采摘,建立“两委”班子包保“古茶树”制度,对全村24858株“古茶树”进行包保。组建以党员干部、爱心茶企和部分茶农为成员的古茶树保护和开发服务志愿队,采取入户宣传、上门服务、亲自指导等方式,加大古茶树保护宣传力度,定期组织茶农参加古茶树保护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户防治病虫害意识,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同时,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写进村规民约,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珍爱古茶树的意识。通过有效保护,“千年古茶”已成为联席村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古茶树资源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我负责包保的古茶树有3000多株,以前茶农都是粗放式管理,随意采摘,每年收益有限,现在好了,通过我们的有效保护,茶叶品质提高了,收入也上去了,只要是村上有要求,大家都会去做,爱茶护茶意识提高了。”古茶树包保责任人赵军昌表示。

拓宽销路才会带来最大收益。“我家今年的古树茶叶已经卖了10多万元,价格是100元/公斤,通过村级推介,最远还卖到广东省。”厦片房村民小组茶农李发科兴致勃勃地向记者算起今年的“茶叶账”。联席村坚持对古树茶进行规范采摘,严格按生产技术要求,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茶叶进行精细化加工,确保古树茶的品牌和质量,采取“订单销售一批、线上宣传销售一批、线下接待观光销售一批”的方式,依托“民生茶馆”,成立茶产品展示区,增加品茶方式,拓宽茶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茶叶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接到省外爱茶人士的预购订单。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千年古茶第一村”重要名片,开发从加工、生产、销售到旅游一条龙服务,从“概念宣传”到“品饮推广”,古树茶被客商源源不断带出去,得到顾客和市场的好评,加大了对品牌的深度认可,茶农的收益大幅提高。2023年,预计联席村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达30万元以上。

提升品牌方能实现长远发展。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示范引领下,联席村古树茶品牌得到有效提升,已成为“千年茶乡”主要名片,也成为接待茶商、游客的必达之地,为联席走向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培育出“芭蕉林”“茶韵千年”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并形成一定规模向外推介。温泉镇党委副书记罗莹表示,下一步,联席村将依托万棵古茶树资源优势,抓实古茶公园AAA级景区创建,推动万亩有机茶园认证,挖掘茶文化魅力,以古茶为题,生态立本,山水展色,弘扬茶文化产业,围绕游茶山、礼茶道、品茶餐、闪茶艺、看炒茶、养古树、购古茶为一体的发展趋势,组织开展采茶、炒茶、斗茶、评茶、茶艺表演、古茶拍卖等系列活动,让游客体会到不一样的山、不一样的水、不一样的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村庄,让古茶在发展中庚续传承,续写富民新篇。

通讯员:李云涵 饶会姝

来源:昌宁新w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