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的五峰,如何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让一片“小茶叶”撬动乡村振兴“大战略”?
近年来,五峰以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增值为目标,实施“提升绿茶、复兴红茶、拓展茶链”战略,加快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的现代茶叶体系,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拓宽了大山里的乡村振兴之路。
五峰持续加大茶业扶持力度,先后出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五峰茶产业链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政策措施20余项,从生态基地、加工提能、科技创新、品牌培育、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五峰培育的茶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在全县拥有13个加工厂、21个加盟厂,鲜叶收购范围辐射4个主产乡镇。在发展传统绿茶的基础上,五峰大力支持采花茶业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高品质速溶红茶生产,于2020年投入试产;2021年,采花茶业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在茶叶深加工、新式茶饮等方面力求突破,进一步延伸五峰茶产品生产链条。目前,公司以茶为基础和纽带,走出了一条茶加食品、旅游、日用品、餐饮、药用、康养的“1+6”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毅介绍,公司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从单一的采花毛尖绿茶发展到宜红茶、速溶茶、保健茶、茶食品 一主四辅产品格局, 产量从1000吨增长到现在5000吨以上,带动五峰茶农年人均收入从不足4000元增长到现在的8500元,让茶叶真正成为五峰茶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以绿色谋发展,向品质要效益。五峰以消费茶需求为导向,以村组为单位组建合作社、协会,茶农、政府、企业三方联动,全力推进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县、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县、出口欧盟茶叶基地县等创建活动,大力推广“三减三增(减工、减肥、减药、增产、增收、增效)”健康栽培新技术,茶叶基地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五峰于2014年启动茶叶加工设备改造和生产线开发,目前已完成117家加工主体改造;投入近亿元优化完善茶园的水电路及防护设施,形成了采收有通道、灌溉有保障、防护有设施的现代茶园10万多亩,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县”。
立足本土优势,开展科技创新。近年来,五峰从本地群体种茶园中选育出鄂茶7号、五峰212和五峰310等3个省级无性系茶树良种。在品种选育和推广过程中,探索茶叶轻基质穴盘苗生产技术,制定两个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容器繁育茶苗标准的空白。同时不断加大与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力度,在全县推广应用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基地7万多亩,辐射面积超过15万亩;分析五峰茶树资源指纹图谱,为五峰茶精准加工和精深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花茶业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合作组建“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怎样通过一片茶叶做足乡村振兴“大文章”?经过多年探索,五峰提出创建全国“茶经济强县、茶文化强县、茶旅游强县”的茶叶“三强县”目标,以茶带文,以茶带旅,文旅促茶。投资建设了以青岗岭茶叶公园为龙头、以五峰古茶道为轴线、以土家文化为主题的一批茶文旅示范项目;连续5年在武汉、荆州、襄阳等城市开展“五峰蓝·茶乡韵”推介活动,吸引了20多万人到五峰旅游;五峰成为“中国茶旅大会”永久会址,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茶商代表、旅行社代表以及茶叶专家和企业家到五峰共商中国茶旅发展大计。五峰古茶道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目录,一批茶庄园、茶家乐沿古茶道兴起。2019年,国家发改委将五峰纳入茶旅融合示范园创建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茶旅融合发展十强县”。
在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一批茶企主动积极参与,成为新业态的推动者、受益者。湖北五峰汲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梅元红介绍,得益于各类政策支持,公司优选品种、打造基地、改造厂房、改良工艺,近几年每年盈利增长率达到30%以上,目前公司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带动了3000余户茶农共同致富。作为一个三代与茶打交道的老茶人,他表示,随着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公司的人气量和接待量与日俱增,正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
据统计,当前五峰8个乡镇75个村产茶,茶园总面积22.1万亩,约有12万茶农从事茶产业。全县茶叶加工企业超过200家,其中加工产值过亿元的1家,过千万元的11家。截至2022年9月,全县实现茶叶产量2.46万吨、农业产值9.85亿元,茶农鲜叶收入超过5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超过43亿元。
本文转载自三峡日报,通讯员 高远 向洲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