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茶叶产销持续稳定,全省有10个市58个县(区)产茶,涉茶生产经营者达300多万。2021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320余万亩,全省茶叶综合产值达到614.91亿元。近年来,我省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强化相关技能培训和科技兴农等,使得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茶产业带动山村旅游发展
大湾村位于金寨县中南部,大别山腹地,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脚下。境内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适宜茶树生长,仅山林中自然生长的野生茶树面积就达上万亩,后又新发展、提升、改造茶园共3000余亩,新建一座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湾村夯实了茶产业基础,茶产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朝阳产业。”金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茶叶及旅游资源优势,大湾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茶旅产业,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带动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发展,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山上种茶,家中迎客。大湾村深挖境内红色文化资源、民宿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将汪家大湾、汪家祠堂、大王庙与十二檀等景点联合申报4A景区。
最近几年,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的当地人看到家乡旅游业发展红火,也纷纷背上行囊回乡创业,开办民宿和农家乐。如今,全村从事农家乐、农家小院的村民就有30余户,每逢周末和小长假,游客爆满,真正让大湾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据了解,2021年大湾村全年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000万元。这个曾经闭塞的小山村面貌已焕然一新,“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美好画面已成为现实。大湾村还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安徽最美茶村”。
近年来,大湾村群众从茶产业、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形成独具山区特色的茶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依托茶产业发展乡村游,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洋溢在大湾村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越过越甜美。
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现代茶农
让荒山成为金山银山,让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首先要提高从业者素质,培养一批能种好茶、制好茶、讲好茶、卖好茶的“新茶人”。为此,岳西县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强化技能培训,一方面邀请中茶所、安农大、省茶科所专家来岳西授课,另一方面组织学员到黄山、浙江、湖北等地参观学习。
2022年7月,安农大、岳西县茶产业研究院共同举办了首届中级制茶师、评茶员培训班。最终,58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中级制茶师证,29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中级评茶员证。
岳西县农业农村局茶业站站长徐卫兵向记者介绍,主办方组织了教学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茶农进行培训,包括安徽省茶产业体系加工与资源利用岗位专家、岳西县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宁井铭教授,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叶云教授,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戴前颖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
▲岳西县举办茶产业技能培训班
此次培训分为制茶师班和评茶员班,采取理论和实操教学及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内容涵盖茶树栽培管理、茶树病虫害防控、茶叶加工、六大茶类审评等内容。“实操教室里老师亲自演示时,学员们将老师紧紧围住,细心观察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徐卫兵回忆,当时培训班上有学员拿出手机,拍摄了整个操作流程,方便回去学习。
“培训班中,不论是从业几十年的老茶人,还是刚进入茶叶行业立志为岳西茶产业做出贡献的年轻人,大家都铆足了劲,认真听课记笔记,厚厚的书本被圈得满满的,这样的场景令人振奋和欣慰,也让人看到了岳西茶产业的未来。”学员刘文兵说。
2014年,刘文兵辞职回家帮助家里经营茶厂,从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成为了一名茶农。他走进车间学习制茶,从最初的浑身发痒到逐渐适应,他用了一年多时间。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很多人提出家乡名茶岳西翠兰不耐泡和香气不浓的问题,他努力寻求解决办法。除了积极参加县里开办的各种茶叶讲座培训外,他还多次自费到杭州学习机械制茶。
经过3年多的努力,刘文兵在原有的岳西翠兰生产线上加了压扁和冷却回潮两道工艺。新生产线的成功,对于岳西翠兰茶叶品质的提升非常明显。2021年,新生产线生产的林兰芳牌岳西翠兰第一次成为中国茶叶学会品质评价的五星产品,位列全国第三,安徽第一。
近年来,岳西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22年,刘文兵响应政府号召,与龙头企业实现战略合作,组建了岳西县林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增加了红茶和大宗茶炒青绿茶两条生产线。
茶产业是岳西县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为了培养一批批像刘文兵一样的现代茶农,当地将举办以茶叶加工、茶艺师、评茶员、农产品直播带货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力争5年内培养一批懂理论、会制茶、能评茶的本土专家人才,助力岳西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特派员助力茶品质提升
茶科技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粗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茶科技是一篇大文章,其“作者”之一就是科技特派员。
2017年至今,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科技特派员张家侠长期扎根黄山市,围绕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主要是针对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茶农、茶企存在哪些技术问题和需求,我们开展对口帮扶。”张家侠介绍,他们立足黄山市面向全省产茶区,提供从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到品质提升、工艺优化的全流程服务。
这些年,张家侠一直为茶树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四处奔走,提炼集成并示范推广“测报预警+生态农艺+物理诱控+生物药剂”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在黄山市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0余个,面积达5000余亩,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基地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及茶农等1500余人次。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为提升茶园绿色管控水平,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她几乎跑遍了黄山的茶山茶园,与黄山多家茶企、合作社和农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联系帮扶对象(企业)、地方主管部门、合作社,形成“茶农+合作社+企业”的带动式利益联动机制,以稳定提升茶农收入。“为转变茶农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思想,以及对新技术、新方法了解不多,甚至不愿接受的理念,我通过拍摄小视频、发放明白纸、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将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茶农听懂并掌握。”张家侠说。
面对需要帮助的茶农,张家侠总是给他们留下自己的电话、微信,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询问茶叶生产中的问题。张家侠表示,之前有些茶农种茶主要靠经验,没有科学用药的理念,后来他们看到示范区种植成效后逐渐接受了绿色科学种养理念。
据介绍,近年来,黄山市的茶叶质量安全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这其中科研人员承担着技术支撑的重要角色。张家侠介绍,2017年至2019年,通过定点服务提供茶园绿色高效管理技术指导,实现核心示范基地茶园化学农药减施100%,帮扶贫困户10余户,带动茶农增收累计100万元以上。
2020年至今,张家侠先后开展技术培训和创业辅导6场次,培训茶农和创业人员300余人次,依靠技术支撑的“徽州区浮溪人家茶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基地实现茶园投入品亩均成本下降20元,人工成本下降160元,2021年度实现销售收入314.2万元,增长120万元,同比增长4.5%。
既有“科技范儿”,也沾“泥土气”,科技特派员们活跃在我省茶产区一线传授种植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等。他们为茶农、茶企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也是在为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献力。
来源:新安晚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