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源与流:道家(上)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中国茶道的源与流:道家(上)

强言茶道何须道

最近一段时间要讲一些关于茶道基础的内容,在这之前先要对中国茶道的源流有个大致的了解。

茶道这个词说的人很多,清晰的人不多。严格说,只有由修道而证悟的才能成为“道”;宽泛一点,也可以把这个追求探索的过程称为“道”;最低限度,这件事是修养身心的,为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命状态提供了一个方便,那也可以算是“道”。

当然,这个最低限度可能在这个时代也并不容易。其实,喝茶就好好喝茶,没必要非要冠以茶道之名,这样至少为自己将来进入茶道保留一点余地。而说到茶道,就要有其内涵,不能盗名欺世。

只要说到“道”的层面,我们首先要清晰一些基本的见地,任何一个体系,见地都是首要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认知。接下来这几篇文章,就是建立这个认知。

中国茶道大致分为四个传统,道家、佛教、文人、民间。我们分别来说一下。

道家

门径萧萧长绿苔——道家如何思考

在中国,道家涉及到的范围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整个中国上古以来的基本信念和底层逻辑都在这里面,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也是就这个层面来说的。

我们今天谈茶道,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其实并不清楚,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精神传承是什么?要么是为了名利的目的服务,要么只是围着想象的概念打转,摸不着门径。

我们先用一个例子来了解茶道的道家传统。

经常喝茶的人一定听说过“茶气”这个词,我们喝古树或者喝老茶,多数人都会有类似后背发热,头顶渗汗等等经历,早年间台湾茶人将其命名为“茶气”。

后来,“茶气”就成为喝茶人争论的一个大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在茶气符合传统的理念,捍卫茶气是在捍卫某种传统文化。

其实“茶气”这个概念的背后是彻头彻尾的现代思维。因为从道家也好,或者我们细分为中医、丹道、内丹、服食、养生等等方面也好,“茶气”这个概念都无法成立。因为你感知到的是你的气,不是茶的气。

如果这个可以命名为茶气,那很多热性的食材或中药,都有“气”了。你喝姜汤就有“姜气”,你加花椒就有“椒气”,当然个人感受最强的大概是“附子气”,那真是热到你怀疑人生。

茶气说到底还是现代营养学的概念,以为茶里面含的某种营养物质,到了人身体里就变成了茶气,所以当时这位茶人开始发挥想象,认为是某种离子云云,当然这些也完全是捕风捉影了。

我们不去评论对错,我们来看,如果真正以道家的思维,应该怎样来看这个问题。

无论食材还是药材,天地生这种东西,有其自身的性质,人和这些药食都遵循某种规律,温凉寒热也好,五行生化和经络运行也好,不同人服用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就是中医药的最基本观念。

喝茶的这种反应,我们可以称之为体感,在十年前我提出应该用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这个说法,当然也不一定是从我这里听到的,不管怎样,这样的说法更客观一些,不容易引起误解。

那从道家的观念,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茶带来的体感呢?

我们首先要看,是什么样的茶会有明显的体感。我们知道经过焙火的茶生热是比较容易的,也是很好理解的。而像普洱生茶这种东西,并没有焙火,杀青还不如绿茶,那在人体产生这种热力就和一般的热力不同,很值得探究。

从表层来说,我们可以从树龄、树种、环境等等方面,来建立对茶性的理解。而工艺其实相当于中药里的炮制,不同的工艺之下,茶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藏养又带来了一层变化,这个相当于中药里面越陈越有效的一些药材。年份给茶的性质又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就这里面的理解框架可以是传统的,比如阴阳转化、五行生克等等,也可以参考现代的一些研究,但是底层的逻辑一定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对古树普洱的这种性质有了初步了解,我们就会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在人体产生这样的作用。这就涉及到对人体的认知,我们这个人体是如何运转的。这就涉及到中医、养生、修真等不同体系,这些体系有共通的地方,但因为目的不同,角度和侧重也不同。

如果对人体有基本的认知,我们就会明白,并不是茶的气在人体里走来走去,而是饮茶启动了人体的气机,发生了一些内在的运行转化,这些作用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的一些感知。

这个不展开了,有时间我会专门讲。这里面只是借这个例子来说明,很多时候,现代人所理解的传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传统。所以茶气论战的两方面,争来争去,其实都和传统没多大关系。

错误的认知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有的人因为古树茶发热,就误认为古树茶所谓“茶气”有“补”的作用,盲目的超量的饮用新茶,反而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你说这和道家和中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没关系。

如果真正对道家有了解,就会对这种开启气机的天地精华很慎重,喝古树带来的身心的涤荡的确很难得,你要理解并善用,那的确对你的身心都很有益,甚至可以借假修真;如果你以错误的观念来误用,那也可能带来伤害。

这个只是从中医和养生的角度来看,而如果从道家修行的角度来看,其实茶的内涵就更深了,直接和内丹修行的机制相关。这才是从陆羽“坎上巽下离于中”、卢仝“七碗茶诗”,再到白玉蟾“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採归来。”所探讨话题。这个时候你才明白,茶是多么特别的一种存在。这个要想说明白,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要看有没有缘分。

而当你到了这个层面,反过来再看茶的原料、工艺、藏养,你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了这样一个思路,再经过实践印证,我们就可以主动的运用,做出暗合道妙的茶,或者选择更适合我们的体质,对我们更有益的茶。这就不只是见地,而是真正体悟之后的应用了。

涉及到原料,如何从环境看阴阳的转化;涉及到工艺,五行如何生克转化茶性,从藏养来看,不同地方的藏养下,茶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不简单是快慢的问题;在品鉴的风味里又蕴藏着哪些秘密,和前面这些又有什么关系。而这一切最终要落实到对我们人体有怎样的作用。

为什么可以这样去分析,因为从天地大环境,到茶园小环境,到茶树,到茶叶,到工艺,到藏养,到品鉴,到我们的养生保健,乃至修行,其实共有一个语言体系,共有一个底层逻辑,整体都是自洽的,互相都是融会贯通的,这个是道家最美妙的地方。

这就是人们常常听到的“天人合一”。在一杯茶汤之中,蕴含了天、地、人、茶的全部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又是和谐统一的。而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这些东西完全是分离的,互不搭嘎的,那茶的魅力就减损太多了,种茶制茶品茶也太盲目了。

这种天人合一体现最明显的还是古树茶,所谓“天地精神相往来”,这也是我这些年特别关注与实践的领域,很多话题我也会未来在书中探讨,这里就不多说了。

以上我们借用“茶气”这个例子,大致对道家的思维方式有了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道家茶道的历史源流。

食药仙丹本一味——饮茶与服食传统

茶史有一个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饮茶究竟起源于食物还是药物。这个问题恐怕再争论也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上古时候,药食是很难截然分开的。

古人,尤其是中古之前,中国人对一种饮食的认知其实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食物,可以果腹,提供营养。二是药物,可以养生保健,也可以对症治病。三是仙物,如果你对人生有更高的追求,也可以辅助你修真得道。

中国人形成了饮茶的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件大事。人们能够因为一种饮料的品饮,形成仪式、形成艺术、有一个心平气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和空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就影响力来说,之前只有酒,但茶与酒却如此不同。之后有咖啡,但很多史料说明,咖啡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茶的影响。

之前有文章专门讲过,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不仅对东方文明,对整个西方文明也有深远的影响,饮茶风气流传对公共空间的形成,对现代文明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那我们要探究一下,从中唐陆羽《茶经》以来,这种优雅的饮茶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主要来源于两个传统,一个是后面会讲到的寺院礼法的传统,一个是就是中国本土服食的传统。

什么叫服食呢?和一般的吃东西不一样,因为古人对饮食有前面说的三重认知,所以对一个东西应该怎么做、怎么吃,吃后有什么效果,有一套相应的理解和做法。

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服食是魏晋对金石药的服食,但其实服食的传统非常古老,几乎伴随我们这个文明的始终,可以上溯到伊尹,在东周就已经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这个传统后来也影响了中医和道家的实践。

为什么魏晋人喜欢嗑金石,因为在当时以葛洪为代表的丹家推崇金石,认为服食金石比草木高级,草木大多数只有第二层的养生功效,而金石很多是可以达到第三层功效的,也就是成仙得道。当然这个观念在唐宋经历了一个大的变化,我们后面再说。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茶为什么在唐宋都是以粉末的形态服用的。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从唐宋服用粉末到明清保留完整叶型是社会发展进步。当然没那么简单,保留叶形其实才是最初级的形态。这个从最早期叶子简单晒干到唐宋时期的草茶中的散茶,一直都存在,南诏少数民族老百姓也是“散收,无采造法”,只是唐宋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比较低级一点。

唐煎宋点的服用方法,从根本上还是来自服食的传统。对唐宋人来说,散茶没有经过充分的锻炼转化,达不到服食的要求。我们看制茶的方法,看饮茶的准备工作,几乎每一种制茶的工具,煎点的器物,都有服食的影子。这个要展开,涉及的内容就非常多了,我们另文再续。

之前在一个宋茶群里,大家讨论刘禹锡的“斯须炒成满室香“,说炒青是不是唐代就有了。有的人认为不可能,炒这种烹饪手法在唐很少见,当时没听说谁炒个鸡蛋什么的,宋代才比较常见。

这也是对中国茶道的传统缺乏了解,如果我们知道服食的传统,那这个也不是问题,需要关注的不是当时谁吃炒鸡蛋,而是要关注早期药食的炮制中有没有类似的做法,我们看《雷公炮炙论》之类的古籍就会有大致的了解(早期有些对固体药材“煎”的手法其实就类似于后来的炒)。炒青应该不是很晚的发明,而唐宋以蒸青为主,并非是不知道其他加工方法,主要的考量也还是服食理念的主导。

这个服食的传统由南北朝至唐宋,除了用于中药和丹道之外,逐渐形成了两种日常的品饮习惯:一种是茶,另一种是汤。

这个“汤”不是我们现在喝的菜汤肉汤,也不是热水的意思,而是数种药材食材混合,大多磨成粉末,像茶一样煎(煮),或者直接用开水冲服。这个汤有时也被称为“药”,但是并不是治病用的,而是日常品饮、待客的养生饮料。

关于“汤”的背景资料,大家可以看一本书《中古的佛教与社会》,里面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里不展开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汤的两种吃法:用水煎的其实就是唐茶的做法,用开水冲服就是宋茶的做法,而这一切毫不突兀,因为茶与汤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服食。

唐宋的茶法断了,饮茶毕竟还延续了下来,而“汤”的传统则彻底中断了。为什么呢?说到底还是服食的传统断了,人们对食物的理解被局限了。

人们渐渐只是追逐口腹之欲,无法探寻和感知饮食中更有深度的东西,和我们的身心有着怎样的关系,甚至连身体最基本的感知力都很缺乏,这难道真的是一句时代进步所能概括的?恐怕这方面更多的是退化吧。

今天人们相信所谓的营养学,可营养学是最容易被资本控制的,今天说这个好,过两年又说那个好,这个又变成有害。实际上,以现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完全不足以对一种食物的全部功能影响下定论,更多的只是资本的游戏罢了。

唐宋茶法、服食传统的衰落和中华文化的大转折有关,我们慢慢再说。接下来我们把关注点回到我们自身,看看从道家的角度,饮茶究竟意味着什么?

(未完待续)

来源:生活三昧,作者:明洲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