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张牌”,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打好“三张牌”,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闭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心得体会,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茶产业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重磅推出《茶行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本期为《茶行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第三期。

坚持打好“茶品、茶旅、茶人”三张牌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吕永江

浙江省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绍兴市人大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一直以来,茶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接着广大农村、农民。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指出,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我国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笔者认为要坚持“茶品、茶旅、茶人”统筹,打好“茶品创新”“茶旅融合”“茶人培育”三张牌,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打好“茶品创新”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报告中还提到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大幅提高,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好的前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就要坚持打好“茶品创新”牌,多渠道开发茶类品种,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入新时代,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对茶叶的需求更加多元,更有个性,对口感、香气、汤色、营养、保健等追求各有不同,我们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茶品升级和创新上多动脑筋,多做文章。

一是做优精品茶。好产品才有好价格好销路,这是市场的铁律。茶产业一定要坚持品质为王的理念,做优茶叶精品。如浙江华发茶业公司定制三款中高端“越乡龙井”茶,由国赛金奖大师徐杰制作,其中75克手作龙井茶每份1688元,一推向市场就受到热捧。柯桥区对“日铸茶”实行技术、质量等“六统一”管理,茶叶品质更有保证,价格提升,销售市场也不断扩大,有的茶农高兴地说今年茶青单价就上涨了三四倍。

二是做大红茶。近年来,红茶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许多人养成了上午红茶下午绿茶的习惯。有条件的茶区、企业,可以做大做强红茶,让更多人享用。从绍兴来着,全市红茶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21年产值已近亿元,有的企业还定制“雪日红”、“根梗愉怀”等别具匠心的红茶。

三是开发更多袋泡茶。袋泡茶因便捷、卫生、口味多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这是一个海量的市场,值得茶界重视和开发。

四是积极开发夏秋茶。只采春茶,夏秋茶弃采,许多茶区存在产出低效、产能过剩、茶资源浪费的不良现象。如果能更多地开发利用夏秋茶,对于茶产业发展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现在新昌县利用夏秋茶开发“条干茶”新茶品成为紧俏货,又吸引老茶农返乡创业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学习。

坚持打好“茶旅融合”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从茶产业发展来看,更有现实指导意义。茶区处处都是绿水青山,只要坚持打好“茶旅融合”牌,不仅发挥茶产业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多重功能,发展乡村多种特色产业,实现部分产品的就地消化,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茶产业效益,更多的美丽茶区一定会是金山银山。

一是建设茶景区。充分利用自然风光优美和人文资源丰富的大茶区建设茶景区,统一规划,将整个茶区串联成片,主干道、骑行道、游步道、观景台、露营坪、停车场、房车基地、公共厕所等统一配套建设,支持兴办农家乐、特色民宿、乡村度假酒店等多种业态,让游客们来到茶景区能尽情享受,骑行、露营、泡池、看雾、望星、观景、烧烤、高歌、品茗等,沉浸其中,各得其乐,留恋忘返。

二是建设微茶庄园。随着我国消费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享受度假生活,利用周末时光到大自然开启微度假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以满足微度假需求的微茶庄园正逢其时,它可由一个个小茶场、茶企衍化而来,将茶种植、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等融为一体且旅游为主,以养心、养生为主题,开发特色茶事、茶品、茶宴,搭配书画、国学、汉服、宋韵等时尚元素,设计茶堂、咖啡厅、温泉池、露营坡、星空房等多业态功能空间。在著名茶文化研究专家、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作家王旭烽看来,这些微茶庄园,简单易学,各具特色,富有生命力,未来前景无限。

三是建茶学堂。在国家义务教育“双减”和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政策大背景下,广大师生和家长正在踊跃奔赴乡野开展研学活动,这给茶产业带来了许多新发展机会。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多改造利用茶叶基地、制茶车间、茶叶博物馆等设施,成为新型的茶学堂。对接教育部门,组织学生们采茶、制茶、品茶等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开拓视野、感知自然、激发兴趣,用一盏茶,点亮孩子心里的一道光,而且也培养了一批批茶叶新的消费群体。

坚持打好“茶人培育”牌

近年来,我国各地茶产业发展面临着产值增速明显放缓、亩均产值低、茶农老龄化、茶园荒芜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才。破解茶产业发展难题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打好“茶人培育”牌,培育一大批茶产业人才。

一是培育“茶二代”。“茶二代”们从小生活在茶叶之家,耳濡目染,他们更懂茶,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和先进的发展理念,更与广大村民有着浓浓的亲情乡情,也更有茶产业发展基础,回归助力乡村振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知道如何扬长避短,知道如何运用现代技术,知道如何奉献才华回报桑梓,能够走出比父辈更有创新和提升的茶产业发展之路。

二是培育“新茶人”。茶产业要焕发新活力,迫切需要注入新茶人的新鲜力量。新茶人是为茶产业改变而来,为产业升级而来,为消费升级而来,他们都拥有独特的创新思想,开放的市场理念,变革的技术能力。茶产业有了新茶人的加入,就能产生无可限量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三是健全培育机制。建立茶业人才培育政策机制,在用地保障、基础配套、矛盾协调、金融帮扶等方面,专门出台惠“茶”政策,让“茶二代”“新茶人”们“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建立茶业人才培训机制,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知名茶企等机构,组织开展茶业人才的多技能培训。建立茶业人才激励机制,对创业成功、带动力强的茶业人才,让更多茶业人才回归乡村,更快更好地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