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复兴机遇期 安顺茶产业以品牌破圈突围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中国茶复兴机遇期 安顺茶产业以品牌破圈突围

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茶文化起源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园面积,最丰富的茶品类茶资源,最多的茶叶从业者和爱茶人士。自古以来,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香茶”,饮茶不仅深入寻常百姓生活,也能彰显风雅气质。因此,茶成为了古今中外都认可的体现中华民族身份的物品。


疫情的出现为整个世界带来挑战,而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二十大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大国,创造了14亿人口大国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历史性和世界性奇迹,风景中国独好。“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中国茶产业也在逆境大背景下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表现出坚强的发展定力与韧劲。

据统计,2021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为4896.09万亩,同比增加148.40万亩,增幅3.13%。其中,可采摘面积4374.58万亩,同比增加228.40万亩,增长率5.51%。可采摘面积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

国家对于农产品公共品牌的日益重视,也在引领着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差异化、延伸化、创新化、市场化。“我国茶产业公共品牌越来越呈现出了在更大区域范围、更高品牌战略上的整合现象,并开始与新茶饮等多个新赛道融合;通过茶科技赋能,“互联网+茶叶”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随着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的加入,茶产业进入了数字化新时代。”《2021中国茶公共品牌声誉现状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品牌化建设风正劲足,我国茶产业正处于机遇利好状态。

2022年3月10日,安顺市2022年茶产业发展大会上安顺投资有限公司与谦益吉互联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近1000万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安顺绿”区域公共品牌,对安顺绿茶产业开展品牌培育、推广营销、供应链建设、数字化升级等,全力助推安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山绿茶、喝得安顺”。位于贵州省中部的安顺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安顺绿”产茶区地势相对平坦,全区海拔大部分在1200m左右,位于北纬26度黄金产茶带,森林覆盖率达51.86%,是天然的“大氧吧”。安顺市气候主要特点是凉爽、湿润、太阳辐射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0mm,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相对湿度8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等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安顺绿”茶青持嫩性好、茶滋味鲜爽、茶氨酚比适宜,茶香浓郁,拥有“高山云雾茶”这一品质招牌。

“安顺绿”作为区域公共品牌,不仅拥有高品质的绿茶产出,也承载着当地的人文历史。安顺自明朝明洪武年间就有种茶的历史,“旧州小锅茶”“普定朵贝茶”“镇宁白沙茶”“永宁毛尖茶”曾位列贡品。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安顺成为中国出口茶叶的重点产区,曾被外国官员盛赞,因安顺绿茶与其他茶混饮时效果有如味精提鲜,也得到了“味精茶”这一俗称。

但随着时代发展,先进的市场需求与低迷的工业发展、弱势的标准管理之间的矛盾使得安顺绿茶面临小散乱的发展困境。如何打好“安顺绿”品牌基础,实现安顺绿茶的复兴?安顺市委、市政府从质量与体量提升两手抓安顺绿茶产业化转型升级。

安顺市以规模化发展为切入口,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和农户新建茶园,通过开展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每年筛选近20家茶叶示范基地进行跟踪扶持和重点培育。随后打造了6个省级茶产业园区和4个乡级茶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核心,关岭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片区为主要支点的茶叶种植带,逐步形成平坝、紫云、西秀、普定、镇宁县内集中连片、县县接壤连片的“两园三廊”的茶园布局。


同时,安顺市坚持将安顺绿茶打造为无农药的“干净茶”,不断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细化茶叶生产各项量化指标,对茶叶种植、管护、施肥和用药等方面严格要求,严禁在茶树上使用催芽素和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规范和控制茶树病虫害药品管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2021年茶总产量2.3万吨,总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了16%。

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风靡至今,亦将在文化强国战略中为传统文化出海贡献重要作用。趁着浩荡直起的中国茶崛起东风,安顺绿茶正在以“安顺绿”这一区域公共品牌抢入市场,展现出厚重的茶底、独特的茶香、沁润的茶味,曾经代表中国茶走向世界、广受好评的安顺绿茶,正抢抓中国茶复兴机遇,创出一条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品牌发展破圈之路,并将与各地茶产区一同担负起中国茶复兴的使命任务,共同为中国再创茶业强国辉煌不懈努力,勇毅前行。

来源: 贵州热点汇,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