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秋香,秋茶,有着独特的清香,具备了香高韵足的特色。当然,秋茶的独特韵味与生长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近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现象,截止8月23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十二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连续第三十四天发布高温预警。全国多个地区持续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已有不少国家级气象站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旱情伴随高温气象到来,给各地茶园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秋茶丰收季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温干旱气象,各地茶园如何补救?秋茶还能继续产收吗?
△安溪县茶园安溪铁观音大师刘金龙供图
全国各地持续高温气象
茶园如何抗旱补救?
截至8月22日,江苏省受灾茶园面积高达30.5万亩,重度受灾以及茶树枯死面积近7万亩,造成的灾害损失初步估计超8亿元。
截至8月23日,恩施州茶园受灾面积31.31万亩,成灾面积17.20万亩,绝收面积4.2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71亿元。
......
从各地公开新闻报道来看,今年的高温干旱遍布全国各地,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浙江部分地区因连续暴晒已晒干了不少茶叶,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产区就约有10%的茶叶受影响;南京、常州等地茶园前期少雨和持续高温造成的旱情造成部分幼龄茶园与长势偏弱的茶树出现萎蔫枯焦;福建等地茶树出现日灼病、叶片脱落现象......
对此,“说茶”特向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请教,该如何对遭受旱情影响的茶园进行补救,苏峰提出以下四点补救措施:
一、受旱情影响轻微的茶园,可由茶树自然生长;受旱情影响严重的茶园,可进行适当的叶片修剪,把枯死的上半部分枝条修剪下来。
二、加强肥培管理,待旱情结束进行科学施肥,开展穴施或沟施,避免撒施。
三、进行树冠培育、留养,以保证来年增收。
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茶园灌溉,并对死亡的幼苗进行补种补植。
苏峰还表示,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使用科学的方式种植茶树、培育茶园健康生长有利抵抗后续自然灾害的损耗。
△武义县受灾茶园图片来源:武义县融媒体中心
适逢秋茶采摘关键期
各地茶园具体情况如何?
此次旱情恰逢秋茶采摘关键时期,且影响茶园生态环境与茶农收益,那么,今年的秋茶情况如何?将给茶农带来哪些考验,同时他们又是如何应对?
△新昌县受灾茶园图片来源:新昌新闻网
据安溪铁观音大师刘金龙反馈,此前向气象局专家请教,预测在秋茶生长期时雨水较少,所以提前施肥,在7月份追肥,8月份开始修剪叶片,所种植的秋茶基本不受影响。
安溪铁观音大师李金登表示,由于自家茶园海拔较高,就目前来看,如果继续持续高温天气,对秋茶是有一定的损耗。好在每年都会在茶园周边种植豆科等植物,预防高温干旱给茶园带来的损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着受灾情况。
当然,受到影响的区域也并非少数。石门县现有茶园面积18万亩,严重受灾面积近1万亩,影响夏、秋茶采摘面积3万亩以上;持续高温使得新昌县今年秋茶大幅减产,新昌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工作人员表示,8月份以来夏、秋茶基本停采……
秋茶产收情况不佳的原因多样,有部分地区因海拔较高,使用灌溉设备困难,难以及时缓解茶树温度;还有部分地区茶园分布零散以及前期的种植部署不全面等等差异化条件带来的秋茶损耗程度也有所不同。
为应对高温干旱气象,多地陆续发出紧急应对措施。如江苏省气候中心、江苏省茶叶生产气象服务团队7月中旬曾发布《茶树高温热害已显症降温抗旱防灼伤乃当务之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还研究提出《茶园应对高温干旱技术指导意见》;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已陆续发布茶园高温干旱应对管理技术措施,同时各地也陆续派出工作组积极帮助茶园抗旱,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很多秋茶采收地区的茶农也积极开展自救措施,通过安装喷淋设施、遮阳网遮阴、使用稻草对茶园地面进行覆盖等方式减缓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
△图片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面对高温干旱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极端天气下,高科技、高标准茶园建设势在必行。
极端天气为茶行业人员敲响“警钟”
高科技、高标准茶园建设势在必行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等相关政策,均有围绕种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随着国家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全面普及、建设高科技、高标准的茶园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除了通过对茶园灌溉、施肥等补救措施,也需要利用排蓄水系统、气象科技等,建立完整、高标准的茶园。
△图片来源:网络
此前,“说茶”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联合推出的《三茶统筹大讲堂》直播邀请安溪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安溪县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超作《气象科技服务茶叶气候好产品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主题公益讲座,围绕安溪气象科技做多维度剖析,安溪县如何利用气象科技赋能茶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其实也能作为其它茶产区的参考模板。
高温天气和干旱气象对茶树健康生长带来不少影响,茶园管理应切实做好茶园防旱抗旱工作,及时灌溉、科学遮阴、补种茶苗......利用科学技术赋能茶园生态管理,有序预防自然灾害损耗,实现茶农增收致富,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