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走进四川宜宾市筠连县的产茶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茶园,一栋栋富有川南特色风格的茶山民居。忙碌的采茶人随处可见,欢声笑语满山坡,让人如同置身于“家园建在茶园中,茶园长在家园里”的美丽画卷。
茶产业,是筠连县主要的经济支柱。据史料记载,远在秦汉时期,筠连已是有名的产茶区,所产茶叶色嫩绿、味醇厚。
1951年,筠连县因成功研制出“川红工夫”而成为“川红工夫”核心产区和优质产区,第一个川红工夫技术推广总站也在筠连成立。也因此,“川红”作为“川”字的词条之一,被收录在1980-1983版现代汉语词典。
近年来,筠连县委县政府以振兴川红、筠红为己任,立足川红工夫发源地、宜宾早茶主产区优势,构建了以“川红工夫”为核心,精制绿茶、苦丁茶为补充的“一红两绿”特色产品体系,实现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28.6万亩,产干茶19192吨,茶农实现收入10.55亿元。
为持续发力振兴乡村,筠连县抢抓四川打造千亿精制川茶产业和宜宾打造世界茶产业发展新高地,以及筠连高速公路通车机遇,高质量推进建设茶产业。
供电服务帮大忙小微企业动力足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针对近年来筠连县茶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2021年底以来,四川能投筠连电力对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进一步强化了对小微企业供电能力的保障水平。
“在协调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有限公司后,通过‘三零政策’,也就是用电需求在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为他们免费提供电力工程安装,即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筠连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聂海松说,以前小型加工户需要自己出钱进行安装,费用相对较高,现在电力公司通过“三零”服务,在一个区域增加了公共变压器,解决了农村小微企业的用电之忧。
“现在,电力惠民创业政策真好,免费将动力电牵进了家,为我办厂用电节约了一大笔资金,解决了我们小户资金有限的问题。”春风村正强茶厂负责人喜颜悦色地说。
此前,在每年3月前后,是筠连县春茶全面采摘和加工制作的时期。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一齐上阵,产茶区迎来用电高峰,用电负荷是平时的好几倍。
去年12月,正强茶厂成为第一批享受“三零”政策的小微企业,解决了动力用电的问题。如今,即使遇到用电高峰期,他们也一点都不慌。
“以前电力带不动,只能同时运转五、六台制茶机器,现在通过“三零”政策安装了动力电之后,一个人可以同时管理20台制茶机器。相对以前,人工费省了的同时,产量还得到大幅提升,收入增加了50%以上。”正强茶厂负责人说。
据了解,正强茶厂所在的茶产区,目前已有6户小微企业享受了“三零”政策带来的利好,其他小微企业在今年内,也将陆续申请享受到这项政策的红利。
科技赋能茶园管理也能智慧化
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这个昔日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银星村有集中连片生态有机茶园2.2万亩,共12家茶企,其中规上茶企7家。去年银星村茶叶年产值是3.6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万元。”银星村第一书记李秋燕说,作为川红小镇的核心区,银星村90%以上的村民都在种茶。
资料显示,2020年银星村开始启动建设智慧茶园,在对3000亩茶园实行了智慧管控后,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茶园规模附加值也不断得到提升。
在智慧茶园的基础上,还构建了开放式云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建设大数据中心,将管理、营销、数据资源及报表数据通过专业化分析,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了数据支撑,银星村的茶企可以更好地了解茶产业发展态势和市场变化趋势。”李秋燕说,这样就便于当地茶企结合上下游相关生态链,有效做好营销决策。
营销突破市场拓展强外链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随着“网购”对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筠连县的茶企这几年也开始不断拓展新思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寻求产品营销的突破。
“越来越多的茶三代茶四代,以及当地的一些茶企业,通过互联网将筠连的茶叶销往宜宾以外的市场。”筠连县农业农村局茶技站相关负责人说。
筠连当地茶企四川凤鸣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燕说:“通过直播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我们,这让我们有了做自己的品牌的机会。”
事实上,筠连县茶企的所为,也是响应筠连县“抓准‘市场链’,增强产业发展原动力”号召的真实体现。在筠连县一份关于茶产业发展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在茶产业的发展上,需要进行“市场拓展强外链”。
为此,筠连县在陕西、江西、青海、成都等地开设“筠连红茶”体验店115家,“筠连红茶”销售专柜98个,并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筠连红茶专营店21家。
据了解,筠连县将以建成“中国红茶第一县”为目标,计划通过“国资+龙头企业+专合社”的新方式,逐步整合区域内中小微企业资源建立筠连茶业公司、醒世联合体等企业综合体,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为实现川茶振兴贡献筠连力量。
来源:中国网(蔡元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