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投资分析:景迈山的成功 淡化小产区带来的启示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普洱茶投资分析:景迈山的成功 淡化小产区带来的启示

景迈山火了,火的出乎整个普洱茶市场的意料。对于很多茶人来说,这是一个想破头都很难想明白的结果——为啥不是老班章或是易武?

答案其实就三个字“可持续”。众所周知,自从古树茶大火之后,搞小产区就成了这一领域的趋势。最有钱的人包山头,推茶园;次一级的玩包树,包茶园;再次一级的游走于群山之间,收购并囤积那些还没有火起来的产区的毛茶。

站在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搞小产区是最快的赚钱方式。只要操作得当,一年就能回本,然后就是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小产区的稀缺性对应着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等于赚钱的金钥匙。但是这样就会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茶山资源的过度开发。

一棵茶树一年最多出产20公斤的毛茶,结果因为其所在的产区火了,硬生生的把产量提高了好几倍。茶园的生态环境本来由茶树以及其他植物共同组成,但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把其他植物给铲除,然后种上茶树。产量虽然上来了,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了破坏,这样产区焉能长久?当然对于茶商来说,这也不是茶商能考虑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活在当下,至于几十年以后,百年以后的事情,还是交给更有理想的人去做吧。

反过来看景迈山,始终都没有走小产区这条路线。以景迈的条件不是不能搞小产区,而是一直就走大产区的路线。对于资本来说,景迈就变得相当积累,很难再像其他产区那样玩物以稀为贵的游戏。这样景迈就成功的避免了过度采摘等诸多问题,茶山的生态环境等到了很好的保护,整个产区都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所以景迈顺利成为了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的问题则是,其他产区如果继续走小产区的路线,未来会不会被景迈超越呢?

文: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