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普代体验,是茶行业一颗毒瘤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以科普代体验,是茶行业一颗毒瘤

脱离体验去聊茶的概念

大部分都没有意义

记得之前一个品牌的“牛肉”,喝起来确实不错,当时有朋友就问,这个是拼配的还是纯料?因为品牌方我们很熟,没有直接回答,只说了:”你觉得好喝吗?好喝就是,不好喝就不是。“

也许这个现象是给那些正值正义感爆棚的茶人一个有利的抨击对象,但回头想想,这个对话也许值得我们思考,大部分人现在买单的是概念还是品质?

1

科普概念,还是以此建立认知壁垒?

各位有没有发现,在今天茶友的圈子内,大家热衷于看这个看那个说茶,各路大师专家,甚至包括我们这样的自媒体,在消费者看起来都是一家一个说法,一家一个看法。

更有甚者,建群闭环科普(洗脑),这样很多茶友看到最后更懵了,发现听两年茶被整的不会喝了,到底洗不洗茶?到底用开水还是80°水泡茶?到底是干仓还是湿仓?学到最后甚至都开始怀疑喝茶该不该用嘴?

人们热衷于挖掘复杂的概念,造概念,看似讲的越来越细了,越来越专业深入,实则是建立起一个个认知壁垒,让消费者走不出去,闭门收割。

2

茶是用来喝的

例如年份是一个大家非常推崇的概念,大家都愿意用现在的钱来收买别人为之付出的时间。如果年份能被实证的老茶,天价是跑不了的。但是可能他没有想过一个来自于上个世纪的普洱茶,有可能是没卖完落在二大爷家咸菜缸里的老物。

还比如野茶、老树,有人甚至可以给你分析出一堆C14、区域平均温度、光谱结构、甚至可以站在茶树前对天发毒誓证明自己。

但有没有想过,一杯茶的诞生,其实是一个多元多次方程,你花大经历去证明的某一个概念真伪,但实际权重可能只占1%?

很多时候我们在单一概念宣传的时候用力过猛,却似乎忘记了,茶是用来喝的。

3

所有的因素,在不好喝面前,一文不值

其实看了一些关于量子力学的观念后,会有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就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一开始都有结果的,所有的因都是用来解释结果的。这一点特别适合我们对茶的看法,一泡茶没有喝之前,一切都是”无明“的。那些为茶叶的背书的概念都是”因“,最终结果好不好并不知道。所以,我们宣传的概念,并非是独立在一泡茶好不好喝之前存在的。

是不是觉得理解起来有点费劲?没关系,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所有人,最经济的思路是结果论英雄,在此前什么大师,什么年份,什么产地,在不好喝面前,一文不值。

4

谁科普,谁有理?

任何一泡茶再没有喝到茶之前,概念只是辅助的一个选择手段。例如有些茶确实放了一定年份后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产地确实能够达到更高的上线,从这个角度看,概念是有意义的。

这里不是说我选择了一个因素就能选择到好茶,但是确实可以帮助你缩小选择范围和成本。但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想过?对于大部分并不懂茶的人而言,这些概念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就越高。

所以给消费者强行灌输复杂的茶叶概念,是不道德的。

当消费者在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看上去专业的人。这种专业能力,大部分就是看谁普及的概念深,谁普及的概念多。简单来说,就是谁声音大,谁让看的人多,谁就有道理。

最终对消费者而言,这些概念对品饮能力未必有多大的帮助。茶叶本身就是一个经验性学科,概念竖立的越多,那么就会让经验获得变得更为曲折。

5

以信立身,业则恒久

消费者品鉴能力提升并不是靠科普教育获得的,而是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足够多正向的品鉴积累的。所以对于行业而言,你真的让消费者去学习概念,锻炼判断能力短期看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从长久看,只有提供质价对等的产品,才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手段,也会尽可能终结各种概念横飞的乱象。当消费者喝到的都是对的东西,你会发现信息屏障自然就打破了,消费者的评鉴能力会自然提高,而好的东西也都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识别。那些追求极致概念的并没有错,但是他们最终会演化成一个个非常小众的群体。

那么这个行业最终并非今天靠几个网红斗斗嘴,演演戏就能简单获取客户了。这才是最有利于行业长久发展的根本。

换句话说,有时候科普多了,未必是一件好事,特别是揣着私货的科普更要命,就像是一颗毒瘤埋在身体里面。

以信立身,业则恒久

共勉

来源:恋山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